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法》與港人息息相關,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為大家講解當中有趣的故事,加強大眾對《基本法》的認知。今集講到人大釋法機制是如何運作的。

《基本法》與港人息息相關,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為大家講解當中有趣的故事,加強大眾對《基本法》的認知。今集講到立法會議員在什麼情況下會喪失議席。

《基本法》與港人息息相關,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為大家講解當中有趣的故事,加強大眾對《基本法》的認知。今集講到公職人員的宣誓要求,以及人大釋法對其的影響。

從國民教育中的國安教育角度看,有規可循,有法可依,產生一國兩制的連體良性效應,這是十分重要的人大釋法,全港學校也當重視。

人大常委會的釋法尊重香港的法治,但只是以簡單的方式,釐清了處理中央政府要求的適當程序。

人大常委就黎智英案件聘請海外律師釋法,激活了特區國安的執行機制,為以後有關國安事宜的政府執政、法治和行政關係建立框架。

終審庭拒絕律政司提出的終極上訴申請,容許黎智英聘海外大狀,事件上升至釋法層面。特首李家超表示,律政司將向法庭提出押後審訊,港府將建議中央政府提請人大就《國安法》條文作出解釋。

過去多次人大釋法均引起爭議,到底《基本法》是如何規定香港獨立的司法權及終審權?釋法會否破壞法治精神?一起聽聽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的分析。

雖然《基本法》沒有明文列出,但由於中央對港享有「全面管治權」,而根據中國《憲法》,特別行政區裏的制度由全國人大決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都享有對於重大事項的決定權,因此,她們有必要時可作出涉港決定。

香港的土地、房屋問題製造社會深層次矛盾和擴大貧富懸殊,中央領導對此表示關注由來而久。除了澄清錯誤引述外,政府更應該用事實證明,本身是有能力去解決中央關注的房屋問題,毋須中央幫忙。

押後選舉產生的立法機關空缺問題,特區政府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處理。如何處理,辦法不外兩個:一是在第六和第七屆立法會之間增設一屆,二是把第六屆立法會的任期延長一年。

今年(2019年)的四中全會索性直截了當不迂回地說要對香港「實行管治」,不再提什麼「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了。這個歷程表明,中共其實是一直處心積慮思考如何直接統治香港的。

我們要擔心的不是香港在2047之後怎麼樣,而是從現在到2047怎麼樣:眼前這場政治風暴何時完結?風暴過後,「一國兩制」能否排除障礙,順利發展,贏回香港市民和國際社會的信心?

有的主管港澳事務的官員,對香港出現的一些情況看不過眼,曾經發出警告說,不搞一國兩制,香港失去一切,國家沒有什麼。這些話說多了,難免令人擔心中央會對處理香港問題失去耐心。

去年宣誓時,有一大批人毫不莊重,亦不真誠接受宣誓的內容,已是港人有目共睹之事。

凡事總有正反兩面。DQ案對泛民是個沉重打擊,但也可視為是當頭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