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2022-07-12
政府和社會應着力培養青年國家認同、提高民族自豪感與主人翁意識,同時還要引領青少年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的發展大勢。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7月1日的講話被外界評論有重大意思,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習近平已明示2047年非一國兩制大限,不能將所有外國聯繫當成外國干預事務。
鄧小平所樹立的一國兩制的戰略目標和核心原則依舊是一國兩制的基石,今天仍然有重大的理論和實際指導意義。對中央和香港特區來說,廣泛宣揚鄧小平的論述有助於糾正香港人對一國兩制認識的偏差。
中國當前面臨的重大而緊迫任務之一,就是要在全球輿論下贏得話語權。香港的重要意義在於為中國駕馭全球資本主義政治體系和文化意識形態積累知識、經驗和技巧,並且培養相應的治理人才。
我們有個良好的憲制基礎:《憲法》和《基本法》是穩健的,不輕易修改的,而普通法制度是靈活的,能反映社會的改變。靜態的憲制和動態的普通法相結合,給予香港一個很好的法律制度讓它茁壯成長。
香港第六屆特區政府問責團隊7月1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監誓下正式宣誓就任。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接受鳳凰衛視專訪時表示,感謝中央政府的任命,未來會全力維護國家安全,守護市民生命財產。
習主席在參加慶典時發表了重要講話,為香港提出了「四個必須」與「四點希望」。今天在這裏先與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四個必須」的意義所在。
習近平的講話對於香港是高度正面的,香港應繼續認識到改善和提升治理水平、解決民生問題、維護國家主權和國家安全利益,釋放創造力和維持經濟動力,以增強香港的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一國兩制實行了25年,當中意思市民大眾是否清楚了解?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今集詳談《基本法》對一國兩制的定義。
作者: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2022-07-04
專資會深信,在祖國的堅實後盾支持下,香港得以排除萬難,砥礪前行。冀望在新一屆政府的帶領下,共建關愛共融的社會,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再現東方之珠的光芒。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講話一錘定音,給香港派了一顆「定心丸」,增強港人和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信心,讓擔憂一國兩制方針會改變的朋友可以安心,讓抹黑謠言不攻自破。
香港政治第一類參與者是香港的反對派;第二類參與者是中國官方;美國及部分西方國家是香港政治的第三種玩家;而不支持反對派發動的政治鬥爭的大量香港群眾,則可視為香港政治的第四種參與者。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習近平講話是向香港人及特區政府重溫一國兩制的初心和基本原則,並清楚指出,日後香港要遵循的發展路向,中央會大力支持,為香港提供發展機遇,希望香港珍惜來之不易的穩定局面。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周五(7月1日)出席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大會暨第六屆特區政府就職典禮,為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及第六屆主要官員監誓。
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周四(6月30日)下午3時乘搭高鐵專列抵達香港,並在高鐵西九龍站發表講話,形容香港歷經風雨,浴火重生,呈現出蓬勃的生機。
雖然《基本法》沒有明文列出,但由於中央對港享有「全面管治權」,而根據中國《憲法》,特別行政區裏的制度由全國人大決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都享有對於重大事項的決定權,因此,她們有必要時可作出涉港決定。
內地官媒《人民日報》發表記者集體署名文章,指出只要不忘初心,始終牢記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始終堅持一國兩制的正確方向,務實有為、開拓進取,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必將繼續取得更大的成功。
作者: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2022-06-29
《人民日報》近日發表的通訊,當中顯示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香港的關愛,多次強調祖國是香港堅強後盾,中央政府定必大力支持香港發展。相信新一屆政府都會不負中央及市民的信任,盡力促進香港各方面發展。
周永新認為,過去25年,香港與內地居民之間出現矛盾和猜疑,很多時都與港人對自己的國民身份認識不足有關;因為港人對自己的國民身份認識不足,也缺乏認同感,因此往往與內地居民產生矛盾,甚至出現不必要的歧視。
在特首的領導下建立核心團隊,做到立場一致,真正為人民服務,和國家的執政黨同向而行。一國先行,兩制隨後。寄希望於候任特首的感染力及親和力,還有就是公務員學院的具體引領,可謂任重道遠。
香港人對民主的企求,也許受到鄧小平的過分樂觀影響,他期望2047年大陸的民主進度,會與香港的接近。而港人對民主的錯判,主要是對大陸、共產主義和中國近代史的了解,委實不夠透徹。
他們不習慣凡事都要上綱上線,用國家安全與社資競爭的角度來看問題。他們的觀點雖不一定完全正確,但香港要挽留人才,那就得照顧他們的看法。
有認為珍寶海鮮舫沉沒事件極具象徵意義。它看上去高大威猛,華麗璀璨,那是因為停靠在母港,大樹底下好乘涼,一旦走出去,根本沒法生存,瞬間沉沒。這條船簡直可以說是香港命運的寫照,是一則生動的無聲寓言。
筆者盤點平生際遇,多得益於本港經濟高速發展期;同時有感於近年年輕人上流機會減少,亦不只是個人努力與否,而是經濟發展放緩的大環境以及嚴重的貧富差距所致。香港需要如何重拾經濟發展新動力?
一國兩制原是雙贏的安排,既對香港有利,也對內地有利。但由2014年開始,香港出現不同政治風波,威脅一國兩制的存在,到底一國兩制能否一直持續不變?
如果官方繼續只重經濟而忽略市民的政治權利訴求,實在難以解決存在已久並積累愈厚的深層次矛盾。沉悶的炸彈仍然存在,如何實現官方冀望的「一致對外」呢?
教材是教師教授學生的主要憑藉,是教師進行教學,從事教育工作的武器和依據,更是學生獲得系統知識以啟迪思想,致力提高思想品德覺悟的重要工具。因此,教材內容的正確性和高素質決定一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即將卸任。她形容,過去的5年是「大起大落」,反修例風波讓她學到一國兩制的真諦。在應對新冠疫情方面,她認為香港與內地實際情況不同,因此方法也有差別,不能算是陽奉陰違。
「紫荊文化國際論壇──一國兩制的成就與展望」周四(16日)舉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時表示,一國兩制在香港回歸以來經得起時間考驗,克服了重重挑戰,相信香港未來在政治上將更穩定。
中國近代史與現代史刻劃着中華民族變法圖強、洗刷百年國恥的嘗試與苦難,本質上是為了令國家擺脫明清時代的厄運,以達至民族復興。可是,現在國家卻有可能在重蹈明清時代的覆轍,這無疑是對歷史的一個極大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