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難能力重要還是語文能力重要?應該說兩種都很重要吧。但仔細地分,解難能力應較側重在目標,而語文能力則較側重在方法。
15年免費教育中,香港孩子一直有學國話/普通話,為何效果仍不夠理想,是教育方法的問題。
隨着香港人反新移民情緒及本土意識的提高,香港人視帶鄉音的廣東話為「不標準」,忘了它原來的多元化與包容性,成為了製造差異的身份政治。
身爲教育工作者,我們固然不能忽視普通話對聽說讀寫的正面影響,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也理應讓學生掌握普通話的溝通技能。
香港固然亟需普通話及與其相關的人才,卻也不該放棄粵語這代表本地文化、歷史的根源。
母語或中文教學在香港並不曾達到過一致的共識,更莫說以廣東話授課,其中複雜的心理,跟殖民地的職場或對畢業後工作前景的憂慮不無關係。
如果教育法有效,從小開始吸收正體字,絕大部分孩子學習並無問題。
北京語言學家宋欣橋認為普通話是「現代漢語標準語」,而粵語只是「漢語方言」。由此宋欣橋推論:對於香港學生,普通話教育才是最標準的「母語教育」。結果宋欣橋的推論引起爭議。
作為語言,普通話與廣東話的表達能力及各自用母語去思考的能力都是一樣。但對母語是廣東話的新生學子來說,要學普通話,就要先學好廣東話。
語言有雅言與市井之言的分別,雅言是知識分子、貴族或自命高尚的人的慣常用語。若是優雅的語言被用作掩蓋內容的空洞或虛偽,我們便只見到矯揉造作,看不到美,反而不及不加修飾的市井之言的直接有力。
Ben SIr還主動創新求變,積極探索各種大膽的可行性,這些想法成就了今日的他。
外語充母語,或能逞一時快意,但將來怎麼辦?
「香港很無聊啊,一個小島有什麼好看的?」柯市長,聽好了。
傳統不是持久不變的,而是持久而變的。胡適認為中國傳統有些部分已經死掉了,有些是活生生與生活連在一起。
讀完書,總得乖乖回來找事做。你不懂中文,又有什麼理想工作等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