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在片段伊始便問:「你覺得香港有沒有希望?」當我看到他和團結香港基金走在一起,我就覺得沒有希望了。
民間特首劉德華被民間網友狠批「多年形象,一鋪清袋」。林超英認為2000公頃人工島是一場可能「一鋪清袋」的賭博。把政府全部儲備去建人工島就必定「一鋪清袋」嗎?
透過醫學界、學術界和社會有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以及政府全方位的配合和支持,香港的醫療科學在未來將走得更高更遠,進一步提升臨床服務及醫療相關研究的水平,為社會和市民作更大貢獻。
林鄭月娥表示,有了中央的支持、有優秀的本地科研人才,在「一國兩制」的優勢下,包括特區政府的積極作為,難怪有人說香港在創新科技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叫「風生水起」的年代。
單偉彪指出,填海最起碼可以預測,其他方式例如談判收回棕地,時間要多久難以預測,「梁特首那時開始,到現在都未談完。如果當時開始填海,今日已經見到土地」,他慨歎。
論壇嘉賓建議可利用棕地、綠帶地、農地、空置學校、清理後的堆填區、部分保育價值較低之郊野公園地、市區重建以及提高地則比率,於短期內解決土地短缺。長遠則以填海造島,以助香港發展。
今年的創科博覽,主題為「驅動創新,繼往開來」,將於9月23日至10月2日,在香港會展舉行。
強化版東大嶼都會計劃規模之大,足以使島上住宅共可容納近110萬人。如此規模的填海計劃一被社會接納,住宅樓宇的預期供應自會大增,這對樓價便有重大下調壓力。
團結香港基金主席董建華表示:「今日香港社會眾多問題總跟土地嚴重短缺有關,我們必須有信心,有勇氣,亦有責任為香港做長遠整體規劃,好讓年青人及下一代享有更多條件、更大空間,生活得更快樂,工作得更安穩。」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強調國家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支持本地科技界為建設科技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面對美國單邊主義所引發的國際貿易爭議、漸近的加息步伐又牽動全球市場神經、環球金融市場與經濟走勢將何去何從?
貴州有幸,人民有福,國家有譽,讓外人又一次竊竊私語,五味紛陳,卻是國人振奮的「天鍋」,終在南仁東先生有生之年拔地而立。中國的天文學綜合發展,再跨越新一頁。
易綱認為,香港經濟與內地金融融合的發展態勢很好;內地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香港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內地跟香港在經濟金融方面的融合,應該是互相增強競爭力。
香港有五間大學位列全球百大,一直重視學術影響力,如何推進知識轉移呢?
正當全球對創科發展已吹着烈風, 香港創科之風雖在加強,但仍有嫌輕輕吹。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兩地經濟研究報告。報告題為《迎接時代變遷、與內地經濟並進》,為香港經濟發展前路把脈。
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創立的團結香港基金昨晚舉辦青年論壇,邀得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基金顧問馬雲出席演講,並與本港青年交流創業心得。他認為,要成功,「只有改變自己才可以」,更直言,「香港過去是靠地產業發展,未來20年還是地產,麻煩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