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中美長期鬥爭的年代,我的建議是毋須太過執着猜測誰勝誰負,更不可浪費時間等待結果。應做的事是積極裝備自己,增加個人競爭力。
拜登不是沒有做事,而是增加法規成本,上班到2024年5月,就增加了1.6萬億美元,是奧巴馬的時代5倍多,經營容易嗎?外國人大概沒注意,以為有很多優惠,趕着去。
在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下,有競爭力的企業,哪有不以全球市場的需求來衡量自己的產能潛在空間?微軟、谷哥、亞馬遜、Nvidia,哪個不是這樣做?中國會衡量自己的產能是否過剩,不用美國指手劃腳。
此外,美國仍堅持不買中國的5G通訊產品、無人機與太陽能板,並禁止美國的芯片公司與一些高科技公司把產品賣給中國。這等同一方面限制美國人用中國出產的性價比高產品,另一方面又不許美國有優勢的公司賺中國的錢。
中國絕對不能學美國,一旦遇到外部壓力,就搞起貿易保護主義。相反,中國要承擔起大國的責任,通過高水平開放來實現共贏。今天,對愈來愈多的國家來說,中國本身的開放就是推動世界經濟再平衡的最有效的國際公共品。
無論是「產能過剩」還是「經濟戰」,本質上,都是西方近年對華經濟認知戰的一部分。可以預計,西方今後類似這樣的「中國敘事」會不斷產生。中國當然不能也不應該接受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的說法。
中國的製造業在大多數人沒有注意的情況下,已經一躍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對,是超級大國,還是唯一的。為何製造業的地位這麼重要?美國人應是很懂的。
歐美國家在工業革命之後,亦一度出現過產能上的優勢,他們的出口何嘗不是對他國的製造業造成嚴重的傷害?歐美國家可嘗試過抑制過自己的產能?相反,他們是用炮艦去迫別國開放市場。別國想關閉自守也不允許。
美國近來心勞力絀,頭頭碰着黑,將來會重走孤立主義?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雷鼎鳴認為,縱然美國將來走孤立主義之路,結果也只可能是局部的,不可能真的與世隔絕。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為何中國實質GDP增長一直高於美國,兩國GDP差距不縮窄反而擴大?說穿了一文不值,美國只是用急劇加息的方法從國外吸錢,人為地推高匯率,從而使它的GDP好看一點。
適逢今年是廠商會90周年,盧會長期望,廠商會能夠繼續協助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對內向政府反映業界意見,並為會員爭取更多便利政策,對外則加強與國內、國際的經貿聯繫。
比較中美GDP內容,就如比較橙和蘋果,不能比,只能心中有數。製造業只佔美國GDP的11%,中國是39%,所以美國製造業只是中國的44%,拍馬難追。
傳統香港廠家胼手胝足,用創業精神將生意由小變大,由大變得更大,國家和工人都受益。但時移世易,轉型是必需的,但往往也是痛苦的。
中國經濟的確甚有韌力,即是在西方全方位的打壓下,加上內部的運作仍有點不順暢,中國的製造業仍不斷有新亮點。
今年預算案有特殊意義,就是香港過去的特點和優勢已生變化,我們的經濟發展必須有一套新思維、新策略。老本已吃得差不多,大家都希望預算案可以找到一條新出路。
在美國推動下,最近台積電工程師包機直達美國亞利桑那州,被視為製造業回流美國的標誌性一步。喻示一個新的競爭時代已經開始,其中最根本的競爭,是各國圍繞科技創新所展開的競爭。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表示,指數經歷上季大幅上升後,本季轉為回落,反映本地中小企仍受環球經濟及疫情演變的外在因素影響,導致於來季的營商氣氛轉趨保守。
我國房地產發展確實超前了。好在中國製造業發展尚未被終結,意思是,我國仍然有機會完成製造業產業升級。通過稅改,讓資本重返製造業,依舊存在最後的機會窗口。
政治掛帥,經濟民生淪為犧牲品,有寬鬆貨幣政策損人利己在前,貨幣政策收緊損人不利己在後,佢贏你輸,佢輸你都冇得贏。中美全方位角力,全球皆輸。
儘管上海於4月封城,但封城的影響應會反映在次季的GDP。另外,製造業的生產物價指數(PPI)同比走高,達8.3%,仍處於高位(去年同期僅4.4%),所以中國經濟增速優於預期。
研究團隊探討的三大行業,都各自面臨挑戰,但同時亦有不少企業計劃回流香港生產或進行研發。要發展工業,歸根究柢,必先解決土地與人才問題。
印度人一概不理中國GDP是印度五倍諸等事實,繼續發「印度製造夢」,信心爆棚到極。美國人撤退,打擊了自尊,慘!
然而,一份全球協議並沒有達成,大國之間不但未能合作,反而美國因遏制中國而掀起貿易戰,進而推動西方陣營跟中國脫鈎。對中國而言,全球化帶來的美好歲月已所剩無幾,中國必須因應形勢重整發展策略。
本來,中國的製造業市場競爭激烈,有助於提升中國製造業的營運效益,讓美國人撿到便宜也沒有所謂,但現在美國竟埋怨中國貨賣得平,真是沒有道理。世上哪有買家嫌賣家訂價平的道理?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3-28
大嶼山南部尤其是牛牯灣周圍都可以看到雄偉的水牛, 估計大約有100隻左右野水牛。水牛不是香港本地種。 它們在20世紀初進口,因為強度使其非常適合在沿海地區耕作稻田。
如果特朗普反全球化的立場無法吸引美國的企業和製造業回流,拜登的「美國製造」計劃是否也同樣步上其失敗的後塵?
外商會否大批撤離中國,將它們的供應鏈「去中國化」近期備受關注。我們的理解,外商公司的高管對中國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會基於對疫情後全球秩序重構情況的判斷,而絕大部分高管和董事會對此還未有清晰和一致的觀點。
這次疫情暴露了中國的不少問題,但亦帶來了新的機遇。在短期內,從製造業、供應鏈和消費者需求的角度來看,這場疫情將為在中國運營以及與中國企業有合作關係的企業增加更多的不確定性。
內地當局要低息支持中小企,間間銀行熱衷於表態之餘,並且在利率優惠上形成競爭,很大程度上擾亂了利率市場秩序。
泰國和區內大部分地方相比,運輸基礎設施及工業供應鏈發展較佳。香港公司若生產高增值產品,特別是電子產品及汽車零部件,可以把握「泰國4.0」計劃提供的提供的優惠,到當地探索製造業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