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pr 02 2025 05:42:0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普京

俄閱兵展示實力 山東艦西太練兵 美威懾無濟於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5-11
5月9日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8周年,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勝利日閱兵,儘管這次閱兵沒有像往年一樣展示新型的坦克,但觀察家認為,與烏克蘭的戰爭打了一年之後,俄羅斯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覷。
中國外交斡旋俄烏戰爭可能的情況
作者:盧兆興2023-05-01
俄烏對話和談判的大門敞開着,中國進行了必要的調解並提出了解決方案。如果能夠達成互相停火的條件,那麼就需要進行更深層次的談判,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必須作出讓步。
中國要和美國打上一仗嗎?習近平已說明中國的態度?
作者:霍詠強2023-03-28
國家主席習近平訪俄,簽署聯合聲明。世人都關心美國對華反應有什麼改變?中國和美國是否注定要打一場仗?但作者指出,若一種對抗無法令到美國「痛」,直接承受戰爭的風險的話,中國一定不會做。哪美國的底線是什麼?
中俄元首簽署聯合聲明 重申和談解決烏克蘭危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3-22
正在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二(3月21日)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正式會談,雙方同意推進各領域交往合作,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係。
習近平和平之旅有機會成功嗎?
作者:施永青2023-03-22
烏克蘭人若是頭腦清醒的話,應尋求方法,盡快以非戰爭手段解決與俄羅斯之間的政治糾紛。因此,習近平今次的和平之旅,雖然困難重重,卻不能說完全沒有機會,原因是打下去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習近平與普京會談逾4小時 俄方稱今商軍事技術合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3-21
在莫斯科展開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3月20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舉行一對一閉門會談,歷時4個半小時結束。兩人之後共進晚餐,繼續交流。
習近平抵俄羅斯訪問 中俄領袖分別發文 盼加強關係促和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3-20
國家主席習近平應俄羅斯總統普京邀請,周一(3月20日)至周三(3月20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據央視新聞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坐專機抵達莫斯科,俄方在機場舉行隆重迎賓儀式。
3份頂級報告差異何以如此大
作者:張建雄2023-03-16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布工作報告,強調「人民至上,世界大同」,公報的數字令人類命運共同體更進一步。
城大公布2022京港台新聞人物榜及數據回顧 普京、習近平雄踞20載榜首
作者:編輯精選2023-01-22
香港城市大學早前公布2022年LIVAC京港台新聞人物榜及20年綜合榜大數據回顧,共有18人在三地均上榜,其中16人是政治人物,中美兩國政治人物照舊高踞榜首。
2022年失血會多少?
作者:張建雄2022-12-29
2022年GDP本來可以破100萬億美元記錄,如今只望自4.6%腰斬至2.3%,「G3」美、歐、日只得1.9%,中國的5.5%亦有點難,誰也料不到俄國盧布成為年度最強貨幣,股市亦回頭。
石油戰
作者:陳文鴻2022-12-29
石油、天然氣的供應武器化後,反而使俄羅斯可以用作外交工具──友好國家折扣供應石油。美國企業不會跟隨,便只能靠政治控制G7國家來佔據它們的市場。
江澤民病逝 多國領袖哀悼 習近平:沉痛悼念化悲痛為力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2-01
國家前主席江澤民病逝,享耆壽96歲。國家主席習近平說,沉痛悼念江澤民,將化悲痛為力量,按照中共二十大的部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普京「最危險十年」的反思
作者:張建雄2022-11-17
2022年韓國青年不知歷史教訓,發生萬聖節踩踏事件,年輕人不知生死大矣,父母列為家訓,也不致遺憾終身。白頭人送黑頭人,何況面臨「最危險的十年」,能不慎哉!
陶傑:烏克蘭戰爭進入最後階段
作者:編輯精選2022-11-11
軍餉糧水不足,武器是70年代的舊貨,俄軍向自己的指揮官咆哮,而烏克蘭軍隊進迫赫爾松,在東部廣挖戰壕,坐鎮莫斯科的普京似乎完全不知道前線之山窮水盡。
普京的「逢三退一」策略
作者:湯文亮2022-09-30
普京知道在烏克蘭的戰線太長,如果不放棄一些無險可守土地,他日烏克蘭大反攻,俄軍可能因為兵力不足而失去重要土地或城市。不過,普京還多做了一重工作。
核訛詐與三次大戰?
作者:劉銳紹2022-09-26
近期中國、印度等國家仍然「挺俄」,但這種「挺」只是軍事政治聯盟,而不是軍事行動聯盟。前者是擺出來的合縱連橫姿態,藉以抵銷共同敵人的壓力,遠遠未到通過具體軍事合作。
上合峰會習近平晤普京 傳達重要外交信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16
9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烏茲別克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期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雙邊會談。分析認為,在俄烏戰爭背景下,中俄元首會面更具象徵意義,為接下來中國的外交政策墊下主基調。
全球最年長君主 英女王逝世享年96歲 王儲查理斯繼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08
在位最長的英國君主伊利沙伯二世逝世,享年96歲。73歲的長子、王儲查理斯將會繼位,成為國王查理斯三世,全國將進入為期10日的哀悼期。
歷史人物功與過
作者:劉銳紹2022-09-05
對於戈爾巴喬夫的功過,我也沒有定論,只是從世人的兩極反應想到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才比較公平。看到不同國家的政要和人民對他死後的評價,再一次驗證一個規律。
戈爾巴喬夫蓋棺未能定論
作者:張建雄2022-09-05
戈爾巴喬夫對自己祖國延綿千年的獨特文化,未能充分了解和欠了歸屬感,又對西方資本主義的組織原則和市場規律認知不足,是足以令世人引以為鑑的!
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逝世 終年91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31
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前總統戈爾巴喬夫,當地周二晚因為長期重病醫治無效,於莫斯科逝世,終年91歲。
張建雄:歐洲幫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四大失誤 全世界有多少國家贊成制裁普京?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29
歐洲為了幫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贊成制裁普京。但是資深銀行家、專欄作家張建雄卻認為,歐洲有四大失誤。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G7峰會前小插曲
作者:郭一鳴2022-07-01
峰會前的小動作雖然可以吸引傳媒,但無法掩飾這次G7峰會對俄烏衝突局勢的無能為力。就在約翰遜們群起嘲笑普京的時候,俄軍在俄烏戰場取得重大進展。
削弱俄羅斯談何容易
作者:張建雄2022-06-27
若有人認為俄國只是軍事強國,而不是經濟強國,是錯誤的,加上綜合國力是財力、軍力、文化力量和組織能力的組合,俄國力量可以和歐洲三強較量, 絕不會吃虧。
普京仍發帝國夢 續沙皇擴張基因
作者:丁望2022-06-10
第聶伯河流過的烏克蘭,戰火紛飛,一片片廢墟,一群群難民,一陣陣孩童的哭嚎聲,構成一幅幅俄侵烏戰爭畫面。烏克蘭人的苦難,令人戚戚然。
陶傑:是傀儡、稻草人,還是屠城的木馬?
作者:編輯精選2022-06-09
拜登的「癡呆」與「口誤」,原來是另類的心理武器。美國的敵人正在籌劃「超限戰」,拜登這個「老人牌」、疑似間歇性故障的機械傀儡,有如在麥田上樹立的一個稻草人,對於烏鴉,又何嘗不是超限戰的一種?
編造納粹主義 普京炸出廢墟
作者:丁望2022-06-03
6月3日,是烏克蘭人抗戰100天,雖然烏東戰事暫時失利,但反抗俄軍侵略的意志十分堅定。各國譴責普京違背《聯合國憲章》,瘋狂轟炸平民的野蠻行為。
芬蘭瑞典入北約 半路殺出土耳其
作者:丁望2022-05-20
5月16日,芬蘭和瑞典正式宣布,申請加入北約,增強防衛國土的力量,仍秉持原來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威脅他國的領土安全。兩國的申請,卻出現「半路殺出程咬金」的障礙:土耳其表示不同意他們加盟。
俄中唇亡齒寒 港再逢大變局
作者:袁彌昌2022-05-18
5月3日,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出席立法會簡報工作重點,罕有回應香港有可能被牽涉入歐美制裁之中,特別是有機會被移出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折射出北京的考量與評估。
老馬勝普京盟友 法大選沒有地震
作者:丁望2022-05-13
在5月8日的「歐洲勝利日」(Victory in Europe Day),連任法國總統的馬克龍,主持紀念二戰勝利77周年。記取希特拉侵略的禍害、正視俄侵烏的苦難,是民眾熱議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