影視

習近平主席與《星空奇遇記》
作者:陳奕偉2023-05-25
《星空奇遇記》在人類文化上(不只美國文化上)可是有重大意義,其實與新中國的外交理念相當一致。
被時間大潮淹沒的文化先驅
作者:周光蓁2023-05-02
上月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演的《尚未完場》,由歷史學者祁凱達和編導徐岱靈攜手製作,尋覓曾經被譽為香港「娛樂大亨」歐德禮(Harry Odell)的傳奇一生。
陶傑:迪士尼由盛入衰的政治苦命
作者:編輯精選2023-04-27
迪士尼公司計劃再次大規模裁員,數千人失業,包括娛樂部門約成半員工。裁員或將涉及電視、電影、主題公園與其他每一個部門的職位,並影響迪士尼所在的每個營運區域。迪士尼集團是否也逃不過由盛入衰的政治苦命?
自明之難
作者:張宗永2023-04-25
《給十九歲的我》榮獲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令這部極具爭議性的電影再次成為城中熱話。它被稱為紀錄片,為電影種下禍根。
從前,有個何里玉
作者:徐家健2023-04-22
不論票房亦不論獎項,要港產電影真正翻生,我認為更重要的是不再逃避風險。
香港電影金像奬 《給十九歲的我》膺最佳電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4-17
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奬頒獎典禮周日(4月16日)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引起爭議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奪得最佳電影獎。鄭秀文憑《流水落花》奪得最佳女主角;劉青雲則憑《神探大戰》奪得最佳男主角。
金髮夢露
作者:張灼祥2023-04-13
諾瑪珍(藝名瑪麗蓮夢露)在她的作品中最後的一句話:「我的生活實在太好了,最終要受到處罰的。」生活不如人意,但她還是要活得精采,不肯妥協。
從《流浪地球2》看中國的科幻電影設定
作者:陳奕偉2023-04-12
《星空奇遇記》是世界科幻經典,強調宇宙不同種族的命運共同體,只是設定中無意滲透了大美國主義。而中國因為自己的歷史造就的包融,《流2》的背景設定是比較種族平等的。
資深演員吳耀漢病逝 終年83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4-10
資深演員吳耀漢病逝,終年83歲。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發言人田啟文接受查詢時表示,聯絡到吳耀漢家人證實死訊,家人希望低調處理,不想講太多。
《末戀.無愛合約》訪談分享:探索藝術與愛的教育
作者:周慧儀2023-03-30
筆者很榮幸訪問《末戀.無愛合約》的編導張達明先生、女主角張雅麗女士和男主角王維先生。與跟他們深情對話後,筆者看到戲內戲外都可以有藝術元素:尊重、包容與愛的付出。
梁朝偉獲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楊潤雄祝賀稱實至名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3-28
第80屆威尼斯電影節周一(3月27日)公布本港演員梁朝偉獲得終身成就金獅獎,是首位華人演員獲得這項殊榮。與他同時獲得此獎項的還有意大利女導演莉莉安娜·卡瓦尼(Liliana Cavani)。
本年最強日劇《重啟人生》的時空穿梭新高度
作者:林綸詩2023-03-25
由時空穿梭說到持續修行,但同時也擁抱當下及朋友至親,這就是《重啟人生》最厲害的地方。
「華人之光」,有何不妥?──也談黃秋生「怪異」評論背後之玄機
作者:施林海2023-03-24
雙重標準,真是港式世界公民論的核心元素,相當站不住腳,也無比「怪異」。但用在嘲弄或批評自己的國籍和同胞上,卻如此理直氣壯,正義凜然,仿如站在虛浮無根之高地上的道德判官,着實令人speechless。
楊紫瓊與昂山素姬
作者:劉銳紹2023-03-20
為什麼人們經常說政治歸政治,文藝歸文藝,法律歸法律,社會歸社會,各有所能,但現實中卻經常混淆不清,甚至扭作一團?
看似平凡,卻活得比誰都精采
作者:張灼祥2023-03-16
韓劇《夏天不上班》、日本電影《我是千尋》都是2023年推出的新劇集、電影,說的是兩女性的故事。《夏天不上班》只有第一集好看,《我是千尋》是近期少見的日本電影佳作。
陶傑:奧斯卡什麼時候不政治
作者:編輯精選2023-03-15
這幾年來,奧斯卡得獎電影的娛樂性大減,政治意識的正確性大增。變成許多著名的大製作,以無法或無心成為奧斯卡競選電影為榮。
《奇異女俠玩救宇宙》奪奧斯卡7獎 楊紫瓊封影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3-13
第9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美國洛杉磯舉行,電影《奇異女俠玩救宇宙》成為大贏家,女主角楊紫瓊贏得最佳女主角。
狂飆為我從天落
作者:郭一鳴2023-02-17
近年內地影視界佳作不斷,這些作品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敢於揭露現實生活中不公不義的醜惡現象,真實而且深刻,因此引起廣大民眾感同身受的共鳴,增強對中央反貪打黑行動的信心。
陶傑:《毒舌大狀》和香港人心理土壤的回歸
作者:編輯精選2023-02-09
只要市場有包青天的心理需求,法庭戲就會大賣。黃子華飾演毒舌大狀,顯示香港人在當前的法治心態之下,像從前寄情於《射雕英雄傳》郭靖,現在找到了他們的包青天。
韓國人面對史實 勇氣值得嘉許──談《五月的青春》
作者:張灼祥2023-02-09
《五月的青春》帶出來的訊息:「韓國人敢面對史實」,需要勇氣,值得嘉許。
《毒舌大狀》觀後感
作者:張宗永2023-02-06
現實生活中,有別於劇情所述,道德絕對不是common sense。我們需要良好制度,而不是道德判官。
探討日劇《今際之國的有栖》成功之處和隱青也可為的啟示
作者:鄒秉恩2023-02-03
此劇很值得一般觀眾及讀者欣賞,和特別是在生活上已感到沒有動力,對生活迷惘,終日混混噩噩、虛耗光陰,對人生沒希望,沒朋友,終日埋頭電腦遊戲、荒廢學業或事業的隱青們深思!
大滿貫之路:透視當網球手的日子
作者:張灼祥2023-02-02
Netflix推出的《大滿之路》(Break Point),讓我們有機會看到一眾球手,在球場以外的人生取向是怎樣的。球場外,球手也是要生活,他們愛怎樣過日子,我們都想知多啲。
在電影中,捕捉永恆的片刻──專訪張婉婷導演
作者:馮珍今2023-02-01
為了賺點外快,初出茅蘆的張婉婷跟着BBC拍了一個關於香港圍村的紀錄片,她體會到,「拍電影是莊重的。那時候,我才第一次真正想拍電影,決定不做記者了。」
誰殺死了紙皮婆婆?
作者:徐家健2023-01-31
港片大時代,少年無罪,明日有理。都是香港製造,古老闆你忍心「紙皮婆婆」慘成這大時代的collateral damage?
從The First Slam Dunk看體育發展
作者:何劍輝2023-01-31
香港是一個十分開放的國際商業城市,但是在體育運動方面的發展就依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政府及企業可以投放更多資源去經營體育事業。
留港支持香港電影
作者:劉銳紹2023-01-30
這3年,我都在香港過年,發現一個頗有活力的新氣象,就是側重香港味道的電影回來了。
命運的偶然與想像
作者:張灼祥2023-01-27
命運是否可以改變呢?看似一切已成定局,但只要肯退一步,換另一個角度看問題,悲劇可以變成喜劇的。
假如李小龍是香港演員
作者:徐家健2023-01-19
楊潤雄錯了,只是批評他的往往錯上加錯,他們都欠港產片一個交代!
一年級學生
作者:黃珍妮2023-01-07
《一年級學生》是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拍得煽情,控訴力強。為當年肯雅的茅茅部族抗爭,提供一個非西方的閱讀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