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00:03:48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財政預算案

預算案建議振興經濟措施 大專學界反應正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4
本港多所大學發新聞稿表示歡迎《財政預算案》提出的措施,認為政府增撥資源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提升大學醫療教學設施等,均有助鞏固和強化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預算案提多項紓困措施 派1萬元消費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3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任內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為紓緩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陳茂波宣布多項稅金寬免安排及提出多項逆周期措施,總額逾1700億元,包括計劃於4月及6月派發消費券計劃。
《財政預算案》的期盼
作者:胡孟青2022-02-17
只盼政府體察民情,推出紓解民困的措施,再次發放電子消費券肯定是最直接振興經濟的方法。更長遠重啟經濟策略,政府應善用財政儲備,推出新一輪針對性「保就業」計劃。
周永新:對《財政預算案》改善民生的建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17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宣傳短片中說「資源有限,發展無限」。周永新承認這是事實,但他指出,正是資源有限,政府如何運用資源,促使經濟發展之餘,更能改善市民生活,相信是財政司司長制訂《財政預算案》時的最大考驗。
香港商界會計師協會倡派消費券 長遠拓多元庫房收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16
2022/23 財政預算案將於2月23日發布,隨着疫情第五波驟至,企業經營困難,就業市場再現暗湧。香港商界會計師協會倡多線並行,短期派糖、保飯碗紓困,並擴闊稅基,保持國際競爭力,長遠與大灣區同步發展。
曾是烏托邦 如今最實際
作者:陳景祥2022-01-27
財多好辦事,香港這幾年相當困難但仍可捱得過去,皆因財政充裕。過去積累下來的儲備,在困難時不用,還待何時?再派「無條件基本收入」,財政司長還要考慮什麼?
財政預算案的突破思維
作者:羅祥國2021-03-22
香港長期缺乏一個失業保障制度,無論在平常或特殊情況下失業率惡化,低收入人士的生計短期內就會面對嚴重困難,這亦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政治壓力,但是歷屆政府缺失的代價。
一地一古跡 聆聽歷史迴響 體悟港史港情
作者:屈家妍2021-03-20
文化藝術作為豐富生活的調味劑,能夠極大陶冶市民情操,提升幸福指數。此次中西區文化藝術協會籌辦的「一地點,一古跡」 系列文化藝術教育活動,便讓市民喜聞樂見。
財政預算蕭規曹隨 未能因時制宜
作者:陸觀豪2021-03-15
兩年以來,香港先後經歷社會動蕩及瘟疫洗禮,元氣大傷,而且餘波未了。新舊經濟交接之際,也是新舊常態轉捩點,除逆境自強,更應未雨綢繆。蕭規曹隨,難以應對前所未見之變局。
葉劉淑儀:預算案欠宏觀經濟發展視野 聘外傭無免稅中產人士未能受惠《灼見政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3-12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後並未能滿足到民生需要,甚至大幅減糖。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認為疫情下中產人士聘請外傭方面遇上重重困難,政府應增加外傭免稅額幫助中產階級,在宏觀經濟發展方面也顯得不足。
東華學院陳慧慈校長:護理課程須配合社會需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3-12
東華學院新任校長陳慧慈接受本社專訪,闡述學院開辦的護理課程如何配合社會需求,培訓具專業資格的護理人員,以及學院爭取升格成為私立大學的策略和發展方向。
修改差餉制度需要認真討論
作者:徐家健2021-03-09
以增加差餉收入取代高地價政策,是有助穩定政府收入的公共財政手段。但引入累進差餉制度及為自住物業提供恆常寬減對香港的物業市場有什麼影響?社會需要認真討論。
簡單比較疫苗 不實際也不科學
作者:黃錦輝2021-03-08
政府過去推行的抗疫政策,包括保持社交距離、封區檢測、安心出行等措施均是治標而不治本。
派消費券對社會沒有好處嗎?
作者:施永青2021-03-03
消費券與現金不同的地方,就是要在指定的時間內消費。這對市民當然會造成不便,但為了發揮消費券的乘數效應,政府只能設限。
加股票印花稅是蠢蛋條款
作者:湯文亮2021-03-01
作者認為加股票印花稅是一條蠢蛋條款,財爺預咗不能夠通過立法會,否則就不用等到8月1日才實施。因為要畀足夠時間立法會議員做調查,搵藉口來推翻加股票印花稅的提議,最後始終加唔成。
預算案資助及時 創科園上馬要快
作者:黃錦輝2021-03-01
過去兩年多,香港先後經過社會事件及新冠疫情等嚴重打擊,盡快令本土經濟復甦是政府當務之急。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有大刀闊斧的紓民解困建議,顧及了普羅百姓。值得政府關注的是,如何處理人手不足問題。
黃錦輝教授:預算案百億推動創科成及時雨 河套區發展太慢將被深圳拋離《灼見財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2-26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推動創科投入100億,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初創公司缺銀根政府須加大投放成及時雨,但河套區發展要到2024年才開始太遲。一起聽聽黃教授的分析。
谷經濟紓民困 財爺:派5000元電子消費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2-24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4日(周三)早上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出支持企業、支援就業及紓解民困措施。
陳茂波料今年經濟「追趕式增長」 唯上半年挑戰仍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2-24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經濟2021年將恢復正增長,但復甦進程將視乎疫情發展。預測今年經濟實質增長介乎3.5%至5.5%,而整體通脹率與基本通脹率分別為1.6%和1%。
財政預算宜順民情 派錢加稅並行不悖
作者:王永平2021-02-22
財政司長認為今年財政預算案「加糖」有難度,但筆者認為與其不派錢,不如為減輕來年派錢的負擔及增加政府的經常性收入,今年財政預算案可以增加兩項稅率。
有香港特色的公共財政
作者:曾國平2021-02-17
我們要問的,是政府坐擁巨富,到底回報有幾高,公帑是否花得其所?尤其現在經濟低迷,多個行業在疫情下近乎停頓,失業率屢破紀錄,此時將錢交到市民手上,回報總會比儲備放在什麼基金要高吧?
陳茂波:最新失業率勢破16年高位 農曆新年後出現結業裁員潮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18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在第四波疫情衝擊下,即將公布的最新失業率,將升破近16年的高位。
財爺派錢的分歧
作者:梁天卓2021-01-17
在反送中之後以及在疫情之下,本地經濟已大不如前,上年本地的經濟增長再次錄得負數,失業率亦創下接近20年的新高,除了為庫房洩洪之外,現在全民派錢更能夠拯救不少市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有關初選大抓捕的3點觀察
作者:王永平2021-01-11
這場屬於「重大行動」的大抓捕應該是由港區國家安全委員會拍板決定,而中央指派的國家安全事務顧問、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理所當然參與其事。
抗疫要硬淨!邵家輝促政府推消費券及代繳租金 助商界走出寒冬
作者:編輯精選2020-12-24
回望2020年,自去年的暴力社會事件起,商界面對長達逾一年的慘況,商界面臨生意崩堤式向下,自由黨副主席邵家輝(批發及零售界)曾多次與業界會面,收集意見,並聯同黨友數度向港府提出建議。
陳茂波:預計明年財政預算案出現赤字 需尋求新增長點創造收入
作者:編輯精選2020-12-10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本年度政府經常開支會增至接近5000億元,當中還未反映今年初行政長官公布的10項民生新措施。估計明年的財政預算案,仍會是一份赤字預算。
財多好辦事 再派一萬元
作者:陳景祥2020-08-27
失業嚴重、百業蕭條,市民的生活壓力愈來愈大,政府應該進行第二輪全民派錢計劃。向每名市民派1萬元,是最直接令他們受惠的計劃。
反對派必須重新定位
作者:施永青2020-08-07
反對派所做的,有一個共通的功能,就是證明一國兩制沒法行得通。可是,即使行不通,中共亦不會退位讓反對派上台走親西方的道路。
否決財政預算案的競選政綱
作者:孫明揚2020-07-24
從最新參選9月立法會議席的某些候選人的政綱看來,他們果真將否決財政預算案作為首要任務。認同這個看法的論者,認為每個議員都應該堅持個人自主權,決定接受或不接受政府的施政方案,包括財政預算案。
政府向全港市民派發1萬元 6月21日開始接受登記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6-08
政府向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派發1萬元,最快將於6月21日接受登記。當局將於7月8日起,開始將款項傳入登記人的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