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基建

雷鼎鳴教授:習近平一帶一路戰略部署為何令美國難以安寧? 中國怎樣善用基建優勢幫助落後國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12
習近平親證錢凱港開幕,將打破美國航運業壟斷? 中國幫助落後國家發展有什麼利益?一起聽聽澳門科技大學雷鼎鳴教授的分析。
中美究竟誰較安全
作者:張建雄2024-04-11
2024年3月30日,中國向赴美公民發出旅行建議,提醒可能遇到無端盤查、滋擾,儘管如此,赴美留學生仍有30萬之眾。但美國危險不知在入境進「小黑屋」,而在無限槍枝。
美國基礎設施問題無解
作者:張建雄2024-04-08
巴爾的摩一條橋,屬於狀態良好的那種,在一條載重9.5萬噸的集裝箱船,時速14.8公里的速度一撞之下,瞬間坍塌,電視上看得清清楚楚。再如911撞機的瞬間,真是不出事,無人知什麼。
政府是否要借債度日?
作者:陳景祥2024-03-09
要避免結構財赤,除了縮減開支、發債支持基礎建設,還要加上經濟增長,節流之外還須開源。未來兩三年可以回復收支平衡,本地經濟的增長點在哪裏?增長幅度是否可追得上開支?
莊太量:外匯基金成重要財政支持 不擔心港陷入結構性財赤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5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當香港經濟周期好,財政仍然錄得赤字,這樣才可以說香港已陷入結構性財赤,但他暫時未看到這情況出現。
財政預算案2024|財政預算全撤辣 專家料短線量價齊升 唯長遠要看基本因素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8
莊太量提醒,影響樓市大方向的關鍵並非撤辣,而是利率走勢,現時利息與之前相差4厘,供30年計利息相當於樓價一倍,撤銷7.5%稅率有助樓市穩定,但並非讓其轉勢。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商機無限 冀各界專業把握機遇盡展所長
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推動基建項目,使得貿易、融資、法律等專業服務不可或缺,意味這些國家對技術人才有一定需求,香港的專業界別人才輩出,正好能借此機會發揮所長並滿足相關需求。
三跑建了沒有用,人工島正在重蹈覆轍
作者:林超英2023-08-18
目前人工島項目到了同樣的階段,不利的因素清楚陳列在該管當局面前,會否重蹈覆轍,就要看特區政府的高層次智慧,願望香港能夠跳出只見利好的視野局囿。
推動河套區跨境要素流動 助力灣區高質量發展
作者:黃錦輝2023-03-29
河套區的創科合作對國家科技發展有重要戰略意義,但仍有不少問題亟待改善,才能令跨境創科合作事半功倍。要突破河套區創科跨境要素流動的問題,需要統一規劃河套兩側園區發展。
就當前中國經濟困局整理分析架構
作者:尹瑞麟2023-03-10
中央政府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帶動全社會投資,以及發揮出口對經濟支撐作用。這些政策方向誠然是對頭的,但如果缺乏對造成消費和投資不振的深層原因作進一步分析,頭痛醫頭的對策亦只會事倍功半,甚至帶來反效果。
財政預算案2023|莊太量教授:財赤屬暫時性 沒必要擴稅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2-22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教授認為,今年導致政府財赤的主因並非結構性因素,而是防疫抗疫開支急增,未來伴隨香港樓市回升等因素,本港公共財政有望有盈餘。
專資會促政府審慎理財:加強公私營合作為基建項目融資
專資會提出,今年外圍環境複雜多變、充滿挑戰,加上公共開支繁多,政府必須加以審慎理財,並就2023至24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多項建議。
卡塔爾證明超額開支不保證晉級
作者:張建雄2022-12-08
卡塔爾花了鉅資之下,仍無法出線是意料之中,天時地利錢多,不能保證勝利,三戰三北。但2022年GDP可達5.2%,算是補償。
港大地理系盧佩瑩教授:港交通基建應考慮節約城市形態、發展多核心城市
作者:編輯精選2022-11-18
我們的城市已進入一個成熟期,除了基建之外,需要更多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的非基建創意和前瞻的交通政策理念。
安永:引資引才須做好配套措施 德勤:政府須保持國際稅收競爭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22
跨國網絡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形容,《施政報告》提振了社會各界對香港未來發展的信心。德勤中國則表示,報告為提升香港競爭力擬定了內容全面、積極進取的施政藍圖。
疫後重建
作者:陳景祥2022-10-07
在政府的抗疫政策下,香港四大經濟支柱全線淪陷,明眼人都看得出,我們正一步步走向衰落;再不改變對策,只有死路一條。
商界專業會計師問與答: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庫務主管黃偉添(會計師)
作者:香港會計師公會2022-08-26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庫務主管黃偉添(會計師)認為,企業財資主管的職責現已遠超管理現金和風險的範疇。他分享如何加入基礎建設的領域,並闡釋為何抱持終身學習的態度是成功的關鍵。
美國能令本土的產業鏈重新完備嗎?
作者:施永青2022-08-02
美國的基本建設,很多都是上世紀60、70年代打造,很多都已殘破落伍,很難去支持現代化的工業生產。美國即時下決心全力追趕,也可能要十多20年的時間,才能追及中國今天的水平。
香港融入大灣區:瓶頸與突破點
作者:宋恩榮2022-07-25
對於香港融入國家整體發展,「快」不一定「好」,決策者需要反思歷史,汲取教訓,牢牢抓住融合的主要瓶頸並採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離開歐洲前的感觸
作者:霍詠強2022-07-25
歐洲政客既關心政治也關心國際社會,目光都放到其他人手上,看到的都是別人的問題,質疑的是他國的政策,似乎選民投予的一票是讓他們向世界咆哮,本來最應該關心的本土事務卻不屑一顧。
50年一起走過的日子 期許香港重新出發
作者:張量童2022-06-22
筆者盤點平生際遇,多得益於本港經濟高速發展期;同時有感於近年年輕人上流機會減少,亦不只是個人努力與否,而是經濟發展放緩的大環境以及嚴重的貧富差距所致。香港需要如何重拾經濟發展新動力?
李家超發表四點政綱 貫徹三大施政理念 莊太量:承認問題 解決問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29
距離特首選舉一周多,候選人李家超發表政綱,強調加強政府治理能力、增加青年上流機會等4點綱領。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政綱以彌補政府不足,並提出解決方案為主。
阮柏剛:企業宜把握「後疫情」先機
作者:香港中國金融協會2022-04-22
隨着疫情的發展,中藥治療病情出現了良好的療效,疫苗開發及相應的生物識別技術等打開了難得的爆發性發展空間。由於疫情受到出行限制,互聯網相關行業將獲得新一輪的蓬勃發展機會。
麥肯錫淨資產報告的聯想
作者:張建雄2022-01-13
中國內循環的吸引力已超越歐美: 所以只要穩紮穩打,「房地產只是用來住」政策堅持下去, 黑天鵝不會發生。到2030年GDP亦超過美國,大勢所趨, 先過了既濟卦再說!
中國經濟既有下行壓力亦有向好動力
作者:施永青2022-01-06
新一代的中國企業家,即使是農民出身,從未去過哈佛進修,一樣有能力管理好上萬人的企業,並在新科技領域上與西方企業爭一日之長短。
由河內地鐵見美國數字的虛張
作者:張建雄2021-12-20
由越南河內第一條地鐵看起,在拜登的統治下,任內有多少基礎設施完成,是完全存疑的。
由東盟、非洲看中美執行力
作者:張建雄2021-12-13
美國現在才開始在東盟、非洲發力,又欠執行力,只能紙上談兵吧!中非峰會中,中國又供10億劑疫苗和100億美元貿易融資給非洲,美國請追上來呀!
重建大坑西新邨 增房屋供應締造多贏
作者:胡孟青2021-12-07
自市建局受命於政府開展「首置」計劃以來,大坑西新邨重建方案是最大的「首置」單一項目,為社會重建置業階梯邁出了重要一步,值得充分肯定。
美國全球基建計劃的夢幻
作者:張建雄2021-11-29
美國要國外基建計劃成功,只有聯同中國企業實施才可能不會超出預算,這就是現實。
拜登演繹辯證法
作者:袁彌昌2021-11-23
從哪個角度看也好,拜登、習近平會談的直接結果是兩國變相「休戰」一年,暫時將所有爭議「 凍結」起來,直至找出解決之道或局勢出現顯著變化,可幸的是,是次會談得以延續所謂「兩國元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