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古物古蹟辦事處於12月13日舉辦研討會,由多位來自粵港澳的專家發表專題演講,分享由考古、文物保育、修復、營造與藝術等多角度,對嶺南傳統建築研究的成果。
葛先生兩代人收藏的青花瓷器亦開始散落民間,這是收藏的正常規律,大家不必唏噓,因為每一個收藏家都係暫時擁有,在適當嘅時候釋出藏品亦無可厚非,最重要是收藏品能夠妥善保存繼續流傳!
堅稱要維護普世價值,處身高度文明的列強,為何不應將其得之不「義」的文物,文明地歸還中國呢?
在教育以高新科技、人工智能為熱談的今天,歷史與文物,是文化底蘊,更應投放資源,不容忽視呢!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三星堆是中華文明的傑出代表,舉世矚目。我們相信展覽可讓香港市民更好地認識中華文明,同時對外展示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助力香港建設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只有「以藏養藏」,才能令中國收藏事業走得久遠。最理想的情況是,新人早期收藏比較普通的物品,隨着經歷和認知慢慢增長,加上有適當渠道轉手,可以漸漸改善自己的收藏。
文物教育可以揉合不同學科,成為一個跨學科教育平台,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深入了解文物背後的歷史文化與工藝美術,成為國民教育的創新嘗試。
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詩句「一沙見世界,一花窺天堂,手心握無限,須臾納永恆」說出了觀看的奧妙及無限可能性。觀看文物也是如此,只要專心致志,就能夠從一件小事物中,找到豐富內涵及無限可能。
到外地旅遊,吸引我們的多是保存得好的「舊城區」,Winnie說「澳門的舊城區」,保留得不錯。香港一些舊區建築,可以的話,也該原汁原味保留下來。
今年初,上海街一列舊騎樓被活化成嶄新文創空間,迅即成為打卡熱點之餘,亦喚起市民對騎樓的絲絲記憶。
其實每一方面,都是學生學習的大好天地。學校裏也會讓學生見識全世界的各種文物。如果加上文化這個框架,學生得到的就不再是簡單的羅列,而是看到文物後面的文化因素,因此可以眼界大開。
文物包括「服裝、美術、音樂、樂器、舞蹈、建築、食物、廚藝、餐具、用具……這些,很多都容易被納入「藝術」的範疇。但是這些屬於「文化」,是因為都與歷史傳統有關,都經過悠久的傳承與演化。
我們要從物品本身的特徵去考察為什麼市場的運作有時會是這樣有時會是那樣。經過30多年的考察,我終於推出了一個「玉石定律」與一個「倉庫理論」。
現在的嚤囉街已不是以前的嚤囉街,文物店愈開愈少。唯一五十年不變的,是街角一間不起眼的打鐵舖,和它的老闆何永燊先生。
現為敦煌研究院特別研究員的李美賢老師,談及自己從入門而成為敦煌專家的經歷,全繫於一個「緣」字。
李美賢老師有感於很多藏家,百年歸老之後,所藏珍貴之物,都散迭無存,實在教人感到惋惜。她期望「收而不藏」,將蒐集的文物,公諸同好,在有生之年好好利用,藉以弘揚中華文化。
圍墻外的知識分子爲了避免本國文化遺產落得完全毀壞的下場,希望可以學習外國成功保存文物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