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香港樓市好似正在被抽乾的魚塘,唔使幾耐,當魚塘乾塘的時候,魚塘中的魚就會被捕捉,業主就是魚塘中的魚。
於是我同老友講,旅行幾時都可以去,就算今次臨急臨忙取消,最多只是損失一些手續費,隨時可以再去旅行,但如果唔買下租用的舖位,可能一世都買唔到,正是「夫死夫還在,禾蟲過造恨唔返」。
要社會進步,需大眾携手。香港十多二十年來市區重建步伐仍未達到預期,進一步降低強拍門檻是必須,而法治的香港,已透過土地審裁處及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保障小業主的私有產權,相比起市建區的一刀切,更加有保障。
這個世界是你check我,我check你,如果唔check,即是放棄自己權利,出了事就唔好怪人。
增加土地供應有助樓價下跌,但香港乃至國際上為何大批沒有任何物業的市民,均反對政府增加土地供應?
曾有一位朋友第一次到訪新界古村後,有感而發的說「這裏不像香港,也不像廣東農村,它是獨樹一幟的新界人文風景。」
無論買樓的人,或者賣樓的業主都可以再了解樓市,三思而後行,樓市才會循健康途徑發展。
對於劏房戶來說,這是一條加租上限條文,而劏房戶根本沒有能力反對,如果不接受,隨時會被業主趕走。
要真正有效解決香港的劏房問題,真正幫到基層市民改善生活和居住環境,立法規管始終是治標不治本,大幅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才是良策、上策。
我基本上認同,政府除了要維護市場的自由度之外,亦有責任照顧民生及避免金融泡沫。
我認為測量師預測樓市下跌反而是一個利好消息,代表有不少本地及海外資金打算買入香港房地產。
與其說放鬆樓按,不如話合理化樓按。漸進提升二手樓流動性,避免資金過分扭曲地分布在不同資產價格二手樓市場。
業主將單位建築面積發水,令到租客以為租到平樓,其實條數都是一樣,表面上是「銅銀買病豬──兩家偷歡喜」,其實是業主搵自己老襯。
交稅多即是收入多,社會地位又高,移民之後不但收入減少,而且地位會大幅下降,分分鐘由總經理變總務,那些人點捨得移民?
有人問我現在可不可以買樓,我會話沒有競爭對手,不買待何時。
只要有大量銀主盤出現,樓市距離爆煲之期不遠矣,不相信都要信,事實勝於雄辯。
除了新的市場需求,一些新的物管課程和相關的專業資格也使這一行更爲專業可靠,而且開始有一套統一的標準供行内參考。
現在樓價太貴,民怨沸騰,政府不能不做點事。所以不管有用沒用,這空置稅是收定了。
新一年已至,政府是時候重新思考,如何解決房屋供應問題,展望特區公營房屋政策的承擔,在租與置之間尋求善策了。
政府必須承認無奸不商,這個世界上沒有太多個微軟的蓋茨和股神巴菲特可以捐出大部份身家作為善事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