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社會的教育載體,校長應使教師具備對國際形勢的敏銳洞察力,這才能培育未來國家社會的人,讓孩子長大後導世界和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學校是社會的教育載體,校長應使教師具備對國際形勢的敏銳洞察力,這才能培育未來國家社會的人,讓孩子長大後導世界和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英氣:阿咩正傳》一書描繪了一段另類的香港現代史。當中的主角阿咩,即筆名石中英的楊向杰在節目《流金歲月》中邀請不同嘉賓對談,藉此還原當年一些不為人知的歷史情況,今集邀請著名歷史學者丁新豹教授一起談談。
許先生一直是一位前瞻者,他從前現代走來,身處現代文明的漩渦,窺見了許多後現代的問題。這位世紀老人的警世恆言,處處散發着思想的輝光和對人類文明的終極關懷。
教評會認為,政府全力推進「留學香港」品牌,本港中等教育系統亦具備條件吸引東南亞華人及內地家長,送子女前來留學,相關政策應盡快全線擴大,用政策創造更多贏的局面。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每一位高中學生實在要享有連續3年學習中史的權利,教育局與學校合力創造獨立必修卻不用考公開試的高中中史科,是應有之義。
孫中山非完人,他的缺失絕對可以批評、鞭撻,但總不能不顧史實胡說八道,誣衊孫氏乃黑道中人,已是可笑,誣衊他是黑幫大佬,便更可笑了。可見盡信教授、不如無教授!
輿論一旦流行,也成為推動改社會發展,乃至改革的力量,反過來,社會發展也修改及協調輿論,輿論及社會發展,與社群歷史記憶,三者實是互為影響,一起推動歷史發展。
橫渡黃河自古都不容易,早在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蒯57年)時為了進取河東,便在山西蒲津以連舟作為浮梁以便進軍,時稱「河橋」。到清光緒時,因運輸需要,由德國人承接了建橋的工程,建成中山橋。
《大道薪火》以獨特的視覺,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革命中金融行業發展的空白,也讓我們知道,其實中國共產黨發展金融業以推動社會發展,並不是1978年改革開放才出現的新事物,而是在1931年已經開始。
總結一年,學校、師生實受益匪淺──親炙學者、探研歷史、考察學術文化機構、交流互動……除了深深感受到我國文化的活力外,更建立了深厚情誼,着實貫徹人文學術川流計劃的精神。
「香港中華文化萬里行文化護照」計劃首階段有20間中小學參加,其中8間為先導學校,旨在鼓勵學生到本地20間不同的博物館和展覽館參觀。
遠在盛唐時期,日本一直在學習中國的文化,後來開始挑戰中國的冊封體制。一起聽聽時事評論員關品方回顧中日兩國的恩仇。
時事評論員關品方與歡眾重溫1937年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歷史背景,他認為很有必要,現時有必要由民間發起惡補這一課。因為因為忘記歷史,就是犯罪;不知國安何所指,就是天真;沒有民族立場,就是幼稚。
香港小學在配合推行時應結合實際情況,注重實效性和針對性,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接受國家和民族在過去和現在的偉大,並對未來予以期盼,共同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科學求真求知,人文求善求美,兩者相輔相成。在學習中,我們經常提及「科普」,然而,我們可否加入「人普」?
中華民族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包容的國家,文化融合是我們的傳統,5000年來海納百川,是一個文化大熔爐。
每次reunion都帶來了不少的回憶以及重聚的新體驗。So my friends, until next time!
俞雅凡這一趟旅程是返回中華5000年文明的發源地,曾在書上讀到的歷史故事及熟悉親切又陌生的地名,今天親身來到現場,感受到與自己血脈千年的連結和感念先祖的智慧與魄力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
香港話劇團首次把柳如是的傳奇搬上香港舞台,希望讓更多香港人認識這位明末清初的奇女子;史學大師陳寅恪晚年窮十年之精力,始完成《柳如是別傳》經典之作,話劇團把柳如是故事縮龍成寸,演出扣人心弦。
自由主義理念既不能容於中國國境內,而當今馬列主義也遭遇重重挑戰,「中國往何處去」的大問號再次縈繞人們腦海。
在教育以高新科技、人工智能為熱談的今天,歷史與文物,是文化底蘊,更應投放資源,不容忽視呢!
歷史是過去與現在永無終止的對話,以敬畏、尊重的心神,聆聽這些對話,是社會向前邁進的最佳動力。這是國民教育的最根本,是大原則、大課題。
殷人尚鬼神,每事皆卜問,商王室不管征戰、風雨、疾厄等,都要祈求神明指示。而這些刻在甲骨上的卜辭,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文字。到底它如何見證漢字的演變?又如何反映三千年前上至天文,下至農耕、曆法、醫學等等?
對埋首歷史探索的學者而言,「歷史是勝利者寫的」乃至「為勝利者而寫的」這些「目的論」、「結果論」及「功利論」,相信都不會認同與採納。看中國歷史學問的優良傳統便知道。
在一國底下,特區政府治港取向和北京重民輕商同步,理所當然。
理應嘉靖朝故事沒有什麼好看,印象中嘉靖就是一名無能胡塗君主。但看了《大明王朝》一劇,把我對嘉靖和嚴嵩的觀感,完全翻倒過來。
公共圖書館近日下架大批書籍及錄影材料,當中涉及香港政制或六四等政治事件,亦有其他不涉及政治的作品,例如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鄺俊宇的愛情小說。何漢權校長與黃靜雯校長一起探討如何更好地把關圖書館書籍篩選。一
讀蘇軾的詩詞,足以淨化心靈,提升氣質。以上名句,宜細讀,宜品味,更宜參悟!
幾百年來,潮人漂洋過海到香港、新加坡、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柬埔寨,哪裏有機會能生存發展,就到哪裏落地,融入當地社會,形成「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海外潮人與潮汕家鄉人口相近的獨特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