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普及教育

人口變遷形勢下照顧學生多樣性的策略與意涵
作者:徐俊祥2024-11-08
眼前最迫切,最需要我們致力摒棄的,或許是考試導向、偏向操練、單一、枯燥,甚至實質上在不斷製造差異的教學方法。
要大量操練試題才會有好成績?──齊來識破學習與評估的盲點
作者:徐俊祥2024-09-13
香港自1978年實施9年強迫普及教育至今已40多年,我們的教育仍困擾在篩選分流的教育氛圍當中,無法自拔。
香港要打破學校教育的三個不可能
作者:徐俊祥2024-01-26
香港實施普及教育至今已有40多年,多少人在當中為追求優質教育而付出了努力,又有多少家長為子女尋尋覓覓?
「尖子」與「精英」
作者:程介明2023-12-29
運用「尖子」與「拔尖」這些概念的人們,往往已經不再深究這些詞兒的真正意義,大家也就在混沌的概念中「塘水滾塘魚」。筆者有一系列的問題,不能釋懷。
我們在期許些什麼?
作者:潘銘基2023-09-26
大學生要調適心態,大學教授要調適心態,社會大眾也要調適心態。普及化的大學教育,大學生要明白到自己已非天子驕子,如果要成為優秀的大學生,那麼只能鞭策自己付出十二分的努力。
教育可以公平嗎?
作者:程介明2023-08-18
「教育可以公平嗎?」其實是不太準確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討論,似乎永無休止。但是這個題目,其實包含教育制度內部的公平,以及教育與社會公平之間的關係。是兩個不同的層次,但又是互相連接的。
普及教育下的墮後生
作者:簡明宇2023-08-05
隨着教育普及化向上發展,同一年級學生的能力差異恐怕較以往更大,但學校有沒有更大空間予以照顧?當下篩選功能不斷減弱,學校是否更能夠放下表面上的「公平」,提供更合適的課程及更具回饋功能的考核予墮後的學生?
樸實的教育
作者:何漢權2023-04-06
普及教育制度推行,能以學生為本,實踐品學齊頭並進的樸實教育,且保持長青並不容易,但香港學校系統裏,能將樸實教育,名副其實持續推動並有動能的,為數也不少。
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中華古琴的雅韻和弘揚
作者:李大齊2023-01-10
古琴一直被視為「四藝之首」,當中的設計蘊含深意、中國的宇宙觀,琴音清靜、典雅、含蓄,令人回味。但也因為節奏較慢、譜法難認,令古琴技藝難以傳承下去。
從內地雙減政策反思港式補習
作者:黃冬柏2021-12-02
額外補習帶來額外課業、老師知悉學生有外力支援而布置更多家課、學生補習走動需時,因而令學生負荷加重,不利心身發展。當年本港無計可施,一國的另一制就可以針對弊端對症下藥,高效聚焦地把情況控制。
「美術科本導向」的科普融合
作者:林桂光2021-11-19
科技發展源於科普探究,為貫徹個人倡導低成本、低技術、普及推廣的科普教育理念,下面介紹另一種以美術學科為本,融入基本科普學習元素的幾類課題選擇,並討論各種美術創作應用在學與教上的可行性安排。
初見愛丁堡
作者:周延2021-10-20
近20年的記者、主持人生活,跑遍40多國,我在這裏駐足,從旅遊文化到教育親子,從生活觀念到藝術時尚,從歷史故事到科技創新……身在塵囂,心若浮雲。
劉寧榮x曾鈺成對談:97前和97後,香港的管治為何會南橘北枳呢?
作者:劉寧榮2020-08-24
晏子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97前和97後,香港的管治為何會南橘北枳呢?
堆疊式的學校功能
作者:蔡國光2018-04-13
今天隨着教育政策及資源提供的變化,學校被引導走向全方位及多樣化的功能。
校本評核煞停,高中課程重檢
作者:蔡國光2017-09-21
近十多年因全面推行校本評核引發的爭議,經歷這一趟政策調整,算是暫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