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立國70周年的國慶將至,教協是不是有責任鼓勵同學鼓勵老師尊重這個日子?同學或老師對中國的一些不滿,是不是應暫時擱下,不要做一些不尊重國家的行為?
勸告香港的年輕人,你們的出路不是現時能否 「直選」,在於新香港要學習、參照深圳未來30年的大規劃大發展。
談及香港近期發生的示威,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指出,當年鄧小平談港人治港,是基於愛國愛港。中國長期在香港忽視愛國教育,連國民教育也無法推行。
趙永佳教授認為,「現在高度撕裂的社會氛圍底下,只能開導,不能硬銷。我們現在只能以全面、平衡、開放的國民和公民教育來幫助和引導青年人建立一套經過深思熟慮的價值觀」。
趙永佳認為,如果青年運動的訴求,其實主要並不是物質性的期望,而是社會公義、政制民主的話,那麼政府這些物質回應只能是「斷錯症、開錯藥」,亦因此社運青年現在都自認是廢青,正是要表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
1991年,鼓勵學校參與「學校管理新措施」計劃,探索學校的專業發展與建構學校特色。筆者就是在這個獨特的歷史背景,在學校開展超逾20年的考察與專題研習结合的校本課程。
從教育現場看,任何學科的學習都可悶到上心口,但同樣可以學習得眉飛色舞,說到底,教師要把第一關,但學校教育各個持份者都應有付出,百年樹人這句話值得不斷思考。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意味香港不再單是發揮自己的優勢,而是要配合中央制定的全國發展規劃。
一個喬布斯創造了幾萬億的巿值;兩個丹麥和瑞典人建立了Skype電話系統;瑞士人建立了IB文憑課程,他們都在影響世界,我們卻仍在國教紛爭中喘息,擔教育大旗的人自己活得像老鼠,你不擔心嗎?
中央對香港最大的心結是港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沒有國家觀念。香港回歸,人心未歸,是香港特區政府必須認真處理的問題。
葉建源議員認為我們身處於變化急速的時代,很多人感到焦慮,教育界也不例外。所以他提出一些建議改變現狀。
陳惜姿認為2012年國民教育未能獨立成科後,它並不會消失,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融入在中文、音樂、常識等科目。
有的主管港澳事務的官員,對香港出現的一些情況看不過眼,曾經發出警告說,不搞一國兩制,香港失去一切,國家沒有什麼。這些話說多了,難免令人擔心中央會對處理香港問題失去耐心。
「我認同政治人物有意無意之間製造分化,因為這符合他們的利益。」
「一國兩制的優勢將會保持,未來的30年是不用悲觀的。」
今年恰是港人排拒紅色「國教」5周年,關注教育的民間團體仍會留意「愛國主義教育」的動向。
在猛烈的攻擊之下,林鄭敢任命,蔡若蓮敢接受,勇氣可嘉。
自1978年以來,中國的實質GDP增長了34.5倍,帶動了全球增長,香港的經濟也早已主要由內地帶動。
反對勢力之要狠打蔡若蓮,並非與她有什麼個人恩怨,而是要打國民教育,打特區的政策制訂權。
安靜,在這社會中也許還很奢侈。其實中國文化中,提倡靜,並不罕見。
國民身份沒有爭議性,亦不應該有爭議,就如德育和公民意識一樣,是天經地義的事。
香港人談起教育,不少人均會搖頭嘆息。何漢權卻偏說要提振持份者士氣,重燃大眾對教育界的希望。
回歸20年,教育現場,前10年風風火火的倡議改革,後10年抗爭衝突多,往後10年如何走?
展望未來五年,楊局要做的是配合新特首教育施政,落實那50億增加撥款,把資源運用得更好。
日本,這個國家是非常「照顧」自己的國民。
「甚麼是教育、教育是甚麼」似乎仍然是人言人殊。
幾位校長與台下觀眾對話,談到有關15年免費教育、通識科及中國歷史科作為必修科等的議題。
教育新聞政治化、高中學制及教職不足問題,是教育界見前面對的三大問題,兩名講者對此表達了他們的看法。
本文着意觀察香港回歸過渡期及特區成立以來的歷史教研經驗,回顧過去及展望未來,特別聚焦在檢討特區新時期的中國歷史教育轉型策略及基本部署,並建議政府教育當局應該調整政策缺失及改革課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