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幼兒正值發展情緒表達的初期階段,除了關注他們身心靈的動態外,幼兒在此階段的一大特點,是他們較難明顯表達自己的情緒,因而也更難察覺和檢視他們的情緒狀況及背後的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屬校的發展策略具有重要的價值,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拓展他們的思維和解難能力,並培養了他們成為積極、有責任感、有價值觀和心繫家國的社會成員。
「他們做得到」這個信念,促使朱校長及老師為照顧學生的需要,不斷發展出不同的校本課程和設計創新的教學法,促進學生進步並發展其潛能,讓智障學生可以發光發亮!
100分制,估計在我們社會,還會維持一段時間。作為學校、校長、教師、家長,在這種強勢的傳統下,也許可以着力減輕分數的影響,減輕100分的惡劣效果;而不是有意無意地鼓勵了學生的「分分計較」。
為了贏在起跑線,許多家長忽略了家庭教育也可能導致孩子罹患某些精神或情緒病。研究指出,用較苛刻的方法教育小孩,反而可能會讓他們有較高機會患上精神或情緒疾病。
袁志光認為雖然家境較優渥的孩子或許有較多教育機會,或更容易接收資訊。但現今互聯網發達,資訊接收已沒有差別,基層家庭反而可以得到很多鍛鍊學習的機會。
陽光兒童村的團隊致力為村中孩子建立是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家園,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一個安全、溫馨的家園。筆者作為陽光兒童基金會的主席,深感責任重大。
今天前線教師的工作量之大是不容忽視的!若教師長期面對這個工作量,而漠視適當休息時間和處理身心平衝問題,隨時會導致壓力爆煲,直接或間接影響個人甚至整體團隊的工作效能。
校園就像莘莘學子的第二個家。通過環境營造和參與式設計創建出令師生更有幸福感的校園,是賽馬會幸福校園實踐計劃所有參與人員的共同願景。
在教育新常態下,教育領導更需要為學校發展多加思索,本文將集中討論如何透過正向教育,提升學生身心社靈4方面的健康,盼不單全面關顧及支援學生的情緒需要,且能進一步助他們的人生規劃覓方向、尋出路。
「賽馬會幸福校園實踐計劃:環境營造計劃」召集人張海活說:「若使用者一起構思他們生活的地方,同學會活得更開心、幸福。」
興辦學校不易,貫徹理念更難。此書解構港大同學會小學及港大同學會書院的成功訣竅。
今天的學校教育,概括性思維有它特殊的地位。近日接觸的很多學校,假如有特色,校長都有一套概括性的想法,除了校長自己堅信不疑,還把這些想法傳播到整所學校,甚至傳染到全校的學生。
今集《灼見教育》請來東華三院王余家潔紀念小學及黃笏南中學的兩位校長,大談東華三院由小學到中學連貫的德育課程是如何推行的,以及德育的核心價值觀。
國外的教育到處喊苦,忙於彌補「學習虧損」(learning loss);在這時刻,香港學校的情景,而且不限於一兩所學校的情景,探索如何在疫情之中帶領學生開拓新境界,是否應該譜寫一個香港故事?
讓孩子直接面對失敗,有助他們合宜地處理和轉化所經驗到的感受和情緒,並轉而尋找和嘗試扭轉困難,達致成功的方法。這才是「失敗乃成功之母」的真義所在。
即使到了今天,學生是21世紀的心態,教師卻是20世紀的心態,家長更是19世紀的心態。中國人的習慣,用「讀書」作為上學受教育的代名詞,相信讀書可以「育人」,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改善?
2016年,我們有幸參與由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賽馬會慈善基金聯手推出的「賽馬會『正正得正』教育計劃」,師生合力在課堂中實踐正向教育理念,增強同學的自信心,強化良好表現。
近年,正向教育(Positive education)在香港大行其道,有許多學校都大力推動,成為學校周年計劃的關注事項(Major concern),更有不少學校定為三年計劃,積極發展學校的正向文化。
家庭發展基金總幹事羅乃萱女士表示,正向教育就是以身作則。我們怎樣做,要做給下一代看。下一代人就會做給再下一代看。
能夠預早在學生成長時期,多播放正向教育的種子,或進行有計劃的品德教育去塑造學生的品格,會有助有關國家或地區政府去管治,同時也可減少國家或地方青少年犯罪率和社會動亂的發生。
「正向」一詞,固然冠冕堂皇,可討家長、外界歡心。可是,世事本是正反二元,甚至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光談正向,不是為學生建築一個世界為我而轉的虛假天堂嗎?
現在對於《國安法》的解讀,許多都是想當然;然後又把這些想當然的解讀,當成是出發點,再無限擴大。
有家長指港大同學會小學的升小一面試老師說「警察是壞人」。本社獨家專訪黃桂玲校長,她回應學校一直宣揚正向教育,教導學生尊重別人,絕不散播仇警言論。
宗教的信仰,講究「悟」。往往是一種全面的、綜合的、深層的理解,而且不斷地在人們的生活中,見證自己的信仰。這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理解過程。
由中華聖潔會所創立的中聖書院,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現任曹美娟校長和羅瑞蘭副校長攜手合作在學校推動正向教育,培育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去迎接多變的未來。
曾俊華認為政府是一艘龐大的航空母艦,教育政策難以作出任何修改,所以他覺得現在從另類的教育着手,然後由下至上,逐漸改變。當另類教育得到群聚效應時,他相信很多事情得以改變。
作為父母,你認為應該給孩子什麼?要得到怎樣的照顧?孩子究竟要接受什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