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與朋友談論近期香港和內地的股市,筆者認為,命運過山車在自己手中,聰明理智為尚!
隨着中央推出一系列救市措施,中港股市在短短兩周內飆升超過20%,一掃之前的頹勢。這一劇變引發了市場對樓市回暖的期待,然而股市的回升是否能夠有效帶動樓市則成為了討論的焦點。
在股市有句名言「理財有風險,買股要謹慎!」外資都以自己在外國經驗豐富,忘了股市最基本作用是集資,不是用來炒的,所以去年入局者,紛紛失手而回。
李家超強調,調研小組會見不同人士期間,會詢問清楚事實的真相。校委會主席和校長都已經表示歡迎調研小組的成立,亦會配合,所以李家超希望他們能真真正正配合工作,以香港大學的利益為首位。
在零和遊戲中,參與者需要尋求最優策略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在雙贏策略中,參與者需要考慮對方的利益,並透過合作或協調來達到雙方都有利的結果。
天災人禍在術數角度經常發生,今年大家感覺格外頻發,為何接連發生呢?香港落雨不斷,從星象看,何謂「開雨門」?港股和樓市表現不佳,香港的經濟何時復甦?一起聽聽術數名家蔣匡文博士的分析。
對比食肆業,其他服務業面對更大的波折。旅遊業受到最大打擊,金融業(特別是金融市場及資產管理)則出現了反常的趨勢。
市評級由「超配」降為「平配」,同時將印度股市由「平配」升爲「超配」。但若論GDP金額,印度還要用很長時間才能追上中國。
早前財政司長陳茂波在他的網誌提到短期內,要與業界合力把香港的夜市搞活搞旺。但救夜市前不如先救股市,救股市,其實是救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股市興旺,夜市還能夠淡靜嗎?
由灼見名家主辦的2023年投資展望論壇,邀請資深建築師、術數名家蔣匡文博士主講兔年運程與九運展望,當中涉及周易卦象、春牛圖、太乙數等多種傳統術數作參考。
2022年GDP本來可以破100萬億美元記錄,如今只望自4.6%腰斬至2.3%,「G3」美、歐、日只得1.9%,中國的5.5%亦有點難,誰也料不到俄國盧布成為年度最強貨幣,股市亦回頭。
踏入壬寅虎年,香港乃至全球都波折重重,先有Omicron衝擊,再有俄羅斯烏克蘭開戰,不但人命傷亡,更令到經濟低迷的同時商價格大漲,令全球人民苦不堪言。到底這個難關什麼時候才過去呢?
如任由香港股市交易成本高企,流動性每況愈下,必定弱化股市交易功能,股票估值和定價扭曲,股票價格波動性加大,進而影響投資者信心和資本市場穩定。
負面報道較為積極,不似來自新聞供應者的特殊偏好。偏頗,大有可能源自消費者的需求,至於需求從何而來,我就只能憑空猜度了。
投資者若熟悉本地市場,進而傾向在本地出手,對把資産暴露在不熟悉的外地市場有不按比例大的戒心。但是,熟悉一定會産生偏好?
其實,炒樓是一次豪賭,如果輸了千祈唔好講什麼維權,否則就會畀人話,如果輸唔起就唔好炒樓。
香港樓市情況與內地剛剛相反,我們是供應不足,極需要地產商增加規模,加快興建,否則根本沒法解決香港的房屋短缺問題。
近期二手市場遠比一手市場暢旺,樓價於是屢創新高。原因是一手市場缺乏優秀新盤作焦點,加上發展商近期在要價上都非常進取,買家遂把視線轉往二手市場。
林行止認為,在中國經濟活力充沛之下,加上「數字人民幣」成功運作,即使中美政治各走各路,香港股市於自由體制外別樹一幟、綻放光芒,是完全可能的事!
老實說,香港唔解封,經濟一定會壞落去,經濟轉壞,受到最重傷害的一定是基層市民。
近日火星非常忙碌,它正在迎接3個地球訪客,是阿聯酋、中國及美國的3艘飛船,未來幾個月將會天文熱議。
疫情中,各國央行撒錢救經濟,全球股市市值隨之飆破百兆美元。投資人忙着狂歡,政府卻在夢幻中騎虎難下。
這次「螞蟻」緊急煞車,又給外國一個批評的理據了。不過,從中國官方的角度看,也有他們擔心的理由。
印銀紙是無止境的事業,但只要零息政策繼續,借多多錢都無所謂,反正本金只是Rollover而已。
美國大選在11月3日,第三季經濟成績影響極大,疫情、失業率、經濟成長率、股市,究竟對選情的影響大,還是抹黑中國大呢?
林行止認為,這本港最罕有最珍貴的商品──土地的市場需求殷切度已遜過去。本港土地有限,「地王」一寸難求。靚地竟然有價冇市,足以說明受內外政經衝擊,香港政經前景陰霾密布,物業投資熱度已降溫。
《金融時報》報道,黃金有價,同一時間港人轉移實金至海外明顯增加,這代表了什麼,可能只是「無奈」兩個字。
市場憧憬內地經濟會在第二季復蘇,再加上中央政府希望以內需支持經濟,所以谷起股市,製造財富效應,意圖增加市民信心,從而帶動內部消費,因此,股市做好也是與國策有密切關係的。
事實上,任何一隻新經濟股,論保持市場的狂熱程度及憧憬,似乎要向特斯拉(TESLA)學習了。
雖然《港區國安法》最後在香港落實,然而,港股的反應卻出現異常,恒指不但沒有繼續下跌,反而在近兩個星期出現大量資金流入香港和內地A股忽然明顯轉強而出現急升,這種情況令不少投資者摸不着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