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政府拯救經濟的決心可能比任何政府更強大,同時作為第二大經濟體,今天的中國也更具有能力來拯救經濟。問題在於中國不缺錢,缺的是思想,即如何用錢。

競爭力世界第一的美國,何以如今被預測今年第二季GDP成長可以是負30%?人權排名全球88的中國,何以人民生命安全權得到保障?還有力援助友邦?

與其繼續被質疑輸出疫症,倒不如自行封關,讓外界更有信心,即使自己不封,外國也會做,中國倒不如更主動展現泱泱大國應有之責任感。

香港經濟真正反彈的時間會在2020年的第三第四季度,因為相對2019年第三第四季度的較大跌幅。

香港,表面上自由資本主義成熟過頭,壟斷資本卻已經將整個社會窒息。當然,它的軀殼仍然健康、美麗,但是,它的靈魂雖散發着老牌香水令人喘不過氣的氣味,卻掩蓋不住衰退社會腐化的氣息。

對於每一個香港人而言,無論你屬於何種政治光譜,都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只有取得中國的信任,香港才有可能制勝;對內地而言,只有讓世界認可香港獨特的國際地位,香港才有可能繼續幫助中國成功。

中美關係若是不佳,港元與美元掛鈎或會遇上不測之險,政府應檢討如何防範美國破壞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

庸官禍港,市民根本對現政府失去信心,在警暴處處的情況下,香港難以回復正常生活。此外,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對現時香港的政局相當不滿,極有機會對港府推出制裁。在這風聲鶴唳的環境下,經濟又怎會能夠有改善呢!

今天中國的經濟在繼續發展,原因是中國的企業家努力生產來增加他們企業的盈利,結果增加了中國的總生產,因為中國具有聰明能幹的企業家,所以我們可以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採取樂觀的態度。

任何人在港從事任何經濟活動都會計入GDP(本地生產總值),例如外傭在港的收入也計算在GDP;如果香港人離開了本地去了第二個地方,其收入會計入GNP(國民生產總值)但不會計入香港GDP。

很明顯,今次香港的零售業之所以會急轉直下,並非全是經濟因素使然,而是受到政治運動下的強行扭曲。香港人不是不想消費,並不是無力消費,而是被政治運動攬炒到無法消費。

香港經歷過亂到七彩的第三季,實質經濟竟未有癱瘓,理由就是大師所講的,自發秩序不會讓經濟活動停頓下來。

據一些支持西方民主政制有利經濟增長論的研究,民主之所以被一些人認為有用,是因為它能引致較高的教育及科技的投資。

美國經濟不但沒表面上強韌,而且已來到逼近衰退的邊緣,而美國的財政在他手中急遽惡化,更是足以拖垮美國經濟的不定時炸彈。

今年首季的經季節性調整而作相連季度比較的GDP有1.2%增幅,竟然扭轉上年第四季的跌勢,這情況可能表示今次香港的經濟放緩已接近底部,看來今年下半年的經濟表現將有改善。

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中國之後更加劇了下行趨勢,一直到1978年中國GDP佔全球比重達到最低後,終於又出現了拐點——一個振衰起敝、轉衰為盛的轉折,此後40年來一路上行。

中國人學習之快部分已體現為創新之快,此等速度遠超美國的預期,有些科技外國並未擁有,中國自然不可能從外國抄襲過來。

但如果凡事以獨特的制度安排作為「不是普通城市」的標準和擋箭牌,就遲早會被內地大系統邊緣化,甚至被大市場拋棄,成為一個普通城市。

作者: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編輯部2019-03-11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在減稅降費,全年給企業減稅降費近2萬億元,規模高於2018年。

社會中的各路利益團體或政客,只要緊盯着政府,向她施壓,便可予取予攜得其所哉,政府掌控的資源愈多,愈是肥肉一塊,真正付出代價的,是納稅人不是政府,後者並無強烈的反抗意志。

中國富有以後,中國政府和人民向外投資。政府推行一帶一路的政策增加了中國對外投資的數量和質量。因此中國在世界經濟的地位近年來大量地提高了。

經濟學是用來解釋經濟現象。經濟理論可以用經濟模型來表達。本文介紹一個解析宏觀經濟運作的模型。這模型的變數包括國內生產總值Y、消費值C、投資值I與剩餘的數量X。

無論支持或反對明日大嶼都好,增加供應對遏抑樓價升幅都不會是隔山打牛。我們還是討論哪一個土地選項合乎成本效益的計算吧!

近年來中國GDP的高增長率歸功與中國人民的高資量,以及中國政府施行的市場經濟政策。世界還有些經濟落後的國家,沒有達到經濟發展的階段,原因是它們沒有具備上面說的兩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國家要強健,不僅要硬體建設,還要軟體人才。政府經費應該花在哪,才有最大投資報酬率?執政者的遠見,攸關國家未來競爭力。

對中國而言,貿易戰當然也不好受,但中國市場龐大,朋友亦多,加上面對特朗普咄咄逼人的態度,國民同仇敵愾,當比美國團結,中國能撐下去的能耐不容低估。特朗普如何重塑「再偉大」的美國?

現今物質文明的發展已屆樽頸,經濟市場過界演化成宗教,卻又未能以有限的資源去滿足人類的無盡需求。

當內地十年前出現問題奶粉,十年後再有問題疫苗,就算其間香港佔中國GDP的比例一跌再跌,香港仍然是內地家長的避險首選,就像你仍是我的首選。

中國的經濟增長成績驕人,但近年超過七成的增長動力來自資本的快速積累,所以減低投資比例會對經濟增長有重大影響。

李克強最後特別提到港澳台工作,認為一國兩制實踐不斷豐富和發展,憲法和《基本法》權威在港澳進一步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