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11 2025 05:36:5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國家安全

美國綁架香港要脅中國 中央應對香港也會升級
作者:阮紀宏2019-09-04
美國主攻態勢十分明顯,以香港作為與中國貿易談判的籌碼,即使談判達成協議,也可以藉在香港搞出一個「大頭佛」拖慢中國發展步伐,是個一石二鳥之計。
陳智思:北京視香港的騷亂為國家威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9-02
陳智思指出,官方將「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政府權力」,以及利用香港「滲透和顛覆中國內地」視為不可逾越的「三條底線」。
張炳良:修例風波過後,香港如何走下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8-26
林鄭月娥經常用「學業、就業、置業」概括青年問題,張炳良同意青年在這三範疇有憂慮:青年難入學,就業工資不高,置業難,但他認為香港的青年問題不是單純的三業問題,而是政治的問題。
北京指望林鄭收拾殘局是緣木求魚
作者:褚簡寧2019-08-02
警方關押的年輕人愈多,他們就會愈是前仆後繼。那些後來被抓被關的人將會更加激進。香港有數百萬年輕人,你豈能把他們都關起來!
港人務實 延續「一國兩制」跨派共識
作者:宋恩榮2019-05-08
香港市民對維護國家安全的基本國民責任並不重視,有其歷史因素,需要時間化解。相信這個矛盾終有緩解,社會的尖銳對抗也將降溫。
立法無期
作者:曾鈺成2019-04-25
香港應何時進行23條立法?有傳聞說中央政府完全放心由林鄭決定;但也有說中央政府認為立法不能再拖,甚至要求在本屆政府任內完成。
從民調看市民對一國兩制的疑慮
作者:宋恩榮2019-03-05
市民對現時一國兩制的狀況有不少顧慮,其實是意料之內。一國兩制是史無前例的嘗試,需要發展及磨合。從爭議可以看到,香港市民及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性質有不少誤解。
法理兼備的網絡管理
作者:孫明揚2019-03-01
為了照顧外來人士的素求,當局雖則沒有主動提供任何措施,但卻容許市場提供不同的「翻牆」程式,容許境內的外國人,利用他們熟習的境外網站去接收資訊及處理業務。為什麼政府既然默許這個做法,而不考慮進一步開放?
對國家忠誠 有利香港追求卓越
作者:編輯精選2018-11-01
為了追求卓越,香港需要不斷加強各類服務,包括公營、私營、商業、文化或非牟利服務的水準,因為這正是中國社會經濟下一階段發展所需要的。
後西方世界秩序重構與新時代的中國擔當
作者:朱雲漢2018-08-10
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樹大自然招風,在美國對華戰略轉向的新形勢之下,中國要非常審慎、冷靜地應對美國的敵意和對抗性的態度。
立法爭議
作者:曾鈺成2018-07-30
警方建議取締香港民族黨,令有關23條立法的議論又熱起來。對於23條立法,不是應該不應該、逼切不逼切的問題,而是可能不可能的問題:怎樣保證法案可以順利通過,而不致引起嚴重的社會衝突。
亞洲秩序出現了什麼問題?
作者:鄭永年2018-06-15
不排擠美國和西方的利益,並不代表亞洲國家不能作亞洲自主秩序建設的努力。新出現的機會不能浪費,否則永遠不會有一個自主的亞洲秩序。
技術冷戰與中美冷戰的序曲
作者:鄭永年2018-05-03
美國正在發動的貿易戰或冷戰,對中國構成嚴峻挑戰。貿易戰會不會朝積極方向發展?概率不是沒有,但很小,更大可能是往更壞方向發展。
為23條立法做好個人準備
作者:謝冠東2017-11-29
中央官員在全港學校直播講話,推廣《基本法》第23條。一旦23條立法後,對香港人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