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心理韌性?根據最近拜讀的《極度韌性:18堂心理韌性練習課》ㄧ書所言,那就是「人們面對逆境時所展現出極度帶的堅毅」,不放棄全力以赴的心態。有趣的是這心態與能力就如「肌肉一樣,人人都可以鍛鍊養成。」
整整100年前的巴黎奧運,中國未能派出代表,卻迎來第一位中國出生的奧運冠軍,他正是奧斯卡電影《烈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主角原型,蘇格蘭人李愛銳,Eric Liddell。
失敗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成功是經歷過所有失敗的成果。以勇氣面對現實,笑對人生。
我則鼓勵她們要培養we time,花時間跟老公一起,看看電影,逛逛商場,甚至發掘共同的夢想,不要把退休老公掉在一旁啊!
我覺得上場最重要是享受當下, 只要你打得開心, 便有好表現, 所以我就會告訴自己「Showtime」。
作者相信,香港在東西文化融和、中外文明演化以至世界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席位,而這個特殊角色尚待開拓的空間仍舊廣闊,因而即使面對重重的困難,但對香港的未來仍抱有一絲寄望。
教育要培養我們探究真相的能力,突破人為設置的心牆。少一些偏見,多一些理解。這些都離不開骨氣和勇氣,這要求你否認自己過去的無知和偏見,面對自己的懦弱,正視自己的無力。
問小朋友他們的壓力驚慌指數有多少(10分是最大壓力),沒想到他們大部分的分數都是5分以下。換句話說,他們不覺得壓力很大。為什麼他們可以如此欣然面對?
今年疫情可能還過不了,但是只要有朋友,就能歡笑。對抗疫情這個方子是最有效的,就讓我們從朋友和歡笑來好好地過這一年吧!
從歷史長河看香港,就算過去幾年都有許多變化,不同陣營有不同的政治觀點,有樂觀也有悲觀,有負面亦有正面,無論如何,這些變化必然導致下一階段的新變化。
健康平安的「因」,來自「心」的健全;而「心」要如何健全呢?必須祛除貪、瞋、癡等煩惱的根源。若是不能捨棄煩惱、放下執著,身體自然病態衍生。
積極樂觀的心態會像陽光一樣照亮人們的生命,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
馬時亨教授將於2020年12月卸任教大校董會主席一職。他接受《超越教育》訪問時,談及今天年輕人面對的各種挑戰,並分享他的見解。
我們知道,往後的日子,孩子們不得不與疫情共存,就是沒有疫情,這個社會也是多變的,他們必須要擁有強健的身心靈才能茁壯成長。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把握好生活的尺度,才能真正「長樂」。
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
心境必須開朗,輕裝前進,快樂上路。建制派說「明天會更好」,我們也可以說「明天會更好」,因為各自有不同的理解。反正,只要這類句語不是用於機構的專利註冊,為什麼要被別人壟斷了解釋權?
人要悲觀,去哪也會繼續悲觀;人要樂觀,其實也不用走進沙漠。
快樂與憂愁不是由貧富的條件決定,而是由個人的心態決定。有知足的心態便會使我們快樂。有不知足的心態便會使我們憂愁。
活在疫下想增強免疫力,嘗試將焦點放在白色畫紙,為它填上色彩,每天都保持心情開朗,發放正能量,這能治己也能利人。
人生要有自我祝福的觀念,整天喊苦,還不是痛苦地過日子;如果祝福自己,不就能樂觀地過日子嗎?所以,大家要互相祝福,不只是知福、惜福而已,還要再造福。
生氣,是一件愚蠢的事,只有傻瓜才會做。真正聰明的人,不管發生什麼事,不管遇到什麼人,都會微微一笑釋懷,絕對不會生氣。
如果世上的人們都有知足的心,人與人之間還有什麼好計較的,家庭、社會還會不幸福嗎?
人如果要保持年輕,不需要整容,只要把自己放在一個需要自己年輕的環境,以保持年輕的心態。
今天的世界,烏托邦似乎已失去了光彩,更為詭異的是,曾經試圖取代資本主義的烏托邦強制工程現在竟然挾持烏托邦之名而行強化極權主義之實!
每天工作上和生活上都會遇到負面情緒,感到憤怒、不平、失望、羞愧等。只要從正面的思想去對待負面情緒,成為人的驅動力,就可以讓我們進步。
走到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該喜歡那一段時光,完成那一階段該完成的職責,順生而行,不沉迷過去,不狂熱地期待着未來,生命這樣就好。
香港執業會計師崔卓然(Bruce Chui)希望家長對子女要以身作則,以及讓子女安心選擇未來方向。Bruce鼓勵年輕人闖蕩世界、保持樂觀和盡力而為。
教育就是生活,在生活中多去學習,多去體會,教育不只是在學校與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