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選擇遲生育或不生育,實在無可奈何,這些民間疾苦,盧局長未必了解。叫女性「有仔趁嫩生」,定係「送人入火坑」,是非常大疑問。
在現今社會,香港的生活水平高,生孩子對家庭造成的負擔很重,為了不想結婚後立即就要捱世界,有不少夫婦都沒有結婚後立即計劃生孩子,而且「有仔趁嫩生」卻是知易行難。
政府昨(12日)發表《控煙策略諮詢文件》,諮詢市民是否贊成禁止向某一日期後出生的人士售賣煙草產品;增加煙草稅步伐等,以穩步邁向活力健康、無煙香港的策略。諮詢期至9月30日。
周五,一名39歲男子在荷里活廣場三樓持刀斬傷兩名女子,兩名傷者傷重不治。李家超強調,警方將在市區加強巡邏;醫務衞醫務衞生局和醫管局會檢視和優化精神科病人治療及康復服務和流程;社署亦會加強支援。
今年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成立100周年誌慶,為隆重其事,內科學系於5月13日(周六)舉行百周年慶祝活動啟動禮。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二早上(2月28日)宣布,周三(3月1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包括戶外、室內及公共交通工具戴口罩的要求。
任何涉及人類行為的公共政策(包括控疫防疫政策),漠視經濟學知識,不但會導致政策效果事倍功半,更嚴重問題是制定政策時政策目標根本違反成本效益。
盧局長全心全意為香港防疫,現在疫情即將過去,就好似一個打仗將軍,在知道己方取得勝利之後,反而會有失落感覺。
江玉歡議員對盧寵茂局長的質疑,或許正如湯家驊所指欠缺理據,或許在言詞語氣上有些過火,但卻讓市民看到愛國者治港下,立法對行政發揮監察制衡作用的一面。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重申,行政長官領導的問責團隊整體抗疫政策目標一致,會繼續根據疫情發展調整個別措施,以達致精準抗疫。而與內地及國際通關如同兼有家庭及事業,並非零和遊戲。
本港周四(8月25日)新增8579宗新冠病毒確診,自3月底以來再創單日新高,當局預料每日確診數字可能很快會突破1萬宗,呼籲市民不要以掉以輕心,要加強防範,減少大型聚會。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8月16日宣布現任港大深圳醫院骨科及創傷學系主任、骨科醫學中心主任張文智教授為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接替已出任衛生局局長的盧寵茂教授。
重建市民對政府的信心將會是李家超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常言「政通人和」,縱使有最卓越的團隊,若缺乏市民的支持,政務成效恐怕仍然難以彰顯。
就4位港大專家袁國勇、孔繁毅、龍振邦和薛達聯名撰文,建議應取消學校快速抗原測試,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周日(17日)表示,為了讓學生可以有正常的面授課堂,當局會用各種最好的防疫措施保護同學上課安全。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提議的立法會前廳交流會周三(7月13日)首次舉行,李家超早上率領3名司長及3名副司長一同出席,分別與議員交流,就市民關注的不同事項交換意見。
新任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周一(7月11日)宣布, 7月15日起將規定居家隔離人士戴上電子手環,而未來確診者的「安心出行」二維碼將會變成紅色,以限制確診者、居家隔離人士等高危人群群組出入,預防病毒傳播。
李家超承諾以誠懇的態度,聆聽、溝通和接觸市民;積極有為,以贏得巿民的信任;為市民所想、解市民所困;提升施政效能;與市民和各界攜手共進,帶領香港共創更美好的明天。這些願景唯有提升施政效能,才能開局良好。
內地多個城市正在組織醫療隊伍馳援香港,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指出已接到深圳市衞健委通知,將組織醫務人員赴港展開大規模核酸採樣,自己亦已經報名。
為集思廣益,團結香港基金周一下午特別邀請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醫生、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全國人大代表林順潮醫生等專家學者,舉辦線上論壇,期望為社區帶來希望,共同對抗疫情,克服逆境。
對於當下有人倡導在香港「與病毒共存」,盧寵茂特別強調,Omicron絕對不是流感那麼簡單,他說提出「與病毒共存」的說法,其實是與病毒共到黃泉,「病毒是不會跟你共存的,它只會帶你到黃泉」。
今日(20日)傍晚建制派發起的「守護香港」集會。大會宣布,有31.6萬人出席。警方表示,集會最高峰時有10.3萬人。
港大經過這幾年的折騰,元氣大傷,希望新校長能夠帶來新氣象,大學可以減少爭鬥,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