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香港閱讀+」於4月至6月舉行,旨在探索書籍之美,感受閱讀的樂趣及價值。同時,結合科技與跨地域合作,提供多元閱讀體驗。

在本文中,我們探討了一些正在重塑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關鍵變革力量,這些創新展現了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創新和科技進步如何快速推動中國汽車工業發展。

人的學習模式有很多種,有些學生習慣聆聽接收,有些可能透過視覺,或是動手做才能掌握。Vision Pro此類產品的出現如在教育方面增加應用,無疑令不同學習模式的學生的學習需要得到照顧。

「i水墨」全球水墨畫大展延伸展於2023年1月9日開幕,在香港都會大學數碼藝術實驗室內展出300幅由藝育菁英基金會借出的頂級藝術家的水墨畫作,並由都大創意藝術學系以虛擬實境多媒體技術的方式展示。

連續第4年舉辦的國際青少年創科奧林匹克大賽,今屆設有6個比賽項目,培養香港青少年科技學習和創新的興趣。聖芳濟書院的機械人隊伍勝出了WER機械人香港區賽任務挑戰賽,將代表香港出戰於上海舉行的世界賽。

香港都會大學年度創意藝術學系畢業展在7月15日至24日於都大賽馬會校園舉行。今年畢業展以「SOON. TO BE 將‧來」為主題,作品題材亦展現學生對社會的關注。

AR教具的應用,是為了幫助培養學生的身份認同和世界公民視野。此外,近期「元宇宙」概念和構想的發展,更仿彿令資訊科技與人們日常生活的結合邁向一個嶄新的階段,也對教育產生重要的影響。

元宇宙是大革命,人類將會同時擁有地球和元宇宙兩個天地;最近,港鐵公司也建立元宇宙鐵路據點,但是,科技走得太急,可能過猶不及,適得其反。當人死後,元宇宙的「假身」仍活着,這些孤魂又如何處理?

科企掌門人預料,元宇宙將成為移動網路繼承者,連臉書(Facebook)也毅然於去年10月改名Meta,反映事業重心轉移,足見元宇宙未來發展空間並非虛張聲勢。

使用VR及AR,虛擬的情境立即變成觸得到摸得及的東西,你的反應直接影響那件事的成敗及流向,還可以把你腦中的理論變成實事做給別人看,過程當中更能知道自己的強弱處加以改善。

所有數碼創建內容,都和影像設計和視覺藝術展現效果的安排有關,所以這幾類實境模擬技術,對各類藝術形式,特別是「視覺藝術」的學習和創作表現,有很大的拓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