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克蘭人若是頭腦清醒的話,應尋求方法,盡快以非戰爭手段解決與俄羅斯之間的政治糾紛。因此,習近平今次的和平之旅,雖然困難重重,卻不能說完全沒有機會,原因是打下去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國家主席習近平應俄羅斯總統普京邀請,周一(3月20日)至周三(3月20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據央視新聞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坐專機抵達莫斯科,俄方在機場舉行隆重迎賓儀式。

從北約對歐盟的勝利看,歐洲的「北約化」為亞洲的「北約化」敲響了警鐘,我們不得不防,亞洲國家要有能力去掌握自己的命運。

除非用軍事獨裁統治,反戰和談和重建烏克蘭國家的政治趨向是無可抑制的。這或許是歐洲或歐盟與以至烏克蘭的最佳結局。不戰不和讓時間把矛盾對立逐步改變。

打和對歐盟而言是傷害最小的結局。就此,歐盟必須盡早游說美國勒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離場,這樣俄烏戰爭才會慢慢地無疾而終,和局收場。

過去5年多,自從特朗普2017年上台以來(2021年換上拜登),美國在全球範圍主動出擊挑事,世界形勢大變。隨之而來的是互聯網上假消息大量充斥,互聯網被武器化。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西方政治領袖只顧門面的治標,努力加息和補貼,但卻把治本工作抛在腦後。英國首相一而再,再而三前往烏克蘭,繼續支持戰爭。制裁俄羅斯一再加藥,限制俄羅斯人入境。到底西方領袖服務於美國總統,還是自己人民?

回顧2022年發生的所有事情,台灣知名媒體人陳文茜認為文明共處、互相擁抱的時代已經破滅,人類將為從前埋下的錯誤一一償還,在熱浪中走向野蠻與死亡。

懦弱只會奪走我們的安全感,「潤」雖然是可以理解的個人選擇,卻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案。我希望在這樣一個時刻,我們都能找到新的目標。

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援並非毫無保留,西方除了不肯出兵參戰外,在武器方面亦有很多保留。而俄羅斯的策略是圍而不攻,隔絕烏克蘭守軍的對外聯繫,直到彈盡糧絕,士氣低落,唯有投降,逐步消耗烏克蘭無法補充的兵源。

俄羅斯顯然是借烏克蘭之戰改變東歐的安全局面,是重建冷戰造成又一次的歐洲分裂,抑或是在美俄衝突中歐洲宣布中立?烏克蘭之戰歷史意義重大而深遠!

拜登的「癡呆」與「口誤」,原來是另類的心理武器。美國的敵人正在籌劃「超限戰」,拜登這個「老人牌」、疑似間歇性故障的機械傀儡,有如在麥田上樹立的一個稻草人,對於烏鴉,又何嘗不是超限戰的一種?

北約稱俄羅斯是「幾十年來歐洲和大西洋面臨的最嚴峻的威脅」,並於東部加強部署軍隊,成員國亦增加國防開支計劃。因此「歡迎」芬蘭和瑞典的加入申請,對俄羅斯形成戰略合圍。

5月16日,芬蘭和瑞典正式宣布,申請加入北約,增強防衛國土的力量,仍秉持原來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威脅他國的領土安全。兩國的申請,卻出現「半路殺出程咬金」的障礙:土耳其表示不同意他們加盟。

5月3日,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出席立法會簡報工作重點,罕有回應香港有可能被牽涉入歐美制裁之中,特別是有機會被移出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折射出北京的考量與評估。

今年在俄烏戰事持續的背景中,5月9日俄國舉行紀念「衛國戰爭」的勝利日閱兵。總統普京指摘西方入侵俄羅斯「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歷史領土,在基輔揚言獲得核武器的可能性」。

歐盟於5月4日宣布,對俄羅斯實施第6輪制裁,逐步禁止進口俄原油和天然氣,重申反對俄侵烏行為。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表示,不會停止進口俄能源;在不久前,他則強調不會借道輸送武器到烏克蘭。

美國聯儲局2022年三月才加息一次,再加5次,聯儲基本利率若到3.75-4%,LIBOR和國債利率要加多少?不敢想!美國人能不焦慮?

美國拜登政府第一宗對台軍售項目近日突然叫停,官方說法是俄烏戰爭令生產線擁擠,故此波及台灣。但另一邊廂,中國從海上屢次發射「長征十一號」成功,對美國對台政策上會否有特別意義?

塞爾維亞近日進行軍事演習,展示了自中國購入的防空導彈系統。總統武契奇指出,引入裝備表明「不會再成為其他人的出氣袋」,分析指塞國正努力維持多邊關係平衡。

俄烏戰爭掀起全球經濟戰。資深銀行家張建雄指出,歐美不斷在興風作浪,聯合制裁俄羅斯,與此同時密謀對付中國。一起聽聽張建雄分析。

從西方對俄羅斯制裁中可看出,香港的確是全球最安全的一個金融中心。因此如何保護好香港的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重要性遠遠超過經濟層面。

雖然俄烏戰爭在歐洲發生,但對亞洲各國的安全形勢或秩序有重大影響。亞洲各國須重新考慮國家安全問題,首當其衝的是日本、南韓。至於俄烏戰爭又會否增加北京攻台之可能?

如何洞察世情,需要有一個整體觀點,一個明確立場,一個分析方法。關鍵是要有前瞻性,最近徐是雄教授對中國模式有嶄新的看法,值得港人高度重視。

時鐘不能回撥,不能夠再問當時如果西方政客在歷史的深度中更深思熟慮一些,可不可以避免今日的慘局?

俄羅斯央行近期宣布,從3月28日起,一直到6月30日,將會以固定價格從金融信貸機構購買黃金,即每克黃金5000盧布。此舉用意何在?是否準備恢復「金本位制」,形成盧布同黃金固定匯率掛鈎的體系呢?

從澤連斯基願意妥協的態度來看,他是知道這場仗他是打不贏的了。如果澤連斯基當初不是作這樣的選擇,滿目瘡痍的國土都是可以避免的。

種種跡象都顯示,俄烏雙方都在立場上有所退讓,只是不想一步就退夠位,難以向國民交代罷了。

退休將軍德佛雷(Chris Deverell)高調宣稱支持在烏克蘭建立禁飛區,顯示英美態度微妙生變,英國的北海石油本已停產,也準備重新啟用投資。英國人視烏克蘭戰爭為退歐之後,另一次脫胎換骨的歷史契機。

作者指出,最近有20多萬外移的烏克蘭難民回國,或反映出戰事在俄羅斯主導下,新納粹武裝威脅被消除。只要人道援助迅速趕上,協助他們渡過難關和進行重建,戰爭的災難可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