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大灣區

胡章宏:把握大灣區機遇,實現商業效益與社會效益雙兼顧
作者:編輯精選2021-06-07
大灣區基金圍繞科技創新和消費民生等領域,投資了多個擁有創新科技、模式、產品和服務的優質項目,並積極推動被投企業在大灣區拓展業務布局,推動打造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和美好生活圈。
梁振英:香港能講好中國故事 政治爭拗是一葉障目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31
上世紀70年代中國開始與西方國家打交道,香港發揮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後,香港也是中國沿海重要經濟城市和投資的來源地。外國人對香港有許多片面化的認知;香港有獨一無二的能力,向全球分享中國故事。
霍啟剛:電子體育要健康發展 政府須有策略投放資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28
「中國內地是電競最大的市場,香港應與大灣區合作,舉辦電競聯賽、設立培訓機制,策略地思考電競的發展。」霍啟剛說:「內地已認可電競從業員是一個行業,我們應思考如何把市場做大,而不僅是跟政府爭取資源。」
大灣區新藍圖、新機遇
作者:文灼非2021-05-27
第三屆財經峰會幾經波折,一延再延,終於在2021年5月7日順利舉行。今年以「大灣區新商機」為主題,邀請了十位涵蓋政、學、商界的領袖翹楚擔任演講嘉賓,從政策規劃、金融科技、人才流動等多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黃平教授:發揮香港優勢 配合國家發展 尋找新增長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26
儘管2020年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同比下調了6.1%,2021年首季卻強勁反彈7.8%,反映香港優勢仍在。香港可從內地提出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中,找到新起點。
粵港深化經濟法律合作,澳門又能夠做什麼?
作者:盧兆興2021-05-17
香港有望繼續發揮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性,從而提升大灣區在國家發展和開放政策中的作用。澳門在區域合作的政治經濟中也是一樣。因此,澳門與大灣區之間更緊密的合作,未來將優先考慮如何最大地發揮澳門的潛力。
公務員北上掛職有助融入大灣區
作者:郭一鳴2021-05-14
筆者認為,到內地掛職,是改變香港公務員文化中根深柢固的殖民地政府官員心態最好的辦法。
管喬中:解決香港深層次問題  由控制建築成本開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14
管喬中認為,首先要改革香港的「短板」。「中產階級正在萎縮;中產階級的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大大下降,財富過分集中在大財團手上,一輩子買不起房子是多數人的痛苦。」
到過山區工作 為履歷加分
作者:湯文亮2021-05-13
到山區工作兩年比讀一個碩士還要好?
鄭慕智:世上無童話式成功 終身學習應對變遷
作者:編輯精選2021-05-12
香港恒生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保險業監管局主席鄭慕智博士,5月5日出席恒大傳播學院《恒傳感言》訪談節目時指出,香港很多好的計劃都議而不決,導致社會發展停滯不前。
陳茂波:將推出「跨境理財通」 加快大灣區融合
作者:編輯精選2021-05-10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本社第三屆財經峰會,指出「十四五規劃」強化香港對內地的傳統功能,加入新的內容,與大灣區合作互補。他強調,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深圳、澳門等政府會緊密合作,發揮一國兩制優勢。
薛永恒:數碼經濟是香港再出發的契機
作者:編輯精選2021-05-10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認為,電子商貿、數碼經濟是契機,可以令我們做到無遠弗屆。同時,我們要把傳統產業科技化,亦要把大學本身的科研項目成功產業化,香港才能在創科有一個發展機遇。
黃錦輝教授:大學基礎研究雄厚 發展香港成創科中心 河套可發揮大灣區科技轉移功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08
香港大學科研基礎好,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香港可發展成創科中心,因為香港科研底氣足實力雄厚人才濟濟,大灣區應建立大灣區研究基金推動研究 。一起聽聽黃教授的分析。
創科局局長薛永恒:香港再出發 創科新機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07
創科局局長薛永恒在演講時表示,大灣區的發展是以港澳深穗為中心的區域發展,國家改革開放逾40年,重點是不斷創新,今天要往前邁進,仍然是要創新,最大優勢是有「一國兩制」推動制度創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揮一國兩制優勢 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07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重要的國家發展策略,有關規劃綱要公布兩年後,世界經歷了大變局,經濟重心已自西向東移。
灼見名家第三屆財經峰會舉行 專家聚焦大灣區新商機各抒己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07
「灼見名家第三屆財經峰會──2021大灣區新商機」5月7日(周五)假金鐘萬豪酒店舉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應邀出席,因疫情三度延期終於順利舉行並於中午圓滿閉幕。
一國兩制應提倡區域可持續發展規劃
作者:王緝憲2021-05-03
大灣區城市的合作與發展,不僅僅是鼓勵包容,更是鼓勵發展本地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區域內不同城市的發展特徵,差異愈大愈好,這樣才能衍生出創新和共贏機會。
香港前路
作者:陳文鴻2021-04-29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是一個助力,但是單在大灣區內尋求合作與照顧,幫助不了香港,反而走錯了發展方向,妨礙香港國際化的轉型。
香港前路
作者:陳文鴻2021-04-29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是一個助力,但是單在大灣區內尋求合作與照顧,幫助不了香港,反而走錯了發展方向,妨礙香港國際化的轉型。
香港創新論壇探討投資科技初創企業的趨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28
香港創新論壇早前舉辦網絡研討會,探討投資科技初創企業的趨勢。出席講者指出,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醫療保健、工業4.0、消費服務及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在大灣區具有優厚發展潛力,可以吸引投資及人才。
林鄭月娥籲港青到海南實習 享受椰林樹影海南雞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21
特首在海南出席博鰲論壇時表示,「香港是海南的重要外資來源地,我們不難找到在香港和海南都有業務的企業為青年提供就業機會。我希望很快見到香港青年到海南實習、就業、創業,享受椰林樹影和港人喜愛的海南雞飯!」
天下去得的中國市場
作者:張建雄2021-04-19
香港近日好談粵港澳大灣區,那只是粵語世界, 但從香港看世界的日子已過去了。
建超級殯葬城真的冇彎轉?
作者:郭一鳴2021-04-16
特區政府應認真總結這次「沙嶺事件」的教訓,未來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發展規劃方面,肯定更加需要大灣區思維。
段崇智校長:中大在大灣區發展 有互利共贏機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14
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最早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學術、科研合作的香港高等院校之一,校長段崇智認為,在此刻仍有許多人等候進入大灣區的時候,中大在大灣區無疑已有了自身的位置。
黃錦輝教授:香港加快推動數碼人民幣作為RCEP交易貨幣 善用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服務大灣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13
香港在大灣區應扮演什麼角色?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要善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服務大灣區,並推動數碼人民幣作為RCEP交易貨幣,未來五年RCEP成員國關稅減90%有利香港。
段崇智校長:香港中大最早闖進大灣區建發展平台 有志者想創業創新須走出舒適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08
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表示,中大是最早踏足大灣區的,早在2006年中文與中國科學研究院和深圳巿成立了中國科學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未來會有一連串的拓展計劃,年輕人有志想創業創新須走出舒適圈,一起聽聽。
教大中國語言學系十周年──承傳與創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3-24
香港教育大學(教大)中國語言學系慶祝成立十周年,系主任施仲謀教授表示,學系過去十年致力推動中文教育的國際化及現代化,基本實現了成為亞太地區中文教育研究樞紐的願景,期望未來在教學及研究更攀高峰。
大灣區和香港教育互動趨勢
作者:曹啟樂2021-03-23
大灣區對大學來說,這是可以擴大版圖的難得機會,也可以藉此提高自身的教學和研究的實力,把影響力輻射到其他地方。而對學生來說,是有更多的選擇,特別是內地每年高考生達1000萬人,需要更多的大學本科學位。
從混亂到有序:是彌補「兩個香港」之間鴻溝的時候
作者:謝祖墀2021-03-23
中國大陸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展速度驚人,顯示出其政府和企業(無論是大企業或小企業、國營或私營企業)間複雜和有技巧的協同發展機制。
與其執拗忠誠廢物誰屬 不如協助理順施政
作者:編輯精選2021-03-19
如今香港政治局勢大致平定,為何建制派議員的表現仍然乏善可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