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債務問題固然有促進中美重新接觸、不再謀求脫鈎的作用,但更深一層意義是美國對華政策再不能停留在憑空想像或中國威脅論的層面,今後必須在現實層面上與中國做交易。
美國參議院投票表決,通過法案將債務上限延長。美國債務上限是什麼?美債違約暴露兩黨政治出了什麼問題?中國如何協助美國處理危機?一起聽聽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的分析。
全球多國掀起「去美元化」趨勢。到底美元可以維持主導地位多久?這個現象因什麼引起的?一起聽聽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的分析。
法定發債總額(債務上限)於1月份見頂,目前流動資金僅可維持數月。美國財長耶倫警告國會,未能發債融資,早於6月份便會出現可怕後果。這個議題,可帶出數個重要關注的角度,更看到美國的現狀和前景。
美國銀行爆雷倒閉,全球再面對環球金融風暴,既害人也不利己,美國政府難辭其咎。
美國財長耶倫近日發言,強調美國並不尋求與中國脫鈎,與美國實際行為背道而馳。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分析耶倫表態的背後原因,以及中美關係現況。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美國M2已連跌4個月,似有加速向下之勢,情況甚為罕見。有分析更稱,觀乎過往多年統計,凡M2出現大跌,若非經濟衰退,就是銀行出現了危機。
摩根大通一生喜歡藝術收藏。於他而言,金融可能是有如一能完全掌握和駕馭的工藝,而他就有如一個大師級的工匠。
全球最大金融機構之一摩根大通只是跟摩根有關的眾多公司之一。基本上,J. P.摩根可以說是跨越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美國工業整合浪潮的主要推動者。他對金融制度提出了什麼一針見血的見解?
全球ESG勢頭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石油公司、軍工企業和藥廠每天在捱打。美國以保守派為主的31個州政府立法機構,已經開始着手引入反ESG的法例。
美國經濟容或尚有彈力,但政治制度已日薄西山。美國議員無退休年齡,只要有金主捐款,就可擊敗對手,美國人再不滿也無能為力,直至毀滅吧!
美國不斷加息,以圖遏止通脹。基金教父雷賢達表示,低通脹及平錢年代已不復返。大國加快發展太空科技將成為下一個商機。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美國最新公布的1月份就業數據,跟這末日氣氛完全是兩回事。傳媒到底有否報憂不報喜,每有企業裁員就大做文章,企業踴躍請人則篇幅小一截?
美國經疫情派糖後,已充滿不願工作,只收失業救濟金的人。科技業這個3年來大手大腳的行業已收手了,最接地氣的銀行已看到中小企必然破產累累,壞帳必爭,發出警告,但冇人聽。到時又説是黑天鵝,嗚呼!
物價指數的主要用途之一,是作為各項福利政策的調整標準,以確保金額可以換取一定的生活素質。
聯儲局擔心的,是通脹成為關鍵字的時間太長,預期揮之不去,人人聚精會神加價加薪,貨幣政策的短痛就會變成長痛,要慢慢地用成本不菲的行動去改變大眾想法。
我認為美國加息是有上限的,就是不能加近經濟增長率,以免對經濟增長產生過多的負面影響。
根據聯儲局指引,為彌補近期通脹太高的「錯誤」,應收緊令通脹偏低去「改過」。但主席鮑威爾早前矢口否認,堅持當局不會補救,令人感覺十分奇怪。
現今市場投資產品多不勝數,要直接對沖通脹大可選擇相關的各式各樣ETFs(交易所買賣基金),就連歷史悠久的黃金也逐漸保不住其抗通脹的江湖地位, 遑論新興的、只靠小圈子自吹自擂的Bitcoin?
美國的行政體制,設有很多所謂Check and Balance的機制,既得利益者要阻止基建進行,可以找到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加以阻撓。結果,中國能在1、2年裏完成的工程,美國花10年都沒法完成。
其實,中國的經濟規模已遠超過美國。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GDP早於2014年已超越了美國。再加上這幾年的增長差距,中國的綜合國力已有機會比美國高出1/4。
資金流向對去年「熊霸」全球的港股本來極有利,唯在聯繫匯率下預期到了真正收水時刻,港股亦難敵可能出現隨外圍的一下終極震盪,加上內房債務危機未解決,出現Deep V走勢機會不輕。
加息和縮表的距離較以往接近,到底會產生什麼「化學作用」?這是沒有試過的政策實驗,其中的不確定性自會衝擊市場。
美國撤銷對中國開徵的第二期25%關稅,估計中國亦會投桃報李,立刻撤銷對美國的第二期關稅,就算中國不撤銷,在沒有特別關稅之下,美國所有入口貨價格全面下跌,可立刻紓緩通脹壓力。
在香港的「清零」政策下,安排外傭來港涉及不少繁複手續,以及其他隔離檢疫費用不斷上升,這會否成為本地在後疫情時代經濟復甦的一塊絆腳石?
急於拯救因為新冠疫情大亂陣腳的美國經濟,聯儲局誤讀眼前通膨風險,持續實施貨幣寬鬆,恐怕將錯失避險的黃金時機,而走向深淵。
美國無論怎樣制裁日本,日本不敢反抗,但中國不是日本。再者,中國人口是美國四倍以上,所以中國不需要人均GDP超越美國,也可以在經濟上稱霸。
美國財長耶倫預期通脹會飊升。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指,聯儲局如估計錯誤對市場影響大,美國通脹機會比上次QE大得多,美國處境不利不會與中國打金融戰 ,相信香港特殊功能不會受到影響。一起聽聽施永青的分析。
中國絕不能四處樹敵,我們也需要思考為何中國在40年難得的發展機遇之後,我們會陷入這樣的包圍圈,甚至在我們的周圍已經形成了美日澳印四國的準同盟關係。
美國撒5兆美元刺激經濟,估今年經濟成長逾5.5%。看似前程光明,前財長卻警告,刺激不宜太大,因為有一頭灰犀牛,隨時戳破華爾街股市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