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緣起不滅 風景這邊獨好──毛俊輝專訪(二之二)
作者:馮珍今2018-04-18
在香港戲劇界,毛俊輝這個名字無人不曉。在2005年,他已獲香港演藝學院頒發榮譽院士,2014年再獲演藝學院頒授榮譽博士。去年又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傑出藝術貢獻獎」,可謂實至名歸。
一帶一路.四海同心:中港名家書畫展的文化盛典
作者:趙雨樂2018-04-17
是次展覽活動,營造了良好契機,讓更多年輕畫家互相交流,為中國書畫事業的薪火相傳作出貢獻。
不忘初心 漫長的創作路──毛俊輝專訪(二之一)
作者:馮珍今2018-04-17
毛俊輝的父親原是位油畫家,他遺傳了乃父的優良基因,在美術方面也很有天分。不過,毛俊輝志不在此,他最愛的是演戲,故鍥而不捨,努力爭取演出機會。
仙樂飄飄在南蓮──歐洲及本地演奏家呈現精彩室樂
作者:編輯精選2018-04-16
《仙樂舞曲》音樂會由庫赫莫室樂節藝術總監弗拉迪米爾.孟德爾遜主力策劃,旨在以芬蘭、波希米亞(昔日捷克)及匈牙利充滿民俗傳統的音樂,襯托古色古香的南蓮園池。
多產作家 曲曲傳神
作者:孔在齊2018-04-15
巴赫帶領教堂合唱團每星期根據教曆唱不同的cantata(清唱劇),部分作品流傳至今,許多動聽的聖詠調後來更改編成鋼琴曲,甚至流行音樂也採用它們的旋律。
我要食餐好
作者:文潔華2018-04-14
「我要食餐好」是一句香港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說話,足見「食」在港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三年前,方敏兒以「食」作為主題,邀請了六位藝術家參與這個充滿本地味道的展覽計劃。
獨樂樂?眾樂樂!
作者:編輯精選2018-04-10
旅行社邀得本港著名樂評人周凡夫先生任領團,他遊歷過多個地方,更著有《聽樂萬里——穿洲越嶺樂旅見聞》一書,能在路上分享音樂見聞,也可為團員作講解,省下自己找資料的時間。
薪火相傳──戲劇學院校友與學生共踏台板
作者:編輯精選2018-04-06
劉雅麗和潘惠森教授均認為,日後可以增加校友於演藝製作節目的參與度,讓校友有更多時間與同學交流,讓學生從演出中獲得寶貴的實踐經驗。
名家演奏 各有精彩
作者:孔在齊2018-04-01
魯賓斯坦(Artur Rubinstein)穩重凝練但仍光芒四射,但荷路維玆該怎樣形容呢?他的許多唱片都是現場錄音,有時簡直如同黃河決堤一般,可以使人從座位上跳起來。
蔡瀾:自成一家
作者:張灼祥2018-03-29
儘管蔡瀾說自己不是「書法家」,而是「書法愛好者」,他的率性而為個性,讓他的書法有着活潑況味,那正是他對人生的一種透視。
歐洲名城古典音樂之旅──資深樂評人周凡夫導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3-28
「有些音樂會是一世都沒有結束,你聽完後印象會長留在你的記憶中,我們稱之為記憶聽,但有些音樂會在你未離開就已經結束了。」
任達華:牆的文化
作者:張灼祥2018-03-22
金像影帝任達華近年迷上攝影,希望透過鏡頭捕捉當下,在影像世界中尋找繪畫的靈感與質感。
尊重觀眾,求仁得仁
作者:王維2018-03-22
戲無非就是剖析、探討人類永恆不變的動物性和政治性,在生死權謀兩害取其輕的語境下,人性能否被智慧的光輝所照亮,作出相對合理的抉擇⋯⋯
東方之珠下的藤娘:日本舞踊在香港
作者:潘文慧2018-03-20
日本舞踊藉音樂、歌詞及舞蹈動作展示日本的四季變化、人與自然的關係、愛情故事以及日常生活等場景。
異鄉圓佳夢,粵韻廣傳流──專訪魏時煜談《古巴花旦》(二之二)
作者:馮珍今2018-03-02
魏時煜喜歡拍紀錄片,因為可以不斷有新發現,「我覺得紀錄片比較過癮,因為拍紀錄片的時候,每次發現一些新的材料,一張新的照片,一個新的人,一種新的組合方法,都會帶來興奮……」
學書法不應太講實用
作者:鄭楚雄2018-02-28
書法是一種提高個人修行的媒體,增長個人識見之餘,也有助精神內涵的鑄鍊。
島敍的可能
作者:文潔華2018-02-24
自然風景的探索,以及居住感觸,歷來是文藝創作的靈感來源。島的孤立與連結,也可作為文藝的隱喻。而本土地貌特色之一,正是離島眾多。
無償傳藝的書法大師
作者:楊興安2018-02-24
羅秉威老師學有所長,無償地扶掖後學,志尚高雅。但恐怕一生都是過着窮困的日子,香港便是有這樣默默無聞的人物!
梁志鏘:為《孫文在香港》作曲
作者:張灼祥2018-02-22
幾句話,道出Lawrence對撰寫《孫文在香港》樂曲,十分認真。
成就.愛──專訪十大傑青鄭至芝
作者:編輯精選2018-02-22
傑青名銜最初為鄭至芝帶來壓力,但她發現自己與其他得獎者理念相近,前路並不孤單。她正與幾位得獎者籌備合作,又計劃開展戲劇共融系列,繼續以表演藝術宣揚愛。
一帶一路文物 中外交流鐵證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2-20
李宗鴻認為,香港人可透過國家倡議的一帶一路拓展文化視野,藉收藏和欣賞古玩放眼世界,並進行深入思考,「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唐詩哪裏美?
作者:郭位2018-02-19
唐詩好,難道不是好在韻味,不全是押韻;好在境界,不全是堆砌。
2018十二生肖 :肖狗值太歲位,領導之才盡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2-19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每種生肖都有生動而豐富的傳說,是民間文化形象哲學。
蔡興華:戊戌狗年如何趨吉避險及流年運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2-18
每年的吉凶方位都有所不同,戊戌年特別要留意北方,由於寅午戌年「三煞」,三煞為不好的神煞,這個煞有衝撞力,正處於北方。
舞蹈中的香港身體
作者:文潔華2018-02-17
一整天舞蹈作品研討會,眾嘉賓都十分投入,向本地的舞蹈工作者加以肯定,亦同意作品要與評論並行。
香港41間書店舉辦「饒宗頤紀念書展」 愛書人用三種方式懷念大師
作者:編輯精選2018-02-15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李焯芬表示,饒宗頤教授是舉世同欽的國寶級大師,他的著作都是經典之作,影響深遠,象徵着二十一世紀中華文化的復興與騰飛。
從瓷器到說不盡的人文之美──《御窰千年》對談有感
作者:編輯精選2018-02-11
翻開《御窰千年》,隨心走訪中國藝術的世界,在雅俗之間,打開那道傳統的審美大門,賞析中國文化的清雅亮麗。
當音樂變成永恆
作者:譚寶碩2018-02-10
作者畢生都在演奏,總遺憾音樂一響即逝。當音樂變成永恆的時候,最令人感到興奮。
國家地理會德豐青年攝影大賽獲獎作品
作者:國家地理雜誌2018-02-03
本年度主題是「香港地,人和事」,大賽分為香港地、香港人和事、香港未來、手機組共四個組別,總計吸引了3,518件作品參賽。
姊妹攜手助基層兒童
作者:編輯精選2018-02-02
龐倩渝說,基金會並非要帶領基層兒童脫貧,或孕育另一個知名鋼琴家郎朗,而是要為他們的生活帶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