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發展為教育強國,英文學習的位置需要正視,不能因為國家安全的考慮,就索性減少學習英文的時間。
一般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不吝嗇對孩子的消費。「學生街」的對象是中小學生的樂園,是家長不吝嗇消費的場所,具經濟持續發展的潛力。
社會的未來在於教育,教育就是未來的展望。這些年來基礎教育的發展始終存有短板,當需要減少學校時,看似欠缺規劃地讓個別學校關門,持份者的未來難以預料。社會還可以有些什麼展望?
整個教育體系,或學校系統,甚至推廣到社會,有幾多人珍視班主任的工作呢?
教評會認為,本港基礎教育一向處於高水平,課程多元又國際化,對國際及內地專才有吸引力。教育局可增撥資源給予收取優才子女的學校安排適應課程給這些新來港的學生。
創新的基礎在質疑問難。假如學生對於見到的事物、讀過的書籍、看過的文章都沒有興趣,不願意去發掘問題、找尋其中真意的話,那麼如何與科技大國爭長短?這些問題非從最基本的教育來解決不可。
可能出現的殺校策略,多以家長選擇為由,以非專業力量扼殺辛苦營建起來的專業事工,那是至為愚蠢的浪費。
上世紀70年代中期起,中小學基礎教育範疇經歷急劇擴張,到了特區成立時應該已完成「量」的建構,轉移到提升「質」方面。為何此時此刻針對教育的議題竟然是教師專業方面呢?
花了20多年推動「兩文三語」,香港人的語言水平是否達標?能夠把兩文掌握得好,兼擅三種語言的又有幾多人?
生源不足就提出縮班殺校,是個短視的資源運用的想法。回望檢視過去本港教育投入與產出的關係,仍有很大的優化空間。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對於本港的中學、小學和學前教育,會帶來什麼樣的機遇呢?
過去20多年來生源不足問題出現了幾次,通常媒體所關注的,是小一收生不足、中一收生嚴峻等話題。最近這波吸睛之處,是教育局主動發出警報,指學生不足情況下縮班殺校是無可避免,甚至放話政府帶頭關閉一些官校。
閱讀的能力是如何習得的呢?閱讀的能力,完全等同於語文科閱讀篇章的能力嗎?閱讀需要「學」和「訓練」嗎?基礎教育中的「圖書科」,於其中又擔任着什麼角色?
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或多或少都了解什麼是人文精神。因為人類學習欲望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們去教;除了教知識,更重要的是關懷學生成長、在他們遇上困惑時從旁扶助。
停課是個契機,令成年人不得不思考學生遇上停課會怎樣;最直接的假設就是「學生會停止學習」。於是導致「停課不停學」這個口號的出現,並成為整個基礎教育圈的重點工作。
看來現時香港社會確似是泛政治化的。任何大小事情一經醞釀然後引爆,最後變成針鋒相對難以調和;結果各走極端,形成必然撕裂的情況。
藝術創作其實不用花太多金錢。你花些少積蓄買些創作用具,就可讓你消磨很多個長夏。這些過程,令你忘懷塵俗一些困人心緒的纏擾,不是一個只有追逐名利心者可以享受得到。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在中國當學生,然後到英國做老師。而不少英國人在自己地方當夠了學生就去大陸當老師,究竟兩地的教學文化有什麼差別呢?
一位北師大的教授說,大灣區的特點,是很多移民社會,因此社會文化比較講究包容。照這個說法,香港是中國與國際的一個接合點,大灣區又恰好是香港與內地的一個接合點。
每提到基礎教育,就很容易使人想起幼兒教育。好像從未有人深入地想過,一切教育的基礎應是什麼?
據教育局2017年的統計,由2011-2012至2015-2016五個學年期間,每年大約有1,600至1,700名屬缺課7日或以上的小學及初中學生,而且情況一年比一年嚴重!
創造力的培養需要學習新的知識,我們需要學習大量的知識才能夠有創造力。有沒有教育方面的一種靈丹妙藥,能夠幫助我們所有的人能夠變得具有創造力,能夠解決那些看似不可能的問題呢?
其實,新加坡的基礎教育與他們相比毫不遜色,近年來更有超越碾壓的趨勢。
孩子不能從父母身上感到安全,每天像是活在恐懼中。
受地理位置和「美國特殊論」影響,美國人在地理和心理上也相對孤立,願意了解美洲以外情況的並不多。朝鮮戰爭後,美國的精英意識到問題,一些家族基金會發揮作用,支持大學設立「區域研究」的專業,孕育不少人才。
近十多年因全面推行校本評核引發的爭議,經歷這一趟政策調整,算是暫告一段落。
新政府提供了長期承擔,推出ITSSG為學校增加資訊科技支援人手,有助加強學生關懷和促進教學效能的政策。
在全世界普遍推崇精英教育的大背景下,芬蘭卻強調教育的無差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