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創科

功成有賴鄉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作者:關品方2022-08-22
香港的大學應該呼籲學生們撇開泛政治的錯誤議題不談,少講主義,多講發展。其實香港的國際競爭力是十分重要一環。可惜香港大學的部分校長領導們,好像沒有符合新時代對他們的要求,未能夠登高一呼。
盧煜明25年創科之路成就非凡
作者:文灼非2022-08-19
盧煜明教授開創「無創產前診斷」方法,帶領團隊憑藉血漿DNA診斷技術,從孕婦血液檢測胎兒遺傳物質,能及早診斷胎兒唐氏綜合徵和多種遺傳病,為產檢開啟了新時代,他也因此被譽為「全球無創產檢之父」。
什麼是香港的創科?
作者:謝祖墀2022-08-17
香港的創科需要新思維、新戰略。當中國在以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重要綱領的時候,香港必須同時配合發展,以更全面的全局觀和視野來迎接新的機會和新的挑戰。
城大辦「HK TECH老虎班」  最高120萬港元獎學金  安排頂尖課程及導師  訓練明日創科領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16
香港城市大學優才及教育發展處處長陳志豪教授表示,「HK TECH老虎班」希望配合「HK Tech 300」的計劃,培育有潛質的同學,成為讓他們具備成功企業家條件的搖籃。
回歸以來香港創科產業發展回顧
作者:黃錦輝2022-07-21
在過去30年,我積極參與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投入科技研發、轉化、產業化、創業等工作。適逢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我在此回顧一下香港創科發展走過的路。
港未來發展 須以創科優先
作者:黃錦輝2022-07-08
科技創新除了市場化的運作,政府的政策支持、資金投入、以及優化營商環境很重要。新一屆政府應為創科保駕護航,打造香港成為「國際科創人才中心」。
校企合作教育創造三贏
作者:段崇智2022-05-26
校企合作教育能提升大學畢業生的競爭力,解決本地人才短缺問題,並降低青年失業率,起着穩定社會及提高經濟生產力的效用,為大學生、僱主及社會創造三贏局面,是為本港長遠發展注入動力的良方妙策。
郭位教授與世界大學校長對談 開風氣之先
作者:文灼非2022-05-20
近年由於各地興起創業潮,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認為,創新與創業跟學位沒有必然關係,這個現象為大學帶來挑戰,這也是他訪問世界各大學校長後,希望從中得到的答案。
開放心態把握機遇 逆境不再強者永在
作者:林泳施2022-05-10
「眼下香港不是沒有機會的。」容永祺強調,看到有年輕人就業得很好,有年輕人創業成功,只要裝備好自己,年輕人一定有機會的。他指出,年輕人發展需要具備兩個條件──知識和心態。
陳凱:人才戰略引領灣區持續發展
作者:香港中國金融協會2022-05-06
清晰的戰略目標對於開啟或拓展大灣區固然重要,但僅有目標肯定是不夠的。倘公司欲實現其大灣區抱負,制定邁向成功的正確人才戰略,甚為關鍵。
李家超政綱可參考 創科八大方向、北區發展規劃
作者:黃錦輝2022-04-29
政府有心去推創科是不爭的事實。例如,在疫情嚴峻的環境之下,科研總開支亦增長至GDP的1%。然而,效果會如何呢?特别是為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的目標尤其關鍵,可能當刻仍然言之尚早。
城大逾4600萬天使基金助科企 擬辦全國創業大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26
香港城市大學「HK Tech 300」計劃旗下天使基金公布首輪,合共49間初創公司的投資項目。各公司可獲最高港幣100萬港元投資,總投資額逾4600萬港元。
在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下,中國企業將如何發力?
作者:謝祖墀2022-04-06
在複雜多變的環境裏,中國企業家必須建立更強的全局觀,對主體趨勢必須具有更深邃的洞察力,同時對風險有全面的分析和判斷,並能建立底線思維。
香港的新冠疫後重建:從「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視角看功能社會發展
在疫後重建課題上,我們可以學習彼得・德魯克的轉危為機策略,以人為本和卓有成效領導力,並推動政商界、非營利機構等和市民合作,體現功能社會的理想,亦應趁機發揮一國兩制優勢。
反思國家實力的「冷現實」
作者:尹瑞麟2022-04-04
中美脫鈎後,無論在技術面還是產業方面的發展,中國不單在大部分領域會明顯落後,甚至陷入真空狀態;在芯片製造、人工智能及IT產業,更面臨發展瓶頸。細讀國家的「冷現實」同時,亦令人衍生兩點反思。
陳曉鋒博士x何漢權校長:創科實力具優勢 香港價值可輸往全中國與世界 向新加坡學習對產業化的支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04
今集冷思熱話請來陳曉鋒博士及何漢權校長一起談談創科教育。隨着大灣區的迅速發展,香港的創科有哪些優勢呢?在國家科技發展上又有什麼貢獻呢?一起聽聽陳博士及何校長聚焦探討。
滕錦光校長:香港創科為什麼革命尚未成功?大力開拓土地 發展教育產業具優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1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於「北部都會區規劃及創科新布局」論壇中表示,香港的科研較重視基礎研究,但轉化研究不是那麼強,香港若能與深圳建立統一的機制,香港與深圳便可更好地進行科研合作。
黃金耀博士x蔡世鴻校長:如何培育STEM人才 迎接未來挑戰?香港大力發展創科 學生須有解難思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09
香港正大力發展創新科技生態圈。今集《冷思熱話》 有蔡世鴻校長與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黃金耀博士,大談培育STEM人才之道。其中一樣重要技能,便是解難思維,如何培育?一起聽聽他們的分享。
元宇宙世界「系統沉浸」於現實世界的使用
作者:林嘉良2022-01-21
放在元宇宙的世界裏,系統沉浸就是你和該平台的合作和平台給你的回饋有多緊密。這種沉浸感亦不一定要在元宇宙的世界才能領略, 我們身處現實世界,經常會感覺到自己和周圍環境的關係。
論壇上談中美關係 曾培炎重申「相處三原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19
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品的提供者。美國不應以意識形態劃線和滿足國內部分利益團體的需要,將中國樹立為假想敵。
理大滕錦光校長看香港創科產業的前景
作者:文灼非2022-01-17
香港理工大學的校訓是:開物成務,勵學利民, 創校以來創科碩果累累,相信在香港的新時代會有更好的發揮。
中國經濟放緩外交遇險 須保持貿易與創新紅利
作者:劉寧榮2022-01-04
經過40年的經濟快速成長之後,中國經濟正面對下行的巨大壓力。在這樣一個時刻,2022年中國需要一次新的「南巡」奇蹟,需要改革開放之後第三次與世界的重新連結和擺脫困境的革新。
李浩然:香港構建產業能力弱 未能善用既有優勢 政府跟不上世界發展模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31
華潤集團粵港澳大灣區首席戰略官李浩然博士認為,商業模式已經改變,政府功能趕不上。例如發展都會區,放什麼產業進去?構建產業能力值得特區政府和市民去思考。
黃錦輝教授:立法會選舉電子化仍須改進 議員要加強與業界合作大力推動創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28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期望立法會的新任代表能打破固化,另外認為是次直選進行的首次口岸投票是一次良好的嘗試。一齊聽聽黃教授如何分析。
香港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結合香港、深圳雙城優勢 吸引全世界人才來港發展創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28
香港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認為,香港要與深圳結合雙城優勢,吸引全世界人才來港發展創科。另外,我們又應該如何發展本地人才?一起聽聽黃克強的分析。
創科需要人才 亦要善用土地
作者:徐家健2021-12-10
當市場已能夠提供足夠數據中心用地,科學園有必要繼續選擇性地干預市場嗎?只有更透明的招標程序,配合更乎合市場經濟邏輯的創科政策,才能夠還科學園一個清白。
發展北都 應理順新界土地規劃
作者:劉勵超2021-12-08
新界北的元朗和北區合共擁有234條丁屋政策下的認可鄉村,它們在未來20年以及往後的北都規劃和發展,佔一個什麼席位呢?政府是打算取易不取難,把丁屋政策凍結在時間裏。
上海大步邁向數字新時代
作者:謝祖墀2021-12-08
上海包容的數字發展環境,吸引了許多中外企業共同參與建設。不論是央企、地方國企,還是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都在積極探索特色的數字化轉型道路,並在轉型的進程中不斷培養企業知識化、品質型和數位孿生的特徵。
中國如何從自身經驗出發,幫助非洲國家發展?
作者:盧兆興2021-12-06
11 月 29 日中非合作論壇開幕,中國宣布將在公共衛生、扶貧、貿易促進、投資、數字經濟、綠色發展、基建設施、人文交流,以及維護和平與安全,為非洲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香港工業的興衰與前景
年輕人要先走出第一步,可以走完第一步再審視自己應如何走第二步,但第一步尤其重要。只要學懂坐高鐵,整個中國都任你跑。從香港去武漢只需5個多小時,睡一覺醒來便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