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族」這個詞,還是第一次聽到,是泛指華族以外的各族;但大多數時間是指巫族,即馬來族。聽來充滿善意,也表達了種族共融的觀念。這種共融的氣氛在民間到處感覺到。
香港是「校本發展」的福地,如何對待考試,完全是在於學校。保護學生的好奇心,煥發好奇心,為好奇心創造空間,學校、教師、家長,責無旁貸。
在華人社會中,人們通常比較內斂,對於描述個人感受、表達內在需要、提出請求都不太在行,而這些正正就是非暴力溝通模式中所提出的各步驟,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改善人際關係?
家長需要了解到子女學習稱謂的意義,也需要分析日常稱謂對孩子的影響,亦要思考在家庭中培養他們的文化是傾向西方還是東方,因而決定採取什麼稱謂。
香港華人社會中一股崛起於1850至60年代的強大力量是南北行商和金山莊。他們利用香港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日漸發展的航運業,從事買賣南北各省和南洋各地的藥材、食米、雜貨、土產,構成巨大的商業網絡。
回顧十九世紀以來華人社會的報業發展,香港報業可謂別樹一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更是盛極一時,幾份大報都先後發行海外版,讀者遍及世界各地。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政府愛唱三首歌,第三首是《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台灣政府卻愛唱:千錯萬錯都不是我的錯……。
學校必須推行生涯規劃教育,這些課程確是幫到學生理解自己的優劣、協助分辨擇業方向。
孩子的禮貌、態度、專注,是需要家庭的長期熏陶的,不是臨急抱佛腳可以操練得來的。
中國傳統的教育,就是一種社會擇優、淘汰的工具,與今天的教育為了「學習」,有着根本的不同。
中外研究均發現,建立關愛校園對學生的福祉及抗逆力十分重要。
現在的小學,都是公立的「國小」,不過華裔學生也學習華文,當然國語(馬來語)還是為主的教學語言。
在華人社會,愉快的學習生活是否存在呢?快樂的學習又是否奢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