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孝並不難,好好地調伏心念,守規矩、合道理,照顧好自己,也幫忙父母分擔家務,從這些小地方就可以做起。
正如大自然有高山、溪流、大海,展現高低錯落之美;家庭裏也要有對長輩的尊重,才能展現人性之美。
為人子女在行事前實應深思熟慮,身體的傷害,幸運的話可以在一段時間後康復,但是也有人因此造成終身遺憾。不論結果如何,傷在子女身,無不痛在父母心。
到了晚年,最大的恐懼是被逼從負責任的成年人變成仰賴他人幫助的人。
前世500次回眸才能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今生父母子女的因緣是多少宿世的緣分成就呢?
年輕人跟父母意見不合,各持己見,大吵了一場。年輕人一怒之下,也奪門而去,說以後一生一世也不會回來!
父母是孩子的「模」。父母如何對待祖父母,孩子會有樣學樣,因此孝順應及時;而且父母有如堂上活佛,應時時噓寒問暖,盡心侍奉。
做人之所以寶貴,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價值,這價值在於人與人的關係上。生活愉悅,其中一個大道理就是能夠懂得人情世故,懂得與人相處。
Kaman不光是出門遇「貴人」,中學時期遇到好老師,大學又得系主任鼓勵,讓她覺得沒有揀錯選讀學系。老師讓Kaman積極面對人生難題:「好老師,對一個人的成長,竟是那麼重要的。」
不管掙了多少錢,事業發展有多順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當,將來老了會後悔。
人往生後捨此投彼,不需要也收不到子孫燒的紙錢;倘若祖先真的長守在荒涼而雜亂的墓地,子孫卻每年只來探望一次,應該也會感到兒孫不孝、沒有人情味吧!
這是不很久以前的故事。但有一道換日線,通常沒在這些新手爸媽的故事裏,那就是孩子的青春叛逆期。
有研究指出親子閱讀可以令孩子更聽話,比起以往用打罵方式教養孩子,讓他們從故事中學習做人道理,似乎更勝一籌。
孩子需要聽大人說話來模仿,父親有回家吃晚飯的孩子,詞彙量和語言能力比較強,因為大人對話時,用到的文法和句型比較複雜,詞彙也比較抽象,這會幫助孩子建構新的知識架構,使其更容易吸收複雜的資訊。
只有懂得與人友好相處的人,才能成事。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永遠記得別人的好,才能每天擁有陽光;每天都有朋友相伴,終生都有幸福相隨。
你怎樣對父母,子女也將怎樣對你﹗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僅剩歸途。
「珊珊」這天與《駿步人生》談風說海,由兩個女兒、丈夫黃德森,說到香港精神,仍然是一貫的快人快語。「風之后」,從未離開過大海;風再起,又是揚帆出海之時,她的人生下半場,正在啟航。
教養子女是費盡心力的重任,即使家境和生活環境欠佳,亦能藉親子教養彌補。
父母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則,父母動輒互相埋怨,孩子不容易建立是非觀念,兩位最相愛的人變成強勢人物,互不信任容易導致孩子形成自卑心理,培養不了自信心。
自尊與貧富無關,風度與境遇無關﹐讀別人的經歷,找自己的經歷。其實這些話不光孩子看受用,自己看一樣受用。
中國人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它所指的不只是基因上的關係,還包括家庭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身上多少都有父母的影子,平日做事以為是依自己的方式在做,想起來其實都有父母親做事的影子。
我突然在唏噓之處興起不如擱筆要不寫這專欄了,因為這專欄由他們成長開始素描,不覺十多年,夾議夾敘,批評了教育當局,尤其負責人的虛偽,要莘莘學子接受一套自己也不相信的學習理念。
我們總在說現在的孩子不懂事,可是卻不知道是因為我們保護的太好了,不讓他們懂事。要想讓孩子從小明事理能為他人着想體諒父母,就應該從小讓孩子吃點苦,讓他們識得人間疾苦,懂得珍惜,懂得體諒。
當人類社會邁入二十一世紀,家庭正在改變、孩子也在改變、工作也在改變……我們無從想像未來的世界將如何變化,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的轉變已不是傳統教育的框架可以概括。
如果我們是由爸爸媽媽的結合而來,哪麼爸爸媽媽又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個問題最初並不難答,但我們一旦再往上推,立即會遇到一個巨大的困惑。
你要思索清楚,你要讓人記得什麼?你需要的是孩子也會懂的字眼,好讓孩子的爸媽懂。
龍應台說,《天長地久》提醒年輕一代即使忙碌也不要忘記父母,而《天》跟上一代人想說的卻正好相反:你如果愛孩子,就不要綁住他;愛不能是勒索,「母獸」要有十誡。
每一個人的人生路途都是在摸索,每日在探究中成長的自我,沒有速成,更沒有天書,沒有什麼問卜迷信測命,每一天的路是每一天走出來的。
孩子不能從父母身上感到安全,每天像是活在恐懼中。
學生運動的年代,以緘默作支持的是父母,譴責的也是父母。學生強烈批評成年人的世界一敗塗地,聽者則在猜疑:「他們的父母往哪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