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03 2025 09:35:4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台灣

賴清德引美軍入台:大罷免是綠營製造內亂起手式
作者:關品方2025-03-28
台灣大搞選舉,民眾出現兩種極端情緒,一是選舉疲勞,一是選舉狂熱。選舉變成政黨之間爭權奪利的方便工具。細看所謂「大罷免」的政治操作,就可以認識到它的荒謬之處。
親美、反中、反在野黨政策 台灣走向攤牌的危險?
作者:盧兆興2025-03-24
在親美民進黨領導層看來,更加靠攏美國可以保護台灣免受中國任何軍事攻擊或侵犯,但在特朗普的交易外交政策下,台灣可能會為了美國的經濟利益而被犧牲。
台灣當歸:重溫55年前的「520聲明」 絕對有現實意義
作者:關品方2025-03-21
越戰期間,中美對抗加劇,中國支持印支反美鬥爭。1970年5月20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50萬人集會,聲援印支,標誌中國堅定反霸。今日台灣問題核心仍是中美對抗,中國應汲取歷史教訓,團結全球力量,解決台灣問題,完成統一。
狂人強搶台積電 台灣「老本」難保
作者:黃錦輝2025-03-18
台積電赴美投資千億美元,引發台灣社會擔憂技術及人才流失,美國藉此鞏固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未來情況並不明朗,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將面臨嚴重挑戰,未來的競爭力將受到影響。
賴清德愚蠢又再挖新坑 自己跳進去
作者:關品方2025-03-14
台獨分裂勢力自從2024年5月20日賴清德上台以來,不斷配合美國在後面的慫恿,持續向大陸挑釁。賴清德以徹底賣台的方式乖乖交上保護費,但不管他怎樣賣力取悅美國,估計最終難以藉此保命。
狂人棄烏克蘭 台灣漸成「廢牌」?
作者:雷鼎鳴2025-03-13
美烏元首爭吵,台灣成棄子?美國棄烏,歐洲失援,美國或吞併格陵蘭,轉移焦點。盟友易被出賣,台灣代理人戰爭無望。台灣牌過時,美國損失有限。
公民科思緒下的寶島行
作者:陳奕偉2025-03-03
或許,台灣地區與日本一樣,生活在國際政治與天災的不確定下,會衍生出更強的公民意識。反之,香港在相對穩定的狀態,港人的公民意識又如何可以進一步強化?
仁者自勇──家鄉茨菇餅
作者:李文基2025-02-08
每當達官貴人討出靈簽,便有不同解簽使者說出籤文內說古人故事, 但他們話古為今的解說,總是加入了個人的看法,當然還是引經據典,可是不太客觀,唯有一笑置之。 今日分享家鄉茨菇餅:磨蓉茨菇加入臘肉蝦米等,搓成丸子煎香即可。
吃匯各方──沙爆豬皮炆青頭鴨
作者:李文基2025-01-25
在大熱天時去潮汕,大汗淋漓走上街路市場搜遊美味, 但眾友用滿面笑容回答了我的憂心,造就第二次美食團再出現,在更炎熱的暑夏出團去了珠海、中山新會,也是一次覺得頗滿意安排。
趙雨樂博士:從柯文哲貪腐案 看台灣怎樣走向黨爭亂局? 賴清德大手向美購軍備 為何最終得不償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15
從柯文哲貪腐案,看台灣如何走向黨爭亂局?台灣大手向美購軍備,為何最終得不償失?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霧裏看花說瓊瑤
作者:楊興安2025-01-04
有論者說瓊瑤的小說是「三廳小說」,故事大多發生有飯廳、客廳、咖啡廳,這說得很傳神。人說武俠小說是成人的童話,在筆者看來,瓊瑤的愛情小說,更是童話。
中日外長「雙毅」會談帶來重大突破
作者:關品方2025-01-03
如今日本終於初步覺醒,能否開啟中日關係新的一頁?筆者認為還需要看清日本的表現,因為日本的民族特性是利己主義、欺善怕惡、易走極端、飄忽無定。
美國再強大靠撕毁協議 特朗普是否動武惹憂慮
作者:阮紀宏2025-01-03
錙銖必較的特朗普,出言威脅不行,除了加徵關稅,是否會採取軍事行動完成「令美國再次強大」的宏願,則需要密切關注。
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  賴清德:明年6月銜接漢光前導演練  郭一鳴:深綠向美示好配合兼邀關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27
台灣「萬安」、「民安」演習將整合為「2025城鎮韌性演習」,加強跨部會聯繫及備援機,強化非軍事部門防護機制。資深傳媒人郭一鳴指這是賴清德向特朗普發出需要關注台灣的訊息,也表明台灣願意配合美國在處理中美關係時的行動。
年度漢字的反映和指引
作者:張建雄2024-12-25
台灣不可能學新加坡。台灣所謂民主,只是三個爛鳳梨挑一個,換一個菠蘿又怎樣?美國布林肯要下台了,說台灣是它的事,還有一個月吧!也是騙。
明年會較好
作者:崔少明2024-12-12
我不懂金融,只覺得nothing is free。提振、穩住市場的錢用了是否要補回去?美國靠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向全世界借錢,大半個世紀下來,累計欠下幾十萬億美元。
台灣一個文化時代的終結
作者:崔少明2024-12-05
初看媒體大標題,以為瓊瑤因高齡而離世。看下去方知是自我了斷。原來,瓊瑤堅持要自己決定怎樣走完人生最後的一程,拒絕等到自己老到或病到難以自主時,繼續受苦。她贊成安樂死,但台灣未合法,如今私下選擇這條路。
雷鼎鳴教授:特朗普將怎樣結束俄烏戰爭及以巴衝突? 為何美國不敢在台灣打代理人戰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18
特朗普將於明年正式就任美國總統,他將會面臨什麼內政和外交的問題?一起聽聽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雷鼎鳴教授的分析。
趙雨樂博士:特朗普要求台灣交保護費 是介入台海鬥爭還是想發戰爭財?馬斯克在兩岸與美國之間將扮演什麼角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18
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競選時揚言要求台灣交保護費,是介入台海戰爭還是想發戰爭財? 台灣希望買入F35隱形戰機,美國為何拒絕割愛?一起聽聽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2024中美論壇|謝鋒指中美合作非零和遊戲 伯恩斯稱美不尋求與中脫勾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15
謝鋒說,中國沒有超越或取代美國的規劃,但美國亦不要有遏制打壓中國的打算,應聚焦共同利益,不能只關注分歧,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岑浩輝訪京接受任命之旅的分析
作者:盧兆興2024-11-04
在北京與澳門的關係方面,澳門行政長官對中央負責的責任已經牢固確立和制度化,在澳門獲得中央重新定位下,有必要在中國的開放進程和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中國軍演回應賴清德演講:走向軍事還是政治解決方案?
作者:盧兆興2024-10-21
毫無疑問,台海兩岸的問題能否獲得和平解決是個挑戰,如何處理值得我們繼續密切關注,雖然中方認為國際社會的政治介入是不可接受的,但至少一些主要國際參與者能接受解決方案。
百鳥歸巢賀國慶75周年
作者:廖書蘭2024-10-03
中華民族的歷史一路走來,多麼不容易,無論多麼艱辛、多麼困難,我們還是走過來了,因為中華民族的特性就是有堅毅的生命韌性。
談石破茂當日本首相
作者:張建雄2024-09-30
日本最大問題是人口收縮和人才不足,的確已經多年,下沉勢頭難搞。如何找到恢復活力的改革,恐怕不是新首相就可以改變的。石破茂要努力,擺脫安倍派的阻礙!
call機被植炸藥!以色列毒,真主黨咋辦?
作者:崔少明2024-09-19
同樣令人絕倒的是:美國第一大報NYT查到,整批call機來自一種台灣品牌。該台商立刻出鏡表白:商標確是該公司的,但貨並非其生產,而是承包給境外商家,由後者代工。
美國國會「中國周」 通過多項針對中國法案 學者:政治意味大於經濟影響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12
美國國會自9月9日復會後,展開了所謂「中國周」,密集表決了多項與中國有關的法案,旨在抗衡中國的影響力。Orientis首席經濟師、學者徐家健認為,美國眾議院今次通過的政治意味大於實際經濟影響。
台灣島內爆發政黨衝突 激烈程度超乎想像
作者:關品方2024-09-12
柯文哲也非善類,不會甘心羈押後被判刑,從此斷送政治前途。政治形勢的蝴蝶效應一旦到達臨界點,或會一發不可收拾。現時的關鍵節點,是藍白聯合抗爭,還是綠營壓勝,大破在野陣營。
從一本書 看特區政府的胸襟
作者:張宗永2024-09-11
高華寫的《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史料充實,分析了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是研究中共黨史的一部經典。此書後來被內地封禁,倒令它成為我內地朋友點名的手信,助了銷路。
海埔新生地
作者:王文華2024-08-29
老婆和我有個小窩,蓋在一塊海埔新生地。風浪大時,水淹進屋內。我們把孩子抱到高處,把水掃出去。掃着掃着,一下子好多年了。台灣社會也有很多差異,有可能填出「海埔新生地」嗎?
以不變應萬變的大陸市場
作者:張建雄2024-08-22
在股市有句名言「理財有風險,買股要謹慎!」外資都以自己在外國經驗豐富,忘了股市最基本作用是集資,不是用來炒的,所以去年入局者,紛紛失手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