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08:18:2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俄烏戰爭

從阿富汗到歐洲 中國的外交自信
作者:盧兆興2022-04-04
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和王毅外長最近的一系列外交活動,顯示了中國外交政策的特點:對俄烏衝突採取更加政治中立的立場,呼籲歐盟尋求和平對話和解決烏克蘭問題,以及拒絕以「新冷戰」思維來處理國際關係等。
呂寧思:一場兩代人的戰爭
作者:編輯精選2022-04-04
俄烏戰爭仍在進行中,也許暴怒的普京爸爸還想加大對烏克蘭這些壞孩子的懲罰;但是在另一個世界中,他或者將深深地陷入新一代人的包圍當中。
俄羅斯打金融戰 決心「去美元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02
俄羅斯央行近期宣布,從3月28日起,一直到6月30日,將會以固定價格從金融信貸機構購買黃金,即每克黃金5000盧布。此舉用意何在?是否準備恢復「金本位制」,形成盧布同黃金固定匯率掛鈎的體系呢?
俄烏星會占算
作者:蔣匡文2022-04-01
4月5日,火星與土星兩顆煞星在壘壁陣內相會,戰事將會在其日之前後發生變化,但願戰事平息,減少烏人之災難苦痛。
陶傑:奧斯卡頒獎 vs 烏克蘭戰埸
作者:編輯精選2022-03-31
韋史密夫掌摑嘉賓這場八卦鬧劇,最諷刺之處是發生在據說第3次世界大戰已經展開序幕的時候。是韋史密夫的老婆頭髮脫落重要,還是屠殺烏克蘭人的戰爭新聞重要?
澤連斯基的選擇及其後果
作者:施永青2022-03-31
從澤連斯基願意妥協的態度來看,他是知道這場仗他是打不贏的了。如果澤連斯基當初不是作這樣的選擇,滿目瘡痍的國土都是可以避免的。
雷鼎鳴:歐美制裁俄羅斯措施能否收效?經濟金融戰兩敗俱傷 誰可挺到最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31
美國因為俄烏戰爭面經濟制裁俄羅斯,但只有少數國家跟進。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打經濟金融戰只會兩敗俱傷,而俄羅斯似乎實力較強,一起聽聽雷教授怎樣分析。
中俄關係
作者:陳文鴻2022-03-30
抗美的手法可以有多樣選擇,但本質不可變,初心不可改。中俄協作關係只能加強,不可削弱。這就看中國的領導人怎樣運用政治智慧、外交手段來在俄烏之戰中把美國打翻。
3年內脫聯匯台海戰 真定假?
作者:湯文亮2022-03-29
中國人有一句說話講得好,親生仔不如近身錢,將資產放在自己能夠管理的範圍之內,總好過交畀外國人管理,鞭長莫及,輸咗都冇人可憐。
香港樓市今後何去何從
作者:施永青2022-03-29
相對股市而言,樓市實在跌幅輕微,大部分的不利因素應該都已在樓價上得到反映。要看懂樓價後的走向,應看這些重大因素今後會怎樣演變。
趁俄烏戰爭,日本爭「四島」?
作者:郭一鳴2022-03-28
日本當局最近在南千島群島(日本稱為「北方四島」)問題上頻頻出言挑釁。岸田當局此時在主權上發難,顯然是以為有機可趁,企圖逼俄羅斯做出讓步。如果俄烏戰爭進展不利俄羅斯,日本會不會趁虛而入奪取「北方四島」?
壬寅虎年的歷史不幸和解藥
作者:張建雄2022-03-28
180年間,中英對峙,變成中美對峙,中俄不結盟,也要背靠背,美國要亡中俄之心不死,中俄都心裏有數,不過當年毛澤東鄧小平看得清楚,而蘇聯戈爾巴喬夫、葉利欽卻中招了,才有亡國之事。
俄烏的和談會成功嗎?
作者:施永青2022-03-25
種種跡象都顯示,俄烏雙方都在立場上有所退讓,只是不想一步就退夠位,難以向國民交代罷了。
普京的沙文主義和俄國安全空間
作者:王耀宗2022-03-25
坐下來談歸根到柢有兩大問題:一是作為全世界最大領土國家的統治者普京,他的世界觀是怎樣的,這會決定他的讓步程度;以及俄國的所謂安全紅線,兩者關係密切但並不一樣。
陶傑:俄烏戰應否設立禁飛區?
作者:編輯精選2022-03-24
退休將軍德佛雷(Chris Deverell)高調宣稱支持在烏克蘭建立禁飛區,顯示英美態度微妙生變,英國的北海石油本已停產,也準備重新啟用投資。英國人視烏克蘭戰爭為退歐之後,另一次脫胎換骨的歷史契機。
重建家園
作者:陳文鴻2022-03-23
作者指出,最近有20多萬外移的烏克蘭難民回國,或反映出戰事在俄羅斯主導下,新納粹武裝威脅被消除。只要人道援助迅速趕上,協助他們渡過難關和進行重建,戰爭的災難可以減少。
俄羅斯與它的隱形靠山 讓美歐制裁不再呼風喚雨?
作者:朱雲漢2022-03-23
美歐多國正對俄羅斯祭出空前的制裁手段,但這些西方國家未必能像過去一樣呼風喚雨,俄羅斯有自身實力可抵擋,背後也有靠山。
普京的帝國夢
作者:馮應標2022-03-23
烏克蘭在蘇聯歷史中遍體鱗傷、滿地鮮血,尤其是在史太林時期(Stalin,1878─1953,蘇共總書記,任期1922─1952),在1930年代的饑荒人禍和隨後的抗德/二戰中,共死了起碼1000萬人。
蓬佩奧要不要食減肥藥?
作者:湯文亮2022-03-22
作者認為,美國的資金很快會離開,於是預先透露加息10次之多,反過來證明加息數次無效。否則有如現時蓬佩奧要吃減肥藥,怎樣也不過去。
霍詠強:中美元首對話對烏克蘭局勢有什麼影響?俄羅斯在美國政商界的滲透有多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22
儘管在俄羅斯入侵下所有人都譴責軍事行動,但無論是美國前軍方人員、國會議員都曾經質疑,北約東擴引起俄羅斯憂慮,是引發衝突的原因。為什麼?時事評論員霍詠強認為,這與俄羅斯在美國滲透的影響力有關。
總統級外交與習拜視像通話
作者:盧兆興2022-03-21
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18日與美國總統拜登視像通話,此前楊潔篪亦與沙利文會談。雙方會後報道反映兩國的側重點明顯不同:中國更重視美國如何處理台灣問題,而美國更重視中國如何處理俄烏衝突。
俄羅斯在美國政商界有多大影響力?
作者:霍詠強2022-03-21
在歐美上市的俄羅斯企業受制裁影響股價大插水,市值大削九成,但是卻有華爾街巨頭成為金融市場上的逆行者,毫不畏懼入市掃俄羅斯貨,為什麼?
祈禱和平,珍惜和平
作者:郭一鳴2022-03-21
俄烏之戰已對由二戰後和冷戰後形成的國際秩序與世界格局造成極大衝擊,美國及其盟友與俄羅斯的關係已陷入新冷戰。遙望戰火中的烏克蘭,我們普通老百姓除了祈禱和平,還要更加珍惜和平。
習近平:台灣問題處理不好 顛覆中美關係 拜登:物質支持俄羅斯 會有後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9
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五(3月18日)晚與美國總統拜登視像通話,兩國元首就兩國關係和烏克蘭局勢等問題交換意見。雙方均同意盡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美方則重申無意打「新冷戰」。
生死邊緣的倫理回歸──上好這堂公民社會課
作者:許志榮2022-03-18
在天災與人禍之間,我們上的每一課都付出沉重的代價。究竟什麼時候才可以畢業,放一個沒有病毒和硝煙,名副其實的暑假?
全球通行的懲罰
作者:劉銳紹2022-03-18
俄羅斯最近出現不少地下文學,一些朋友翻譯給我看,其中一首《懲罰歌》深入淺出,說出願望與人心。
陶傑:希特拉與普京的比較
作者:編輯精選2022-03-18
論意識形態的邪惡程度,希特拉遠遠超於普京。論發動戰爭的初心和各自的歷史虛無主義,兩個人都一樣。
美國目的已達 為何還要加息?
作者:湯文亮2022-03-16
美國聯儲局今個星期三議息,全世界都認為一定會加息,我話美國目的已達,聯儲局點解要加息。
中國使命
作者:陳文鴻2022-03-16
俄羅斯今次可能是其產業大發展的契機。當然,中國在俄設廠便可享同樣的待遇,相信西方和日本面對這樣衝擊,沒法不與俄羅斯談判,以便撤出俄羅斯的不友好國家名單。
中國在俄烏衝突中立場的演變
作者:盧兆興2022-03-15
基本上,中國對烏克蘭危機採取了相對中立的立場,強調對話、談判及和平解決的必要性 ,並重申防止大規模人道危機的重要性,目的只是希望俄烏衝突能夠而且將會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