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Apr 26 2025 23:39:4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與非政府機構合作創新有效介入服務 協助本港家庭面對逆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5-16
近年社會氣氛低迷,家庭關係及個人心理健康難免受到影響,甚至引發衝突。為此,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聯同四間社福機構自2020年起合作推行一項為期三年的「賽馬會抗疫有『家』計劃」,協助有需要家庭跨過難關。
趙汝恒、梅國威:校園通風系統智能化 有助實現碳中和
作者:編輯精選2023-05-12
樓宇建築佔全港碳排放超過50%,當中空調系統佔三分之一,因此建築節能減碳對落實碳中和目標至關重要。
2023日內瓦國際發明展 多家大學榜上有名奪160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5-01
2023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於4月26至30日期間舉行,逾40個國家及地區超過1000個項目參加,當中約290個項目來自香港研發團隊。香港多家大學均有斬獲。
理大研究融入新科技 助青少年認知毒品危害
作者:編輯精選2023-04-15
資訊科技是讓年輕人接觸新知識、資訊和社交的重要平台。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和護理學院的研究利用創意和具趣味性的科技元素融入禁毒教育計劃,協助青少年認知毒品危害。
理大公布年度卓越學生獎結果 鼓勵學生全方位學習 培育多元人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3-31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公布年度「卓越學生獎」結果,9位來自不同學院的優秀學生獲頒「學院卓越學生獎」,表揚他們在學習及課外活動兩方面的出色表現。
拍攝內地扶貧紀實獲獎 陳貝兒:鼓勵年輕人走出自己的「無窮之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3-29
陳貝兒因主持《無窮之路》獲獎。她寄語年輕人,有的是青春的本錢,要打開格局,不要人云亦云,想想自己希望探索哪些地方,擴闊職業路徑。
香港理工大學85周年校慶──融入大灣區與國家創科論壇暨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開幕典禮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1-09
作為85周年校慶活動之一,香港理工大學將於11月24日舉行「融入大灣區與國家創科論壇 暨 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開幕典禮」。
李家超主持理大校門揭幕 稱各大專院校肩負重責 培育愛國愛港新一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5
為慶祝香港理工大學85周年校慶,校方重新設計主校門,並於周三(8月24日)舉行揭幕典禮。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表示,香港的各間大專院校,肩負培育愛國愛港、具備世界視野的新一代的責任。
理大與國家核心科研單位合作 成立先進空天推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08
香港理工大學與中國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7月4日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成立先進空天推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務求進一步為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本港22位學者獲2021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8-24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旨在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優秀成績的青年學者,在其自選的研究方向上進一步開展創新研究,以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人才。
理大設計展2021 首推跨學科聯合創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7-28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設計學院主辦的「理大設計展2021」即日起至7月31日以實體及虛擬形式,呈現新一代年輕設計學生的創意作品。
《何者魯迅》:舞台劇演繹偉大文學家精神世界
作者:編輯精選2021-07-10
2019年是「五四運動」發生100周年,國史教育中心投票推選出魯迅為年度歷史人物。2021年7月9日起一連三天,由學生聯同專業演員共同演出《何者魯迅》舞台劇,紀念魯迅先生及這個意義非凡的愛國運動。
理大宣布委任趙汝恒教授為副校長(研究及創新)
作者:編輯精選2021-05-07
香港理工大學周五(7/5)宣布委任現為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院長及機械工程學講座教授趙汝恒教授為副校長(研究及創新),任期由2021年9月1日起生效。
理大研發表土採樣儀器 助力嫦娥五號成功攬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21
容教授透露,中國承載月壤返回地球的罐子是由理大製作的,團隊在罐子上留下了一個小小的理大logo,乘載香港人的登月夢想,隨着嫦娥五號一起進行了一趟月球之旅。
滕錦光教授:攬月探星之後,理大如何成為融入國家大循環的領頭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16
「嫦娥奔月」這個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在21世紀終於成真,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教授特別接受本社專訪,侃侃而談理工大學這次的航天任務、創科發展及未來校務擘劃,理大可否成為香港高校融入國家大循環的領頭羊?
2020年度香港十大創科新聞揭曉 快速驗新冠病毒上榜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07
2020年度香港十大創科新聞評選,經過院校推選、十餘位在港兩院院士組成顧問小組協助篩選名單,然後由公眾從20則候選新聞選出十大創科新聞。近半涉及抗擊新冠肺炎,包括快速檢測法及疫苗。
滕錦光教授:如何為發展緩慢的香港創科產業注入強心針?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01
因為參與嫦娥五號探月計劃並成功完成表土採樣,香港理工大學的科研能力近日成為傳媒追捧焦點。鮮少在香港媒體前曝光的滕錦光校長接受本社專訪,暢談他對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的看法,並提出切實可行的深刻建議。
理大與澳科技合作研發新冠病毒疫苗 將進行人體臨床測試
作者:編輯精選2020-08-03
自疫情爆發以來,香港理工大學一直與不同科研團隊緊密合作,開展多項診斷及預防研究項目,早前理大亦與澳門科技大學(澳科大)以及多所國內院校攜手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並取得重大突破。
理大副校長衞炳江:新冠疫情提供科研創新機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3-28
今次的疫情,暴露了現今世界的公共衛生、防疫、治療等各個環節上的弱點。提供了大量的科研問題和創新創業的機遇。
理大研發快速測試系統 1小時內驗出武漢肺炎等30多種病毒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2-11
香港理工大學成功研發全自動快速檢測儀和多重微流檢測元件的呼吸道傳染病快速測試系統,可用於快速即時基因檢測,能以合理成本一次過檢測超過30種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毒和細菌,包括2019新型冠狀病毒。
理大校長滕錦光促各界理性溝通 拒與戴口罩畢業生握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10-27
2019年7月上任的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10月27日主持第25屆畢業典禮。致辭時懇請各方加強溝通,使暴力在香港消失。期間有兩名戴口罩女畢業生上台,校長拒絕與她們握手。
「香港節」50周年文物展
作者:鄭明仁2019-08-31
67暴動結束後,政府決定盡速緩和社會負面情緒,籌備讓全城能夠參與的「香港節」。香港設計師兼收藏家胡兆昌,把歷年搜集得與「香港節」有關的物品放在理工大學設計學院賽馬會創新樓D展覽廳展出。
理大生深大生組隊 深圳初創實習練兵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7-18
參加交流計劃的內地同學認為,香港同學考慮問題比較實事求是,而內地同學考慮問題則比較廣泛,思考的是整個中國大陸市場的發展,而香港同學則會多考慮針對個別地域、市場、行業的問題。
滕錦光教授出任理大新校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3-26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校董會今天宣布委任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滕錦光講席教授為下任校長,任期由2019年7月1日起生效。
理大論壇:內地繼續改革開放 香港如何自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3-08
盛匯商舖基金管理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李根興認為,從創業者的角度看,我覺得只是滿足顧客的需要已經不夠,人客未有需要哪一刻,若你已想到人家未來的需要,才能發揮重要的角色。
胡應湘:堅持信念服務人民 港府勿再妥協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3-01
我們作為理大校友、學生,就要堅持信念,就是學會本事,運用技術、效率,來為人民服務,為中國服務,為香港服務。只要我們堅持這個信念,一定可以將香港理工大學發揚光大。
張建宗:教育開支是最有價值投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1-21
為促使香港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知識型和技術領先的經濟體,教育是發展人才庫的關鍵。我們相信,政府的教育開支是對未來最有意義和最有價值的投資。
理大獲潘樂陶慈善基金捐贈1億港元 研發智慧城市及可持續能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9-12
潘樂陶博士多年來心繫母校,除了今次捐贈1億港元以支持理大的科研工作外,他本人及其公司自2000年起共向理大捐款逾350萬,包括多次捐贈奬學金及款項以支持母校的舊生會,學術峰會及學術發展。
關愛平台 衣服天使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6-12
絕大多數社福界人士都認識香港理工大學「綾緻康健服裝中心」,每當他們遇上特殊殘疾人士在服裝上的「奇難雜症」,都會請他們幫忙解決。
盡顯創意才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5-31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紡織及服裝學系21名應屆畢業生,參與2018年度針織時裝作品展,作品盡顯他們的新穎創意與設計才華,獲業界普遍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