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的不匹配,令那些不希望成為教師的人,最終不情願地在教育界工作,並毫無意義地度過他們的一生;精英卻因為教育界的工時及既有文化等原因而卻步。教育界的新篇章要如何才能展開?
港人對「一帶一路」都是紙上談兵的多,付諸行動的少;可能要等到原先的路愈走愈難時,香港人才願意去「一帶一路」碰運氣。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二至周三(8月16日至17日)南下深圳考察,分別聽取地方政府經濟情況匯報、創業人士意見、考察鹽田港等多個地點,以及瞻仰鄧小平銅像。
香港城市大學優才及教育發展處處長陳志豪教授表示,「HK TECH老虎班」希望配合「HK Tech 300」的計劃,培育有潛質的同學,成為讓他們具備成功企業家條件的搖籃。
商界在社會和教育創新中的參與日漸增加,鄺小姐和羅先生均認為,現時商界已做好準備,和學校同行,共同推展教育創新。
2022年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教授表示,希望可以透過這次比賽推動香港創新科技長足發展,同時也鼓勵企業開發一些促進社會共融的項目,以展示前海心繫香港。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前海管理局周一(6月27日)宣布將於7月1日後,推出9項惠港政策,方便港人在前海創業就業,支持優勢產業發展,以優質服務、優惠政策全方位服務業港人港企。
是次調查結果顯示,現時香港的大學生面臨着就業、創業及實習支援不足的問題,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依次排序為就業、創業、家人和實習問題,至於2019年甚囂塵上的民主自由問題,在今次調查僅排第5位。
人貴乎獨立,只要好學謙卑,自知不足,有勇氣接受挑戰又自得其樂的話,不單不怕退休生活寂寞失落,反而有許多新領域可追尋。
目前在內地生活的港人,雖然政府承諾給予「超國民待遇」,確實也有很多優惠措施,但實際上還是遇到不少難題,大概可以分為三方面:一是特區政府造成的;二是跨境銜接問題;三是內地政府造成的。
作者: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2022-03-28
領導者須放手讓跟隨者去發揮,這樣年輕人才會有成功感。至於哪時需要強政勵治或無為而治,是因時制宜、因人而異的。
你和世上所有人一樣,額外多了30年的壽命。你不應把它們放到人生最後的階段才使用,在一生不同階段中,不妨多些提早使用,這裏一年,那裏一月,都比全部等到老年才去享用明智。
漢代大儒董仲舒認為,木主仁、火主禮、土主信、金主義、水主智,十天干裏的戊己都是土,其中戊是陽土、大土,己是陰土、小土,「信」字是戊己兩土,代表中國大陸和香港特區。
香港理工大學的校訓是:開物成務,勵學利民, 創校以來創科碩果累累,相信在香港的新時代會有更好的發揮。
在香港這個「後物質社會」,年輕人重視自我實現和自我表達,亦希望有更多自由的時間及空間,所以部分年輕人成為自由工作者或自僱人士,學歷較高又有一定的財務資本及社會資本的,甚至希望成為創業家。
當零工經濟在擴散的時候,要關心憂慮的,並不是上層的那批「斜槓」,而是下層的「炒散」。對很多人來說,外賣員的遭遇,肯定沒多久之後亦會發生在很多打工仔身上。
石依琳(Lam)認為「人生,不是想過而是走過的路,不關乎是否崎嶇。」
中大為學生提供的教育,並不限於專業知識及實用技能,希望同學在畢業的時候,已經為應對現實世界中的挑戰作好準備,具備所需的軟實力,成為負責任的本地及世界公民,過充實而豐盛的生活。
人生有夢,夢築現實。
香港城市大學過去幾年在郭位校長的銳意革新下進行了多項改革,今年更投入5億元推動大型創新創業計劃「HK Tech 300」,郭校長接受灼見名家專訪暢談城大的創科計劃與未來發展。
香港城市大學校友及學生成立初創企業「里索科技」,研發名為「無聲救星」的創新智能手環,為聽障人士提供傳統助聽器以外的選擇。
丈夫失業了,這是不少太太的噩夢。做為太太可以怎樣面對?
中美貿戰、科技戰愈演愈烈,短期之內不會有明顯好轉,美國對中國的經濟打擊拳拳到肉,科技圍堵步步緊迫。
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未來五年「十四五」規劃中的重點發展目標,年輕人在大灣區內創科創業必然大有作為。
想移民美國的人,可不要幻想,在未獲得國民身份之前,就可以享有理想中的普世人權。
深圳市政府對大灣區發展的積極性,銳意成為國際創新創意之都。
筆者進入教育界超過20年,在澳洲準備了兩年,努力奮鬥了三年,發展出四個不同的幼兒教育走向。
很多人在創業時怕被佔便宜,但在陳升眼中,吃虧也是一種投資。
家族企業向來予人保守的印象,但時至今日若仍抱持舊有的一套「成功哲學」,恐怕難以追上時代洪流。
財政赤字應該在距離今天3至5年左右後出現。但今年局勢急轉直下,不但過去幾年的一些努力一掃而清,赤字還提早出現,而此等赤字還有可能是結構性的,不易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