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文物滿載古今情
作者:劉銳紹2024-03-11
更有趣的是,青花萬壽尊這個「寶」曾被人視為「草」,當作放雨傘之用,後來被專家發現,才惜寶如金。我忽然有感於心,當今世上,有多少人或物被棄如敝屣,流落民間或異鄉?他們什麼時候才重現價值,不再冷臥街心?
恒基地產舉辦Henderson Arts@Central 聯乘10名藝術家推動藝術發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1
港府積極宣傳「藝術三月」,恒基地產舉辦聯同10名國際及本地藝術家,在旗下多個中環地標建築舉辦連串藝術活動Henderson Arts@Central,一起來看看。
港大饒宗頤學術館將開放公眾參觀 再辦比賽鼓勵青年探索饒公足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0
「饒宗頤的故事」學生比賽今年載譽歸來,現正接受報名。為配合是次比賽,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將於指定周末日子首次開放公眾參觀,公眾可欣賞饒宗頤教授所捐贈之繪畫、書法,及其他與饒教授相關之文玩。
香港中樂團2024樂旅中國 編鐘與管風琴的對話王者登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9
自2007年起,香港藝術節與香港中樂團共同創辦「樂旅中國」系列,首演多首大中華地區及海外作曲家創作的樂曲。今年從編鐘和管風琴作品出發,展開一場中西「王者之聲」的對話。
評余隆與上海交響樂團於澳門的演出
作者:傅瑰琦2024-03-06
同一個指揮,指揮不同樂團,出現了完全不同的表現。不知是否因為成員大都來自江南的緣故?上海交響樂團的演奏風格及音色,即使在余隆棒下,確實與香港管弦樂團或中國愛樂樂團非常不同,而是帶着濃濃的散漫感覺。
人間風雨後,瓷隔萬重山──英國大維德爵士的瓷器收藏和貢獻
作者:李大齊2024-03-05
傳統文化、文物並不是個人或家族的專利,能夠把它們發揚光大、公諸於眾,才是最好歸宿,筆者認為這是大維德爵士最偉大的貢獻。
大師留下的香江音符
作者:周光蓁2024-03-05
最轟動是中美建交後不久,小澤征爾帶同波士頓交響樂團在京演出三場,與鋼琴家劉詩昆、琵琶大師劉德海、中央樂團同台演出,載入史冊。
王羲之與帝王的書法
作者:鄧兆鴻2024-03-01
現今學習書法比古人容易,主要原因是範本很多而且印刷精美,唯古人書寫的機會多,今人有機會書寫的時間不多。
曙光初現──紅山文化與中華文明之源
作者:李大齊2024-02-27
紅山文化的發源地是我國東北內蒙古和遼寧省交界,分布於西遼河流域,因赤峰市的紅山而得名。民智初開,對大自然感到畏懼,圖騰是古代文明發展的特質。
青年樂團側目音符
作者:周光蓁2024-02-27
最意外的,是節目中包括兩首由中學生創作管弦作品的世界首演。伍力曦的《人前人後》管弦樂組曲第四首在管樂運用方面頗有法國印象派的韻味,中段大號重複主題後,樂隊漸強推上高潮頗見功力。
鐵樹夢縈梅艷芳
作者:劉銳紹2024-02-26
行街逛市,隨遇而安,閒步偶拾,只要心在人在,也可以在靜寂中發現活力,不會昏死於世俗喧嘩之中。精神地畫,畫出精神!也是保留和煥發香港生命力的方法之一。
何為「戈壁沙漠漆」?──觀賞石收藏
作者:施林海2024-02-24
「石不能言最可人」真是所言不虛,如果我們偶爾能夠「自許山翁嬾是真,紛紛外物豈關身」。
小號雙星納卡里亞科夫及博爾多斯基精彩的聯合獨奏及合奏
作者:傅瑰琦2024-02-21
博爾多斯基的演繹的確令人感到賞心悅目,而更加令人興奮的,更是他與李嘉齡的合作,除了兩人在技巧上全無難度之外,他們在風格上的相似度,亦即在一些樂句中的互相模仿的點子上,竟然可以同出一轍,實在美妙!
江楓藏曉月 花發狀元紅──中國高溫紅釉瓷歷史流變和特質
作者:李大齊2024-02-20
清代最好的紅釉瓷當屬雍正、乾隆年代製造的,包括「祭紅釉」和「豇豆紅」,釉彩盈潤、器型規整、技術超凡,可說是單色釉瓷器的最高成就,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民樂新作誌慶
作者:周光蓁2024-02-20
開場是聯會主席梅廣釗的《東風來》,由粵樂五架頭改編為八重奏。開始洞簫與箏的音符,頗有「從前有個故事」的氛圍。中段琵琶、阮加快,箏、鼓等加入,最後以輕音結束,韻味盎然。
《帝女花》可以這樣的
作者:劉銳紹2024-02-19
振興粵劇可以百花齊放,百家競藝,殊途可以同歸,無須互相排斥;傳統粵劇的精粹當然必須保留,但創新的嘗試也應得到接納的鼓勵。記得以前看過《武俠帝女花》,但商業味太重,毫無好感。
鈞瓷無對 窯變無雙──色彩繽紛的鈞窯有何特色和歷史地位?
作者:李大齊2024-02-16
俗語有云「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可知鈞瓷的地位有多高。它的出現改變了唐宋前期以來單色釉獨霸天下的局面,從此中國瓷器藝術進入一個絢麗奪目的多彩世界。
文徵明的紫藤花開
作者:益行2024-02-07
文徵明在博物館的展品,構圖平穩筆法端正,水墨為骨,青綠敷色,山岩崢嶸,樹姿傲然,描繪出中國文人畫最講究的清、幽、寒、靜。
音樂劇《大狀王》重演的尾場:一個完美的逗號
作者:傅瑰琦2024-02-07
《大狀王》的現場表現力,的確不是唱片錄音所能相比。而這部可以公演接近一個月的大製作,叫座力亦真的有其合理的原因。在筆者眼中,好聽與好看,已相當足夠。
疫後十大樂聞
作者:周光蓁2024-02-06
今年入選的十大樂聞跟往年最明顯不同,是資料保存條目所得票數,竟然蓋過了幾個旗艦藝團。這不能不跟疫情期間影響演出,反而提供條件盤點整理藝術資料,輯錄檔案成書,公諸於世。
現實和虛擬並置 「情感幾何」展覽背後的用心
作者:張灼祥2024-02-01
《情感幾何》展覽在「探索空間成為藝術的可能性」,展覽面貌因而有變。展覽分為三個階段,歷時六個月,從1月至6月。每個階段展現1a空間變新的過程,就像看分上中下集播放的電影、劇集,得看過完整的三個階段。
鋼琴大師畢比特經典演繹‧梵志登與團員奏出湖光山色的韻味
作者:傅瑰琦2024-01-31
港樂當晚的演奏層次非常分明,但卻沒有讓詩情畫意與激昂精神流失。指揮在樂句或段落的留白呼吸更是巧妙,令音樂的推進更具有美感。梵志登讓銅管組與定音鼓被樂團所包圍,但又在適當的時候流放在外層的控制。
為製作國寶番禺神樓的何秉記點讚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31
當我們在裝潢精緻的博物館觀賞古物的時候,這些精品蘊含的辛勤汗水、民間智慧,又有多少人留意得到?番禺神樓好看,何秉記一眾前輩的故事同樣值得我們細加發掘。
嶺南傳統文化、建築營造與藝術縮影 國寶番禺神樓首度來港展出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30
番禺神樓的營造方式、平面和立面布局匯集了嶺南傳統文化、建造工藝與文化藝術精髓於一身,是極為珍貴的清末民俗、社會和藝術文化寶庫。
悼念音樂教育家紀莫樹鈴
作者:周光蓁2024-01-30
紀大衛教授與莫樹鈴於1975年共諧連理,當時紀教授在中大、紀太在栢立基教育學院負責訓練音樂教師課程。80年代兩人亦獲邀前往澳門,擔任類似校際比賽的青年音樂節評判達9年。
承繼傳統山水畫的代表人物
作者:賴慶芳2024-01-29
驀然回首過去,年少不更事,不知畫工之妙。隨着歲月的增長、人生經歷的豐富,如今再次細味品嚐昔日的畫稿,頓悟師者之用心。學生青出於藍也好,還須努力也好,只要不忘師者教誨,能弘揚其道,已不負師者之心也。
容藝文的丹青情懷
作者:益行2024-01-24
容藝文的丹青情懷,吐露得如此精湛,因為她擁有豐富的想像力,打通古今的魄力。加上她札實的功力,使之技藝高明,可流暢地表達其細膩的內心世界,揮灑自如地開創出清晰而簡潔的個人風格。 並非丟棄筆墨而故作玄虛!
未曾隨俗唯求己 除卻讀書都讓人──榷陶使者唐英的成就和貢獻
作者:李大齊2024-01-23
唐英藝術天份高,他除了瓷器製作,繪畫和書法的成就也很高,能夠作詩和戲曲,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怪不得在他主理之下,景德鎮瓷器藝術成就那麼高,可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缺席與首席
作者:周光蓁2024-01-23
最為意外的,是樂團多位首席的缺席,五個弦樂聲部只有第二小提琴、低音大提琴首席出席。管樂聲部方面,上半場序曲和合唱曲更只有單簧管首席在場,其他全部缺席。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團慶?
迷上Andrew Graham-Dixon
作者:黃珍妮2024-01-20
Andrew Graham-Dixon說起Medici(麥地奇)在Florence(佛羅倫斯)的影響,到處見到家族徵號,像一粒粒藥丸在盾牌上面。形容當年羅馬教廷在藝術界中的角色也是極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