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香港文學

香港早年通俗文學的經典作品
作者:鄭明仁2024-10-03
通俗文學只是一個統稱,它涵蓋的範圍很廣泛,從武俠技擊小說、間諜偵探小說、言情小說、到情色小說等等,都屬通俗。在這裏,筆者介紹三個系列的通俗經典作品──《二世祖手記》、《經紀日記》、《中國殺人王》。
60年前的「新人」作家
作者:鄭明仁2024-07-11
在藝術創作的領域裏,每一位作者在他的新一篇作品裏,必須以新的姿態出現。
香港文學館百年夢圓 潘耀明:本地文化認同須建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27
位於灣仔茂蘿街7號的香港文學館周一(27日)舉行開幕典禮。開館展覽「萬物有文 文裏尋花」同時舉行,展覽除了以植物為主題,還展出張愛玲晚年的書信真跡,彌足珍貴。
朱崇科:劉以鬯的南洋敘事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16
香港現代主義者劉以鬯和南洋時期的劉以鬯也並非截然不同的身份並列。恰恰相反,前者恰恰是立足於後者之上,既有繼承,又有突破和超越,雖然前者的創新性和實驗性遠遠比不上劉以鬯回到香港時的巔峰水平。
經典文學雜誌《四季》再現江湖
作者:鄭明仁2024-03-14
作家、著名書評人許定銘指出,《四季》是香港1970年代水平相當高的一份文學期刊,可惜總共只出了兩期。也斯說過,《四季》是由他本人、張景熊、莫展鴻和吳煦斌等構思,希望能「辦一份紮實的文學刊」。
文學之價值
作者:賴慶芳2024-01-30
文學是用文字建構的藝術,也是心靈的建築,具備無限潛藏的商業價值。文學記錄了人類智慧、文化歷史、社會面貌、都城變遷,是文明的記錄儀。記錄文明的文學呢?香港作聯推廣文學多年,一直冀望更多人明白文學價值。
許子東教授主講:張愛玲作品中的香港 《傾城之戀》兩性之間 愛與戰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05
張愛玲創作3個階段,都和香港有關。一起繼續收看許子東教授主講,張愛玲作品中的香港是怎樣的,談談《傾城之戀》如何描述兩性之間的愛與戰爭。
許子東教授主講:張愛玲作品中的香港《第一爐香》華麗背後的清醒沉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04
張愛玲創作3個階段,都和香港有關。一起聽聽許子東教授主講,張愛玲作品中的《第一爐香》,如何描述華麗背後的清醒沉淪。
許子東教授主講:三年港大生活 香港對張愛玲早期寫作有什麼影響?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03
張愛玲創作3個階段,都和香港有關。早期小說為上海人造香港夢,描寫她的殖民地經驗,文字華麗,意象蒼涼。3年港大生活,對張愛玲早期寫作有什麼影響?一起聽聽著名文學學者許子東教授的講座。
本地旅遊舊書受追捧
作者:鄭明仁2023-06-02
古舊年鑑難求,昔日附有舊香港地圖的旅遊書成為收藏家的熱門搜集對象。
《汗墨傳世》一書的緣起
作者:編輯精選2023-05-06
如果外國人也有這樣的堅持去尋找中國名人資料出版,為什麼我們中國人、香港人不好好寫自己的歷史,將史實盡量留存下去?我開始尋找孫受匡背景資料。
盧瑋鑾:孫受匡與香港的因緣
作者:編輯精選2023-04-29
認識了孫受匡與香港的因緣,也許,有心有力的讀者還會有更多疑團或想法,從而另闢蹊徑繪寫早期香港文學發展史、香港社會史……反省香港人應如何處理這城市的歷來命運史,又該如何走向未來的道路。
方詩人的文學剪貼簿
作者:鄭明仁2023-03-18
人稱「方詩人」的已故香港作家方寬烈,生前有一特殊癖好,就是喜歡把著名作家的報紙文章剪下來,分門別類用漿糊或膠水糊在環保紙上,然後裝釘成冊,用作自娛或跟人分享。到今天,這些剪貼已成為香港文壇珍貴史料。
從範文裏認識香港──重讀西西〈店舖〉
作者:潘銘基2022-12-21
萬物自有生命,要喚醒不單是這些有趣的店的靈魂,我們生活在香港,修讀中國語文科,也應該喚醒更多在描刻香港的香港文學作品,使之成為範文經典,以不愧對前人作家數輩以來狀寫香港的努力!
文學的林真
作者:鄭明仁2022-08-12
「睇相的林真」之外,還有「文學的林真」,對林真來說,睇相是職業,文學是興趣,在文化圈子裏,他早已有一定知名度。
香港文學研究寶庫
作者:鄭明仁2022-07-11
20年前,小思老師(盧瑋鑾教授)捐了兩萬多冊藏書和研究資料給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圖書館特別為此成立了香港文學特藏。20年來,各界捐贈的圖書數量倍增,中大的香港文學特藏也就成為香港文學研究的寶庫。
著名詩人古兆申離世 享年77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11
香港詩人、作家古兆申於1月11日(周二)離世,享年77歲。他早年活躍文壇,以藍山居、古蒼梧、顧耳等筆名,在中、港、台三地報刊雜誌發表創作及文藝評論。
《蝦球傳》歷久不衰
作者:鄭明仁2021-03-25
黃谷柳1947年11月開始,在香港報章《華商報》副刊連載《春風秋雨》,翌年繼續連載《白雲珠海》和《山長水遠》,這3個連載後來結集成為單行本,主角蝦球成為珠江三角洲家傳戶曉人物。
一筆橫跨50年──話羅斌
作者:鄭明仁2021-03-04
香港的三毫子小說在羅斌銳意經營下迅速發展,名家輩出,三毫子小說得以在香港文學史上佔一席位,羅斌功不可沒。他原先何方?
父子情:程靖宇與程鼎一
作者:鄭明仁2021-02-18
幾個月前,程鼎一邀約沈西城和筆者在上海總會午飯敘舊,席間鼎一出示其父親的舊作《新文學家回想錄》,說這是孤本。一段文壇父子情逐漸浮露出來。
劉以鬯藏品展覽
作者:鄭明仁2019-08-09
劉以鬯藏品展現設於中文大學圖書館一樓香港文學特藏,免費開放予公眾人士參觀。
須把文學當作一回事
作者:吳美筠2018-09-13
論到香港文學的價值在哪裏,她與香港歷史和社會現實構成怎樣弔詭的關係,足證文學的多元價值,香港的本土文學,既可作跨域理解,為香港人說故事,為香港編寫歷史。
鄭明仁憶劉公
作者:鄭明仁2018-06-14
劉以鬯百歲高齡仙逝。以後,再看不見劉以鬯的身影,我們只能從他的著作尋找他的文學內心世界,只能用記憶去留住他的流風餘韻。
董啟章:香港尋根要把「根」重新發明出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11-09
「我們了解過去是如何想像出來的,可以幫助我們想像今天,並且想像將來。」
香港被「隱喻」掉了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8-09
目前尚未有香港官方以中文寫的香港史,香港作家是用什麼方法來回顧他們的歷史呢?
教大文學先驅 本土研究洗滌港人心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3-09
文學帶我們超越現實所限,創造多個「可能世界」,令精神生活更形豐富。
聽他們道來那些已被遺忘的碎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2-18
口述史的意義不僅在於提供歷史事實,更在於呈現歷史參與者的個人理解及感受,重新喚起被遺忘的人物及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