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大2月22日(周四)舉辦傳媒新春團拜聚會,進一步介紹醫學院構思,以及在創新科技上的新項目和課程。

歷史一再證明,選民投票是憑感覺而不是憑理性。支持英國「脫歐」的人,又有多少真正明白當中的利害?支持特朗普「美國優先」的鄉巴白人,又有多少人懂得計算特朗普宣稱製造的工作職位,有多少水分?

在這個充滿資料和演算法的時代,人工智慧(AI)像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不僅在科技領域大放異彩,而且可以涉足那些古老而神秘的領域,比如命理學。

人類愈來愈依賴科技的同時,卻又出現被科技所淘汰的現象,到底這將會是一種工作方式的變化而已,還是已涉及未來的社會倫理問題。如果是後者的話,人類該怎樣面對呢?

葉教授提到,科技進步極大地改善了人類的健康狀況,但老年人依然面臨諸如阿爾茨海默症等疾病的風險。對此,她倡導推動「全民腦健康」,加強對大腦健康的研究,從而降低長者患神經退化疾病的風險。

而在現實教學中,學生過分使用(以致依賴)谷歌的案例比比皆是,學者斷言如此下去,學生便會不經意地把自己的記憶體外判予互聯網,由計算機承包思考及分析工作,那麼學生便真的「變笨了」。

法蘭肯斯坦綜合症泛指擔心科技可能產生負面後果、損害人類福祉或倫理原則的情緒。在控制論等理論影響下,我們認識到技術不單是工具,它與社會、倫理息息相關,甚至可能顛覆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生產力局致力培育年輕科研人才,鼓勵他們發揮創意,為各行各業度身構建新型工業化方案,並參加世界級獎項獲取經驗。

有人說,大學多了,大學生的質素難免會被拖低,擔心這樣會影響大學生的形象。說這種話的,大都是社會精英分子,他們為了維持自己「天之驕子」的地位,並不太樂意看到香港的大學愈辦愈多。

AI及雲端運算的力量,足以改變世界,A股市場明顯已意識到科技之得的另一面可能就是鋰價之失。唯贛鋒鋰業A股成交金額持續大於其H股何止十倍,天齊鋰業A股成交金額更為其H股的40倍,究竟誰主股價話語權?

一年一度的冬季達沃斯準時在15日於瑞士開幕,連續4天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WEF),探討地緣政治分裂、金融及航運緊張、經濟黯淡像是略帶苦澀的主菜。AI扶持未來醫療一起騰飛則可算誘人甜品。

嶺大校長兼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秦泗釗教授歡迎姚新教授加入嶺南大學,他表示:「嶺大致力吸納世界知名的學者加盟,以姚教授對教學的熱忱,加上他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卓越成就,我們期待他將人工智能結合博雅教育。」

AI科研發展的目標是「機器代人」,所以AI和人類智能之間的微妙關係,兩者如何互動協作,都是不少數碼人文學者關注的議題。

2024年可能是AI發展的關鍵轉折點。在教育方面,Copilot被整合到Windows操作系統中,將提供即時的程式碼建議和指導,並可提供學習資源和範例,可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合作和知識分享。

「AI幻覺」令用戶信心大打折扣。面對自己掌握不透的問題時,ChatGPT不排除會因為資料不足而問非所答,這情況在實際應用中屢見不鮮,被AI業界稱之為幻覺(Hallucination)。

史丹福大學電腦科學教授李飛飛博士指出,當工具變得愈來愈強時,它對人類的影響就愈大。所以,這一代和下一代有責任,自主意識到怎樣好好應用和管理這個工具。

一切妖魔鬼怪,都是由於人為的原因造出來的。而疾病在發生之前,就應該加以防止,並作為首要任務,而把疾病發生後的治療放在次要的地位。因此,歐盟此舉,確是值得全球參考,這是面對人類新挑戰的一種正確的態度。

總有人告訴我們:當然,從不平等、污染到極端主義,世界上依舊存在各種問題,但這不過是為了迎接美好世界誕生前的陣痛期。科技發展的洪流是如此強大,就算想擋也擋不住,那又何必螳臂當車?

教育評議會資深會員何劍輝老師與提示工程顧問、教評會執委馮穎匡博士對談,分析ChatGPT 4.0與文心一言有何不同,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AI)在大學的應用情況和對未來職場的影響。

學與教博覽2023於12月中舉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Rose Luckin教授表示,AI作為一種工具有助教育界人士應對各種挑戰,然而,這無法取代人類的個性化教學。再者,也無法完全取代人類的工作。

商湯科技公司創始人、人工智慧科學家、浦江實驗室主任、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因病救治無效,昨晚離世,終年55歲。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對湯曉鷗教授表示深切哀悼。

鄺教授是計算智能領域的頂尖學者,對進化演算法、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和圖形/視頻編碼領域作出重大貢獻,過往已獲多項國際認可,今年香港只有兩位學者獲選為2023年度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鄺教授是其中之一。

11月,OpenAI共同創辦人、執行長Sam Altman先後被解除和恢復職務,外界感混亂。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OpenAI宮鬥源於內部成員價值觀的衝突。

及早偵察,於新發傳染病萌芽之際、成疫之前,撲滅於源頭之處,防微杜漸,尤為重要。大疫爆發之源,能發生於任何一個地區或國家。本港防疫抗疫戰略計劃,應盡量以不封城、不停市、不停工、不停學為目標。

OpenAI推出ChatGPT,顛覆大家對人工智慧(AI)的想像,令人擔心AI會否最終取代人類。本社為此專訪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策略研究)兼計算智能講座教授鄺得互教授,暢談AI最新發展和如何管控風險。

美國是一自由度很高的資本主義國家,亦因為有這樣的土壤造就了很多科技神話。但社會是否應該完全被利潤牽着走,很多人都存疑,包括一些既得利益者。

我們確實是到了最近,才面臨AI功能日益強大的景況;但背後根本的問題已有數百年之久。理性與感性、人為與自然、深思與直覺,這些兩端之間的拉扯早已形塑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社會。

AI為市場帶來無限機遇,我樂見香港不少企業已搶佔先機,應用相關技術。生產力局擁有強大的AI應用及研發實戰能力,亦一直致力促進AI產業發展,成功研發AI技術並協助企業升級轉型。

學與教博覽 2023已成為一個全球教育交流平台,今年的博覽將匯聚超過400位來自本地和國際的教育專家、政府代表和學者,共同探討以「共塑教育 駕馭幻變」為焦點的教育議題。

且看ChatGPT應用的研發,它背後的智能是利用「大語言模型」(LLM)技術製造的,因此系統是個「好人」或是個「壞人」取決於LLM所使用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