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11 2025 12:18:0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蔣介石

重識張君勱歷史價值
作者:彥山2024-12-13
張君勱帶有中間派特點:政治上主張憲政,領頭起草中華民國憲法。雖強烈批評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專制政治,卻又立場鮮明反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他反對唯物史觀,也反對自由主義的西化派。
關品方:毛澤東與周恩來如何惺惺相惜半世紀? 二人怎樣抵抗蔣介石消滅中共力量的企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01
98年前的3月20日,中共史上兩位領導級人物毛澤東和周恩來初次在廣州會面。他們因何而結緣?蔣介石從中發揮了什麼作用?一起聽聽時事評論員關品方的分享。
關品方:日本侵華促使國共合作 蔣介石與中共如何共赴國難? 港人為何必須惡補國共合作歷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4
時事評論員關品方與歡眾重溫1937年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歷史背景,他認為很有必要,現時有必要由民間發起惡補這一課。因為因為忘記歷史,就是犯罪;不知國安何所指,就是天真;沒有民族立場,就是幼稚。
關品方:美國中情局怎樣從中作梗 妄圖改變國共內戰結果? 為什麼蔣介石對CIA深惡痛絕?
作者:關品方2024-03-01
《基本法》23條立法正在進行諮詢,時事評論員關品方回顧國共內戰的歷史,認為CIA一直在干預我國內政,不斷搞陰謀詭計,策劃顛覆,製造分裂,這段歷史很有啟發性。一起聽聽他的看法。
關品方:79年前國共重慶談判 毛澤東與蔣介石如何鬥智鬥力?兩岸長期分裂 美國是罪魁禍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15
時事評論員關品方回顧79年前的國共重慶談判,認為得出最重要的教訓是美國是兩岸長期分裂的罪魁禍首。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香港人代筆披露蔣介石秘辛
作者:鄭明仁2023-08-16
李時敏年幼時隨父母從澳洲移民香港,1933年在荷里活美高梅公司電影飾演配角,相信是香港甚至世界首位男性華人在荷里活拍電影。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與蔣介石和蔣的第二任妻子陳潔如的關係。
楊天石教授:史家力求說真話 「竭澤而漁」找資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5-17
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王奇生教授認為,楊天石教授在非常時期都沒有中斷學術研究,十分難能可貴。他以「中國知識分子最後一代通才」來評價楊天石橫跨文史哲的寬廣學術視野。
蘇維初:蔣介石錯失和平契機 國共走上內戰不歸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2-22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蘇維初名譽教授表示,蔣介石於1927年開始發動「清黨」,往後10年他和共產黨都在「圍剿」和「反圍剿」的鬥爭中拉鋸。
蘇維初教授論蔣介石:以俄為師北伐成功 國共分裂歸因清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2-16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上周六(12月10日)請來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蘇維初名譽教授,回顧蔣介石從北伐到內戰的重要經歷,並中肯評論他的功過。
古字背後的故事──從「鼐」字説起
作者:施林海2022-11-19
寫文章之樂趣,就是每次皆有所得,譬如一個「鼐」字。
「伏羲」與紅學──憶周公趣事
作者:蔡元豐2022-09-14
周公博古通今,上至甲骨文,下至現代史,都深入研究,是一代鴻儒。
迫不及待想遊西九故宮
作者:郭一鳴2022-06-10
香港故宮文物藏品較少,一張普通門票50元,全價票120元,直逼羅浮宮門票價錢,但只是比普通門票多看兩個館,是否值得多花70元,要等開幕之後進去看看才能下結論,我都有點迫不及待了。
徐復觀先生是位接地氣的學者
作者:羅海雷2022-05-13
李怡在Facebook連載〈失敗者回憶錄〉文章,當中出現最多的人,其實是新儒家的大家之一,也是台、港曾經最具社會影響力的政論家──徐復觀先生。通過書籍和網絡資料,我更完整地了解徐先生的一生。
只有權謀沒有度量的台灣領導人
作者:張建雄2021-11-25
台灣只憑蔣經國留下的科技園,支撐至今,台灣兩蔣之後,4位領導都是只有權謀,欠了度量,更欠智慧,臺灣未來不出智者和大度量者,蒼生奈何?
段昌國:軍閥段祺瑞背後的用心
作者:編輯精選2021-10-27
芝泉老人已是一介平民,為袁家園林遭人踐踏沒收,親筆致蔣介石函,希望能保護袁世凱遺產。他在手札中說「保障人權即整飾綱紀之要務,綱紀實而國家未有不治者」,他的寬厚與用心是兼而有之的。
白先勇:蔣介石「以戰迫和」是國共內戰一大錯誤
作者:編輯精選2021-10-15
《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這部傳記的傳主,雖然是白崇禧、蔣介石二人,但更重要的,這部書敘述,由於蔣、白兩人軍事戰略的分歧,使得國共內戰兩場關鍵戰役失敗,而使國民黨失去大陸。
白先勇:《父親三部曲》是《台北人》的歷史註解
作者:編輯精選2021-10-14
對於台灣官方的民國史,白先勇教授認為可以說是兩蔣民國史,國民黨內其他派系,大多被視為異端。他在接受毛升專訪時指出,《父親三部曲》是以歷史來寫歷史的滄桑,可以說是《台北人》的歷史註解。
沈常福馬戲團
作者:鄭明仁2021-07-23
沈常福馬戲團50年代已享譽東南亞和台灣,60年代初在香港組班。現年76歲的周滿堂就是在那個時候作處女登台表演,他表演「炮彈飛人」,觀眾拍爛手掌。
傳理系老爺張國興
作者:鄭明仁2021-07-15
1968年,張國興應浸會學院傳理系主任余也魯邀請到浸會任教,筆者在三年級和四年級都上過「老爺」的課,深刻體會這位資深新聞工作者的厲害,他博學多才、人脈網絡廣闊,常邀得世外高人到校演講,學生受益不淺。
白崇禧將軍在台灣
作者:白先勇2021-03-24
蔣介石與白崇禧兩人之間的恩恩怨怨,其實也就是中國歷代「雙雄不能並立,一山不容二虎」許多故事的翻版。如果蔣介石採信他的最高軍事幕僚長國防部長白崇禧的戰略建議,國共內戰的結果,恐怕不致於此。
白先勇:父親白崇禧遷台受盡委屈 蔣介石公報私仇全面監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3-21
《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一書係由白崇禧將軍之子──名作家白先勇耗費20餘年心力而成。今集提到白崇禧遷到台灣,蔣介石公報私仇,令白受到全面監控。內容十分精彩,不容錯過!
傳統價值觀的效用
作者:張建雄2021-03-15
嚴復主張:「身貴自由,國貴自主。」人民有了自由,但國家不能自主,那也是很可憐的。
黃天:南潯子弟不紈絝 助孫中山革命 扶蔣介石上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3-10
曾任香港三聯書店高級編輯的中日關係研究學者黃天,最近出席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主辦的名家講座系列,以「南潯古鎮人才輩出」為題,為我們講述了張靜江、劉承幹等幾位南潯著名「富二代」的故事。
國共內戰,敗走台灣
作者:白先勇2021-02-06
北伐、抗戰,國軍在戰略上沒有犯大錯誤,所以贏得最後勝利,然而在國共內戰階段,蔣介石與白崇禧對剿共的戰略觀點,卻處處牴牾,最後牽動大局,致使國軍在大陸失敗。
北伐抗日,共赴國難
作者:白先勇2021-02-03
1926年北伐,蔣介石獨排眾議力邀時年33歲的白崇禧出任國民革命軍參謀長。1937年,白崇禧第一個響應蔣委員長號召,加入抗日戰爭行列。想不到抗戰勝利後,蔣、白之間衝突愈來愈大,最後竟至決裂。
白先勇:蔣介石輕敵使林彪敗部復活 否定白崇禧戰略國民黨兵敗如山倒《灼見文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2-02
今集白先勇講到蔣介石放生林彪,錯失良機,內容十分精彩,不容錯過!
君臣一體,自古所難
作者:白先勇2021-01-26
父親一生可說是一部民國史的縮影,1911年父親18歲參加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見證了民國的誕生。其後歷經北伐、抗戰、國共內戰,1949年12月30日離開大陸毅然入台,父親參與了民國誕生與在大陸的衰落。
收藏家追求《良友畫報》合訂本
作者:鄭明仁2020-12-06
上世紀20年代,「中國第一份彩色大型綜合畫報」《良友畫報》面世後風靡一時,可稱得上是民國社會的小百科全書。然而經歷數十年的沈浮,《良友》漸漸失去往日光彩。十年前復刻重印合訂本引起收藏界關注。
重返開羅會議
作者:潘漢唐2020-11-25
1937年7月的蘆溝橋事變爆發,中國正式對日宣戰,展開為期八年的全面抗戰。中蘇領袖「相見爭如不見」,四巨頭之會於是分兩場進行。羅邱先在埃及首府與蔣舉行開羅會議,再飛伊朗首都與史太林召開德黑蘭會議。
中國逃過三大劫
作者:張建雄2020-11-09
新中國的第一關,內蒙古沒失去是大事,當然不是蔣介石之功,滿州國並未脫離日本而獨立,亦是另一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