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教育局優化課程,舉辦學生活動,製作學與教資源,提供學習津貼等,旨在營造中華文化的學習氛圍,希望以活潑的方式培育同學的學習興趣,希望同學可以從中領悟,真正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準決賽及復活賽比賽於8月6日舉行,啟基學校、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及聖彼得小學成功晉級,將參與下周六於中文大學舉行之總決賽。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復活賽(第1、2、3場)於7月28日假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舉行,6所學校中3所成功脫穎而出,晉級準決賽。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第二回合第5場和第6場比賽於7月27日假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舉行,6所學校中,拔萃女小學及聖公會聖彼得小學成功脫穎而出,晉級準決賽。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第二回合第三和第四場比賽於7月26日假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舉行,英華小學及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出線。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第二回合第一和第二場比賽於7月25日假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舉行,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及啟基學校出線。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歷時3個月的激烈競賽終於落幕,舉辦這個有意義的比賽,只希望為孩子帶來一個趣味學好中文的難得機會。

今場出賽隊伍包括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海壩街官立小學及馬頭涌官立小學。經過必答題和搶答題兩個環節,三隊代表競爭激烈,到底由哪一隊率先出線?最後更有何文匯教授總結,勉勵三隊同學。

「腹有詩書」是灼見名家舉辦的一個大型全港性中文常識問題比賽,剛剛圓滿結束。期望「腹有詩書」能像從前的「溫故知新」節目一樣,成為長壽的活動,使更多小學能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倘若我們對自身文化與傳統只是一知半解,又如何進行有系統的反思和有意義的批判呢?如何教會我們的下一代建立正確的文化認同和身份座標,實乃當前香港的頭等大事。

由灼見名家傳媒主辦、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支持的「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在2021年5月29日假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舉行總決賽,現播放比賽精華,以饗讀者。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榮譽教授何文匯教授認為,國民身份認同是必要的,每個國家都會強調國民身份認同,這種認同可以給人一種動力,令人生有目標,做起事來事半功倍。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今日(29/5)下午在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舉辦總決賽,三間晉級總決賽的學校表現出色,競爭激烈,最終由英華小學奪得冠軍。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5月22日繼續假寶馬山樹仁大學舉行準決賽,結果由拔萃女小學、吳氏宗親會泰伯紀念學校及英華小學晉級,將於5月29日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的總決賽。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5月8日假寶馬山樹仁大學開始第二回合次日比賽,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及英華小學出線晉級。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4月24日假寶馬山樹仁大學開始第二回合首日比賽,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拔萃女小學、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出線晉級。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4月10日進行初賽最後一日賽事,最後由梨木樹天主教小學、英華小學、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及閩僑小學晉級第二回合比賽。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3月27日假荔枝角饒宗頤文化館舉行第四日比賽,漢師德萃學校、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聖公會聖彼得小學、聖公會聖雅各小學高分出線順利晉級。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3月20日假荔枝角饒宗頤文化館舉行第三日比賽。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紅磡信義學校、青協李兆基小學、慈航學校順利晉級下一回合比賽。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3月6日假荔枝角饒宗頤文化館舉行第二日比賽。戰況激烈,拔萃女小學、培僑書院高分出線,順利晉級下一回合比賽。

今年初我們構思一個有趣學中文的活動,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是一個面向全港小學的文化教育計劃,鼓勵小學生增加中文閱讀,提升他們對學習中國語文和中華文化的興趣,以達致推廣中文的目的。

本計劃希望小學四年級至六年級學生透過參加常識問答比賽,提高學習中文的興趣,並在老師指導下準備參賽,群策群力爭取好成績,從而培養出團隊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