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上海

上海不封城的啟示
作者:施永青2022-03-30
上海今次不封城,顯示中國在防疫策略上已有新突破,這種突破將有利於中國與國際接軌。當中國能與國際接軌的時候,香港要與內地通關就更加不成問題。
與民國同年的青春祖母
作者:舒非2022-03-30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在貧窮落後的閩南鄉村,有兩個學士學位的爺爺要招親,希望應聘進門的女子大排長龍。據說選到最後剩下3位,我奶奶最後讓我爺爺看中了。
資深傳媒人曹景行在滬病逝 享年75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12
資深傳媒人、著名時事評論員曹景行2月11日病逝於上海。父親是中國第一批戰地記者、著名作家曹聚仁,胞姐曹雷是上海電影譯製廠一級配音演員兼譯製導演。曹景行開創了內地新聞評論先河。
曹景行兄二三事
作者:張建雄2022-02-12
曾任職《亞洲週刊》、《明報》、中天新聞、鳳凰衛視、中央廣播電台的知名傳媒人曹景行周五(11/2)因病去世,與其相交逾24載的張建雄特提筆為文,記下兩人從青絲到白髮多年相知的珍貴友誼!
2022:我的「家」在哪裏?
作者:高希均2022-01-03
安身立命的「家」宛如「家鄉」,有家人團聚的溫暖,有左親右鄰的和睦,更擁有社會各階層的和諧,與國家的安全與和平。我祈禱台灣的「家」,有一天會變成「家鄉」。
兩岸一家親・雙城更親近──台北‧上海雙城論壇致詞
作者:高希均2021-12-09
國際化潮流中,時間不站在台灣與大陸這一邊。雙方要加快,而不是放慢交流;是要說服,而不是屈服,於少數人的懷疑。分秒必爭的時代,最可惜的就是錯失時機。
鄭永年:國家是大寫的城市 城市是小寫的國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17
鄭永年認為,任何一座城市硬基建的高峰總會過去,要想成為歷史長河中的明珠,就必須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精神層面的指導。換言之,就需要與之相匹配的軟實力,即一個城市的精神與品格。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 紐約第一倫敦居次 香港勉強保住第三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9-27
最新一份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出爐,紐約、倫敦仍穩坐全球金融中心首、次名地位;而香港和新加坡分別排第三和第四位,得分均下降了25分。
羨慕妒忌恨的金融城市排名
作者:張建雄2021-03-29
2021年可能是香港脫苦海之年,上海當然亦要力保, 但十大金融城市中國佔四位,非同小可。
淺談暢詠時代曲──國語時代曲在香港和台灣
作者:馮應標2021-03-14
國語時代曲誕生在1920年代的上海,30年代起風靡全國,解放後移師香港,造就50至70年代長達廿多年的璀璨第二春;70年代間又催生了在台灣的第三春。
淺談暢詠時代曲──靡美之音老上海
作者:馮應標2021-02-28
現代中國⾳樂的發展,到了1920年代中後期⼤放異采。此際,各式的歐美流⾏⾳樂⼤舉進軍上海,上流人士出入的夜總會、舞廳在租界內遍地開花。上海這個「東⽅巴黎」,遂又贏多一個「亞洲/東⽅爵⼠樂之都」的美譽。
從美國消費電子展(CES)看中美科技、家電及3C產品企業伙伴關係
作者:徐淑梅2021-02-09
中美兩國政府過去兩年在科技層面雖然高調對抗,但要兩國科技公司、家電製造商及消費者脫鈎,說易行難。
不要以量自大 上海替代香港
作者:丁望2021-01-08
扶助上海超越香港,在2035年使它成為第三國際金融中心。——這是北京前財經高官的「預期」。
鋼琴詩人傅聰染疫病逝 終年86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29
著名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於28日(周一)在倫敦逝世,享年86歲。傅聰1955年贏得「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瑪祖卡獎」,成為首位在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的中國音樂家。詎料傳奇的一生,卻因新冠肺炎畫下句號。
倫滬港台20年變化
作者:張建雄2020-12-03
20年來,世界局勢風雲變幻,倫敦、上海、香港、台灣的經濟發展水平此消彼長,俱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香港的金融中心會否「走向地獄」?
作者:雷鼎鳴2020-08-24
香港的金融中心有優勢,但美國政府若懷有敵意,可否打沉香港的金融業?
梁定邦:香港應背靠祖國 發展多元債券市場
作者:劉寧榮2020-08-04
監警會主席梁定邦博士接受筆者專訪時續指,中港緊密的關係不會損害香港的聲譽,相反有利香港的制度可持續運行。若然中央不出手,什麼事都不幹,香港的優勢只會愈來愈少,少到有一天可能完全沒有了。
堪富利士父子──立足香港,面向神州的西藥業王國
作者:趙粵2020-06-17
堪富利士父子從1867-1933年間在遠東地區建立了一個西藥業王國,以香港為基地,在上海、廣州及馬尼拉等地銷售西藥、汽水、「戒煙藥」。現今著名的屈臣氏,以至上一輩兒時記憶的「花塔餅」,都是他們引進。
全球金融中心如何排名
作者:莊太量2020-04-09
何謂「國際金融中心」?此稱號強調「國際」二字,意味在平台交易的雙方,應大部分為非本地人。
紐倫港神話不再 包容文化褪色
作者:何濼生2020-04-01
香港在十天內連失兩個光環:3月17日我們失去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寶座;3月27日我們失去「紐倫港」全球金融中心三甲的位置。
上海比法國安全──2020年第一季疫情小記
作者:張建雄2020-03-11
新冠病毒不饒人,3月初就殺到法國,以法國人的羅曼蒂克,不肯帶口罩,疫情會迅速破千,要在變成疫區前回到上海,接受14日隔離也在所不計了。
永安創辦人 郭樂回憶錄
作者:鄭明仁2020-03-01
永安公司創辦人郭樂一本薄薄的口述歷史,承載着100多年前華人在澳洲艱苦奮鬥的血淚史,也記載了郭樂如何從一個窮小子成為名聞世界百貨業大亨的故事。
香港打不死
作者:陳景祥2019-12-19
香港周邊城市的發展,並不意味着香港就會被取代;香港打不死,靠的不是中央規劃,而是我們的制度優勢。
中美貿易上海談判:中方增購美國農產品 9月續談
中美雙方就經貿領域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進行了坦誠、高效、建設性的深入交流。還討論了中方根據國內需要增加自美農產品採購以及美方將為採購創造良好條件。
內地用心編寫的《生命時報》
作者:何漢權2019-07-05
香港醫學界近年要忙於向市民表達政治立場,敵我劃界,久而久之,根本無暇本科的專業發展?
陳莉:空白見色彩
作者:張灼祥2019-02-15
Kebeyo無窮無盡的想像力,是她的創作源頭:「每天都有新想法,每次創作都是從空白開始,我是充滿信心的,知道意象湧現,源源不絕的。」
自由被侵蝕 香港將玩完?
作者:褚簡寧2018-11-22
香港是否處於彌留狀態?是的,然而會死去的只是我們原來熟悉的城市,香港會與其他內地城市一樣地活着。上海並沒有我們享受着的自由,但它卻正在蓬勃發展。
上海進博會釋放的幾大信號
作者:零傳媒2018-11-15
從1978年到2018年,這40年,世人見證了一個原本處於全球貿易價值鏈邊緣地帶的最大發展中國家,向國際貿易體系建構者角色轉變的過程,中國也因此完成從主要出口國向主要進口國的角色切換。
大灣區規劃 先做餅後派糖
作者:陳景祥2018-08-30
大灣區首要任務應是制訂一個可以「做大個餅」的規劃,而不是由內地「派糖」,提供優惠吸引港人北上。
革命中的傳統文化:從上海博物館看中國當代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8-18
《策展革命:毛澤東時代的政治啟示》一書探究了博物館展覽與政治運動的關聯,分析了政府如何使用展覽達至政治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