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0」概念帶來意識轉向:閱讀不應再以讀畢書籍為目標,閱讀者應學習帶着問題閱讀。陳敏儀主任分享:「帶領孩子進入書本世界,我們先要捉到孩子的心。有了孩子的心,然後再教他的腦袋。」
適宜利用STEM教育的熱潮,重新整固香港15年教改經驗,利用課改關鍵項目在STEM核心學習素養的對接優勢,應該比周邊地區,更容易取得教育成效。
只要利用學校本身已有的教學資源,進一步改良及調整,便能在對老師最少的壓力下,製作獨有的校本STEM課程了。
因學校傳統文化都是習慣各自為政,但單打獨鬥的教育創新非常吃力,也和信息時代鼓勵共創、分享的精神不符。
香港不少大學課程在聯招時已承認應用學習(Applied Learning)為選修科目,若能參照美國的P-TECH模式,推出應用學習的「加強版」,可為青年打造更多元進路。
如果只以參加比賽或課後興趣班的形式推動STEM教育,就會跟課堂教學脫節,變成純粹的課後拔尖班,在忽略整體同學之餘,科技素養的培育也會有所不足。
一個給孩子接觸編碼技術的講座
站在教育現場的前線人員,可有意識到我們在培養着未來香港的棟樑呢?配合政府規劃和政策,落實在課堂教學,是否本來就是我們責任之一?
香港學校期望教育局在派錢之餘,也應該對STEM教育,有更明確、更長遠的規劃。並在學習架構、資訊平台、教學培訓上,有更多的支援。
「流動學習車」的概念可以進一步發展,設計不同短課程給中小學校。學生只要在自己的學校裏,就可以接觸到許多新奇有趣的事物。
近年,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的議題受到許多的關切和重視,不難看出各地積極培育STEM人才的趨勢,藉以提升二十一世紀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素養。
政府推動STEM教育,非常強調邏輯解難以及知識應用的重要性,是理性的層面。但感性的層面,例如德育及情緒教育,政府似乎忽略了。
香港引入以科技學習出發,培養綜合探究為核心的STEM教育。另外,為了強調創意教育和文化學習,在STEM課程加入文化、藝術元素「A」,變成STEAM。
絮絮不休,正因為教育下一代,是神聖和良心的工作。
政府銀彈政策的配合,每間公營學校獲發一筆為數不少的津貼,預算在三年內推行STEM。可是近來與業界同工閒聊,卻發現撥款的出現竟然加深了對STEM的疑慮!
因材施教、獎勵興趣學習、專科學問發展等重要教育德政,經已在考試號角之下,慢慢消音。
面對全球一體化,楊潤雄指出香港教育必須跟上國際,希望青年能有社會承擔、香港情懷、國家觀念。
科技創新的成功方程式,離不開一個重要條件,就是群聚效應,吸引不同的人才匯聚,互相合作激發創意。
有些課題過早在幼兒階段教,將會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壓抑他們的創造力。
假若合約制被禁了,分組教學實施不了,STEM新計劃推行無期。
香港的創科教育推行了差不多兩年,從好的方面來看,是百花齊放,從不足來說,是各自上路,成不了氣候。
無論富或貧,父母應當抽時間關心和陪伴子女成長,讓孩子的童年回憶中有父母的快樂片段。
我選了100篇在本欄發表過的論政文章,輯成《矛盾二集》,趁今年書展出版。
工程涵蓋範圍甚廣,為何偏偏選擇薄薄的一張紙?
新經濟中的工人必需通曉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本原理,以利終身學習。
常有校長對我說:「現在家長的思想很複雜,又想沒家課,又想成績好,讀書又豈有不勞而獲?」
課程不改,「推動STEM教育」只是空話。
「甚麼是教育、教育是甚麼」似乎仍然是人言人殊。
教育局有沒有認真落地考慮,要將TSS納入常額呢?
香港在這時開始編程教育的時機剛好,眼見其他國家正推動運算思維教育,有很多經驗都值得香港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