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日,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出席立法會簡報工作重點,罕有回應香港有可能被牽涉入歐美制裁之中,特別是有機會被移出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折射出北京的考量與評估。

在5月8日的「歐洲勝利日」(Victory in Europe Day),連任法國總統的馬克龍,主持紀念二戰勝利77周年。記取希特拉侵略的禍害、正視俄侵烏的苦難,是民眾熱議的話題。

今年在俄烏戰事持續的背景中,5月9日俄國舉行紀念「衛國戰爭」的勝利日閱兵。總統普京指摘西方入侵俄羅斯「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歷史領土,在基輔揚言獲得核武器的可能性」。

美國從來沒有打算一走了之,任由俄羅斯在烏克蘭為所欲為。美國不但在經濟上對俄羅斯進行嚴厲的制裁,還聯同北約的盟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好讓烏克蘭人為美國打一場持久的代理人戰爭。

歐盟於5月4日宣布,對俄羅斯實施第6輪制裁,逐步禁止進口俄原油和天然氣,重申反對俄侵烏行為。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表示,不會停止進口俄能源;在不久前,他則強調不會借道輸送武器到烏克蘭。

假若真的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核戰爭,中國作為核大國之一,能否獨善其身?香港又會怎麼樣?地球村還有安全之處嗎?這個話題很沉重,也很難找到答案,作為普通老百姓,最重要是珍惜當下、珍惜和平的日子。

當今世界,不是經濟學家說話算數,世人只好捱苦了,「思患而預防之」,要有最基本準備啊!

拜登政府為了不讓俄烏戰爭發展成「無限戰爭」,只給予了烏克蘭「有限責任」的承諾,並且不讓美國全面介入這場戰爭──這對於慣以軍事行動為主要手段、窮兵黷武的美國來說,無疑是一大突破及睿智的表現。

俄羅斯的民主實驗失敗,因為國土面積大、資源豐富、人民有3億之多,比之波蘭、羅馬尼亞、捷克等,既是國力經濟優勢,也是沉重的包袱。

歐洲人在21世紀最佳結局是和斯拉夫人和平共處,永不戰爭,才會強大起來,但盎撤人會同意嗎?

俄烏戰爭仍在進行中,也許暴怒的普京爸爸還想加大對烏克蘭這些壞孩子的懲罰;但是在另一個世界中,他或者將深深地陷入新一代人的包圍當中。

俄羅斯央行近期宣布,從3月28日起,一直到6月30日,將會以固定價格從金融信貸機構購買黃金,即每克黃金5000盧布。此舉用意何在?是否準備恢復「金本位制」,形成盧布同黃金固定匯率掛鈎的體系呢?

從澤連斯基願意妥協的態度來看,他是知道這場仗他是打不贏的了。如果澤連斯基當初不是作這樣的選擇,滿目瘡痍的國土都是可以避免的。

坐下來談歸根到柢有兩大問題:一是作為全世界最大領土國家的統治者普京,他的世界觀是怎樣的,這會決定他的讓步程度;以及俄國的所謂安全紅線,兩者關係密切但並不一樣。

美歐多國正對俄羅斯祭出空前的制裁手段,但這些西方國家未必能像過去一樣呼風喚雨,俄羅斯有自身實力可抵擋,背後也有靠山。

烏克蘭在蘇聯歷史中遍體鱗傷、滿地鮮血,尤其是在史太林時期(Stalin,1878─1953,蘇共總書記,任期1922─1952),在1930年代的饑荒人禍和隨後的抗德/二戰中,共死了起碼1000萬人。

俄羅斯最近出現不少地下文學,一些朋友翻譯給我看,其中一首《懲罰歌》深入淺出,說出願望與人心。

論意識形態的邪惡程度,希特拉遠遠超於普京。論發動戰爭的初心和各自的歷史虛無主義,兩個人都一樣。

如果西方選擇今次要落普京的面,非要把俄軍趕出烏克蘭不可的話,那戰爭還得持續一段較長的時間。但如果西方選擇見好就收,那談判就應該會有進展。

美國民主黨人更熱衷於意識形態,會有更強的冷戰思維,因此推動以台灣為棋子,挑起中國的激烈反應,會是未來幾年拜登更熱切傾向使用的方法,當中肯定不斷會測試中國的底線。

在3月10日的兩會記者會,李克強總理回答西方記者對俄烏戰爭的提問:尊重各國領土主權,期望俄烏回歸和平之路。但是,和平之路仍難到來。自2月24日以來,烏克蘭民眾陷於俄羅斯入侵的戰火,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從30年前歐美的保證,到如今烏俄開戰,國際關係專家指出癥結點,普京為何執意揮軍?其實可用美國心態去思考。

普京這次遇到的反彈,也許超出他的估計。最近,他還下令核武部隊進入高度戒備狀態,無論只是恫嚇策略,還是真的啟動,都只會增加自己的壓力和危機。

世事演變物極必反,有朝一日,歐俄訂盟,北約解體,美國衰落,天下太平。中國以「一起向未來」聯合天下,世界才安穩。

50年前中美能夠破冰,端賴兩國領導人的遠見卓識,務實處理各種分歧。今天俄羅斯與北約關係處於戰爭邊緣,布林肯卻只憑一個電話就想拉攏中國,這未免太不切實際。

問題要真正解決,還得靠烏克蘭改行不結盟政策,不能一面倒親西方。否則,俄羅斯就會感到不安寧,導致烏克蘭也很難有安寧。

烏克蘭和台灣能不能相提並論呢?應該不能,烏克蘭人口4100萬,台灣人口2345萬;台灣人均GDP 32950美元,烏克蘭人均GDP只有4750美元,是歐洲最低收入地區之一。

烏克蘭只是美國的「工具」,用來遏制俄羅斯的發展。對中國亦是如此,台灣只是「工具」,用來遏制中國的復興。

真正惹毛美國,有珍珠港的先例,後果非同小可。普京會在最後一刻,找一個下台階,與同樣不想打仗的拜登尋求最後妥協。烏克蘭應該有驚無險。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2月4日在北京會晤,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包括減貧、糧食安全、抗疫和疫苗、發展籌資、氣候變化、綠色和可持續發展、工業化、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重點合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