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二(3月21日)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正式會談,雙方同意推進各領域交往合作,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係。
烏克蘭人若是頭腦清醒的話,應尋求方法,盡快以非戰爭手段解決與俄羅斯之間的政治糾紛。因此,習近平今次的和平之旅,雖然困難重重,卻不能說完全沒有機會,原因是打下去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在莫斯科展開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3月20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舉行一對一閉門會談,歷時4個半小時結束。兩人之後共進晚餐,繼續交流。
國家主席習近平應俄羅斯總統普京邀請,周一(3月20日)至周三(3月20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據央視新聞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坐專機抵達莫斯科,俄方在機場舉行隆重迎賓儀式。
美國總統以至政府的公關策略與操作,無從評論;但在中國議題挖空心思的原因,路人皆見。陰招上不了台面不說,但為何屢試屢敗、屢敗屢試,只能說明正人有正道,用歪道非正人。
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在中國的協調下,恢復2016年停止的外交關係。這是英法美在二次大戰分割中東之後的大轉變,歷史意義相當於1979年伊朗的宗教革命。中國是以一國之力,扭轉國際大勢。
在國際政治全球化、美國全球霸權的形勢底下,烏克蘭傾向任何一方帶來的後果,都會影響中國,中國不可能置身事外,等待戰火燒至眼前才作反應。
3月7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長篇報道,引述匿名的美國官員「爆料」稱,新情報表明炸毀「北溪」管道的是一個「親烏克蘭團體」。消息人士表示,破壞者「極有可能」是烏克蘭人或俄羅斯人,或是兩者結合的組合。
無論是中俄還是支持烏克蘭的西方國家,都被形勢牽着走;大家都感到「冇得揀」,只有各自堅持下去。
2022年初,被視為災星的土星,開始進入壘壁陣之塞外方,其軌道橫跨壘壁陣,出現代表各走極端而導致戰爭之象。土星什麼時候才脫離壘壁陣?戰爭何時才會完結?
中國政府在俄烏戰爭一周年之際,發布了一份包含12點對於此戰爭的中國立場書。美國反應冷淡,甚至不認同,是意料中事,北約不理會俄的抗議,不斷東擴,背後推手便是美國。
中美關係目前仍處於鬥而未破的局面,但基礎已愈來愈脆弱。俄烏戰爭之後,中俄關係更緊密,與美歐陣營對峙之勢已成,世界彷彿又回到冷戰年代的格局。
美國近來動作加快,招數相當兇狠,幾乎徹底攤牌,逼迫中國出手,無視中國的核心利益,踐踏中國的紅線底線,不留任何餘地。港人對美國軍工複合體這種戰略意圖似乎還未充分領會,頭腦尚欠高度清醒。
從北約對歐盟的勝利看,歐洲的「北約化」為亞洲的「北約化」敲響了警鐘,我們不得不防,亞洲國家要有能力去掌握自己的命運。
在中國與歐美國家關係陰晴不定之際,香港特區政府力推與東盟及中東等地經貿關係,此舉除了緊貼和配合中央政策之外,也有以備日後香港可能與歐美脫鈎的用意。脫離了歐美的香港,肯定將日漸褪色,不再是昔日的香港。
全球ESG勢頭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石油公司、軍工企業和藥廠每天在捱打。美國以保守派為主的31個州政府立法機構,已經開始着手引入反ESG的法例。
中國的和平立場文件已經不再討論導致和談的先決條件,儘管如此,該文件仍是中國呼籲各方保持冷靜、和談、摒棄冷戰思維和避免衝突升級的關鍵步驟。
2月24日,俄烏衝突已經打了整整一年,中國外交部周五發表〈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提出十二大重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認為,中國開始談論烏克蘭並發出一些信號,總體來說,是非常好的事。
白宮內部有人透露,當被問及是否會有比「新保守烏克蘭方案」更大的災難時,拜登回應「等到你看到我們摧毀台灣的計劃」。這條消息一曝光,震撼全世界,當中反映了美國人的心態。
如今拜登的群毆政策(2022-2023),拉幫結派,最先實驗在俄羅斯身上,是為日後對付中國的推演,極值得研究!
俄烏戰爭2月24日即將屆滿一周年,就在美國總統拜登突然訪問烏克蘭之際,中國外交部發表《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
尋求和平解決俄烏衝突已成為王毅會見歐洲國家領導人的不變主題。中國似乎急於扮演中間人的角色,但它或許正在尋找一個所有利益相關者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這在當前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烏克蘭既不能加入北約,加入歐盟亦遙遙無期。歐盟自己亦在風雨之中,能存續多久,誰也沒有什麼信心。
在德國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當地時間2月18日(周六)在會議的場邊活動中,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進行非正式接觸。
今天亞洲正在面臨歧路,究竟是和平還是戰爭?問題尖銳,有必要及時作出明智的選擇。就在今天,土耳其和敘利亞正發生嚴重的人類災難。在昊天罔極的災難面前,我們能不驀然驚醒?
美國境內上空出現氣球,被華府懷疑用作中國間碟用途,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因而宣布押後訪華行程。中國外交部表示,飛艇屬民用性質,對事件表示遺憾,將確保雙方持續溝通。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北京在即,國務院透露擬與中方討論俄烏戰及雙邊談判的事宜。外交部發言人重申,中方願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基礎上,與美方開展溝通合作,這次會否為中美關係帶來曙光?
除非用軍事獨裁統治,反戰和談和重建烏克蘭國家的政治趨向是無可抑制的。這或許是歐洲或歐盟與以至烏克蘭的最佳結局。不戰不和讓時間把矛盾對立逐步改變。
新冠病毒帶來的不只是一場公共衛生安全上的災難,更是一系列對經濟商貿、就業民生、教育文化…..的連鎖衝擊,打擊面之大,前所未見。從公共管治的角度言,「危機」已成為新常態。
真正的北方的冬天,是「高天滾滾寒流急」,是生機沉寂萬物肅殺,是失去活力的蟄伏,是對溫暖的春天的漫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