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快將3年,香港經濟受到重創,百業待興,新政府上台有何新政扭轉劣勢?香港創科漸見成果,是否可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在過去30年,我積極參與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投入科技研發、轉化、產業化、創業等工作。適逢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我在此回顧一下香港創科發展走過的路。
創新科技是香港支柱產業之一。科技及創新對香港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然而香港是個商業型社會,科創必須「接地氣」,才能「提升香港競爭力」。
第6屆政府將會在明年成立,社會都有熱切期望。現屆政府作為配合及政策上的延續,對產業政策應該盡快建立一個有系統的研究機制,研究六個關鍵問題。
創科局及投資推廣署聲稱在2016-20年間投放1000億支援初創企業,但另一邊廂卻對於故有法規一成不變,難怪初創企業一直處於初創階段,難以成長。唯有拆牆鬆綁,香港才可迎接初創大未來。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政府有條件考慮放寬防疫措施,包括重新檢視「限聚令」。他透露,政府將會全民派發可重用口罩。
疫情過後,估計創科局將進入「實踐期」,政府將啟動一系列的「後疫情」經濟重建重大工程。就此,林鄭特首換上一位政通人和、前綫行政工作經驗豐富的新創科局長,對促進重建工程應該會很有幫助。
今次財政預算案一改過去守財的陋弊,有頗多積極因素,特別對創科投入較大,有助擺脫殖民地時代小政府、忽視科研與經濟發展的陋習。
楊偉雄承認創科失敗率相當高,期望社會給予年輕人多點機會。
在以色列,年青人對投身初創企業的熱誠高漲,因此以色列也以「初創之國」聞名。
陳茂波指本年度財政預算案重心為增加社福開支及強化科創投資。
現在,金融科技革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有些人把它稱為新經濟,也些人把它稱為新形態。
綜觀當前世界的新創巨頭如FB、阿里巴巴等,其市場價值來自它們持有用戶資料的潛在商業價值。
施政報告相當重視去年國家發布的一帶一路策略,文件中共提及「一帶一路」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