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跟澤連斯基鬧翻,萬斯是罪魁禍首? 為何美烏礦產協議只是紙上談兵,永遠無法落實?一起聽聽資深傳媒人趙靈敏的分析。

如果說支持人權和民主是美國二戰後外交政策的基石,那麼美國新政府試圖利用商業交易來推動其外交路線,就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巨大轉變。

美副總統大鬧歐洲壓制言論自由,危害西方陣營。借用辯證法:西歐若動亂陷入危機,問題不在外因而在內因,再不懸崖勒馬,將自取滅亡。

既然中國期望特朗普願意做交易,那麼北京和香港還是不要把話說得太死或太盡,需保持一定的靈活性與開放性,否則只會是緣木求魚。

隨着美國大選日益逼近,許多州份的提早和郵寄投票已經開始,預計將有超過一半的選民透過這種方式參與投票。民主黨副總統賀錦麗的支持率在夏季曾經攀升,但隨着選戰的深入,她的民望逐漸下滑,與特朗普的差距縮小。

平情而論,沃爾茲與萬斯都成功爭取闡釋本身政策的機會,但萬斯表現可能稍為佔優,他一反平時張揚的性格,坦承共和黨需要重新贏得美國人在墮胎問題上的信任,最低限度他沒有如預期讓中間選民厭棄。

儘管萬斯帶有一些經濟民粹主義色彩,但在每天受到嚴格監管措施威脅下的矽谷新派的眼中,卻顯得愈來愈具吸引力。

民主黨陣前易帥,由賀錦麗對戰共和黨的特朗普,爭取下任美國總統席位。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雷鼎鳴為我們分析,特朗普、萬斯的組合將會出台哪些政策?對華政策又會怎樣改變?

中環資產投資基金創辦人譚新強認為,槍擊案成為特朗普最有效的宣傳廣告,選擇萬斯為副手更是神來之筆。至於民主黨是否輸定,又有什麼對策?聽聽譚新強的分析。

特朗普在競選活動中被刺不死,大大有利於選情。除非出現特大意外事故,否則特朗普會成為下屆美國總統,已是路人皆可預測之事。他選了萬斯當競選拍檔,或得到高人指點。從共和黨利益的角度而言,萬斯確是不錯選擇。

作者認為,這一突發事件並不會對選情產生重大改變。支持特朗普的選民依然會投票給他,而反對他的選民也不會改變立場。決定選舉結果的關鍵在於少數中間派選民,他們可能會對特朗普的言行方式有所顧慮。

美國總統拜登宣布不爭取連任,支持副總統賀錦麗接替他。前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認為,特朗普雖然勝算大增,唯反對勢力不會善罷甘休,而他選擇萬斯為副手,正正因為這方面的考量。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萬斯,雖然外形內格都是特朗普的翻版,但其至少是知書識禮,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完全合乎華府管治精英的口味。縱然他政治資歷尚淺,但這既是他的短板也是他可被朔造的優勢!

特朗普主義,即極右政策,在貿易上一樣實行單邊主義,又四處挑起戰火,配合美國軍工產業利益,遂有美國選民哀嘆,他們沒有選擇,只有在屠夫拜登和法西斯特朗普之間,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