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台星雄霸的年代,跑出一個驚人的異數:來自新加坡的歌手麗莎,她藉其獨特的廣東歌演唱風格,成為了文化交流的使者,憑《百花亭之戀》和《相思淚》在香港70年代紅到發紫。
若今天已斷言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遺址,是有欠公允的;而這樣說的人的動機,亦未必真是有心要為找一個公平公允的真相。
一個又一個的生活片段加起來,就是時代的記錄。面對人生和生活上的愁緒,人情味是五味架上的調味料,也是馬戲班演員走綱線時用的平衡杆,更是調節壓力和情緒的生活醫生。
資深多媒體創作人司徒衛鏞新書《似是故人來》以17位已故香港流行文化代表人物為主軸,從演員、歌者、導演、填詞人、廣告人,到作家、畫家、音樂家、娛樂鉅子等,憶舊日往事,致敬香港流行文化的光輝歲月。
談及當年的風雲人物,William三言兩語,講出他們不尋常的「本領」來。
國際知名的台灣雕塑家朱銘周日(4月23日)晚在台北士林區寓所輕生,享年85歲。據了解,他近來情緒低落,妻子發現他到陽台運動遲遲未返後才發現噩耗,心情哀慟,警方接報到場確認已明顯死亡未送醫。
一些天后歌姬如何用現代的《木蘭辭》,唱詠巨星的聲勢?在荷李活、英倫以至東方世界的天后歌姬又有什麼分別?
許多巨星都是從下沉市場做起,從照顧大部分人的世俗口味圍爐,從三教九流之地或龍潭虎穴之中,大顯身手。梅出身所處的時空地域,是香港這塊風雲際遇的寶地,地域小、口味純,但輻射力極強。
梅艷芳的一生,充滿着如她所說「香港人永不被打敗」的精神,也如香港的「車仔麵」,甜酸苦辣的配料烹調其中,色味俱全,強濃味道的美食,湯面撒下的一點「女人香」。
入場欣賞電影《梅艷芳》,是香港人難得的一次集體回憶。儘管大家回憶的重點未必一樣,但至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這齣電影再次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哥哥」與「阿梅」之間的深摯友誼。
《梅艷芳》主調溫柔,即使場面有着滄涼、悲愴一面,拍來還是有節制的。看着Anita嫁給舞台,覺得心痛,是捨不得「香港女兒」就此告別人世間。
如果每個人都是超級巨星,那何來超級巨星呢?
廣場上遊人如鯽,擺滿紀念品檔攤,並且放有音樂器具,有一對男女在公園中間大跳探戈,地下有裝錢的盒子。
巨星的人生都不算長。事業如日中天的李小龍,死時只得33歲;風華正茂的陳百強和黃家駒都認真應驗了「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的不幸。
香港樂壇教父黎小田逝世,他早年與作曲家父親理念不合,努力走出自己的音樂道路。他創作力旺盛,一生寫下歌曲逾700首,集電影、作曲、製作和主持於一身,更提拔梅艷芳、張國榮等歌壇巨星,卻為人謙遜,充滿熱誠。
《為妳鍾情》專輯榮獲白金銷量,有說是20萬張(即四白金),但往後的紀錄沒有人提及,相信真實數字更高;在1985年第三屆TVB「十大勁歌金曲」中,黎小田榮獲「最佳唱片監製」獎項。
早於1960年,位於荷李活道的《華僑日報》報館,曾被多齣電影借用作外景場地,包括《蘇絲黄的世界》、《胭脂扣》等。現今原址已拆卸重建,令人感觸。
勵志的話語,是有疆界的,過了界,就會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