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登上任後,美國政府可能對中國採取一種圍堵和接觸相結合的政策。而多邊主義將成為中美之間的共同點,並可能相互參與,對話和討論。

美國兩位副總統候選人──共和黨的彭斯和民主黨的賀錦麗周三舉行電視辯論,議題聚焦新冠疫情及中美關係。賀錦麗批白宮對疫情應對不力,更指特朗普輸掉了對中國的貿易戰;彭斯則指中國要為冠狀病毒大流行負責。

繼「十三五」規劃設立「港澳專章」之後,相信「十四五」規劃也會作出戰略部署和安排,因此,香港可藉此機會,「為國家所需,發揮自己所長」,踴躍為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積極參與未來五年國家的建設大局。

這場被稱之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最大危機,正在悄悄地改寫世界政治版圖。面對這場衝擊波,中國將面臨過去40年從未有過的挑戰,這關係到中國是否可能延續過去40年的發展軌跡繼續前行。

美國和西方一些國家的對華「隔離」政策和過度反應,也不言自明地隱含着濃厚的種族主義因素。

近期香港與內地及美國的整體貿易額分別陡降兩成和一成,但香港與某些地區(例如台灣和越南)貿易額卻逆勢上升,這變化取決於當地發展潛力。

若以「地火明夷」之象去看世界局勢,2020年的世局也是陰霾一片,前景迷惘。

從長遠看,不應當把經濟民族主義視為負面的東西,更不是後退,而是要利用這段時間,通過內部方方面面的改革,強化自己的制度競爭能力,為了未來更好、更有效的發展。

本屆峰會將探討環球經濟新格局,邀請約十位演講嘉賓就環球金融走勢、中美關係、中國經濟、金融科技、樓市前景、股票市場、流年運程等範疇作深入分析, 讓聽眾掌握最新形勢,捕捉投資先機。

價值可以融合,利益可以妥協,但欲望很可能變得不可克制。中國是世俗文化,西方的很多價值並非必然和中國的價值發生衝突。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最近表示,中美兩國是在技術、政治經驗和歷史方面最有能力影響世界進步與和平的國家,所以希望中美兩國能夠以合作方式來解決問題。

現在中美來往密切,生活中每一分每一秒美國和中國的產品人員都互相流通,美國和中國的各方面的交流都在進行,所以一定要找到一個中間點,可以讓兩邊共存。這就是《善良的天使》所表達的觀點。

國會的「人權民主法」得到佩洛西和共和黨議員魯比奧聯合支持,一旦通過,香港特區政府高官的美國資產、子女簽證全部有可能凍結。這一切並不是陰謀,而是美國人光明正大寫在牆壁上的提示劇本。

三項分歧現在談不攏,不代表以後談不攏。中國應該明白,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已變,已沒有可能回到開戰前的狀態。

在對中國實施關稅的同時,由於不能做到如中國一般的低成本效益生產,相信美國在未來仍然會依賴中國的進口商品。若美國不撤除向價值2500億的中國貨品所開徵的關稅,貿易戰對美國的負面影響將會慢慢浮現。

如果G20上習近平與特朗普的會談沒有愉快而富有成效的結果,板門店的金正恩與特朗普會晤也難以成事。

日本國民既是消費者,也是投票人,他們對中美的親近感變化將會直接影響政黨、政策。

特朗普在短短兩三日時間內搞掂兩個難題,問題雖然仍未解決,但試問怎會有對手願意對賭。

留學始終和國家的發展和命運緊密相連,在當下這個階段,因為起起落落的中美關係,赴美留學處在一個低點。所以在美國留學的境遇就像一個鏡子,它折射出中美關係的好壞。

自去年中興事件後,華為已起了強烈的戒心,大量購買零部件,足可供未來6至12個月生產所需,這便為她對美國的突襲留下了應付的空間。

世局變化在今年的無妄卦觸發出來,因為有人不能持平守正,利用陰招小人伎倆,逼使其他人屈服改變,並要人簽訂苛刻條約,最終是不得逞的,凶。

香港是美國和內地以外,受到重創的另一地區,如無必要,現在最好忍下手唔好做一些大投資,買樓便是其中之一。

中美跟以往不同,前者一直認為忍讓了幾十年,後者的國力冒起,兩國同樣對於調節市場駕輕就熟。或者,正正因為大家都有條件在打貿易戰期間,尚且有條件可以砌好經濟,造高市場,尋求妥協的逼切性亦變相減少。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教授主講是次名家飯局,分析香港下半年經濟及樓市股市走向。

中美貿易戰是美國試圖重建全球貿易體系、提升美國全球競爭力的其中一環;為達目的,美國必須壓迫其他對手。換言之,美國並非只針對中國。

一直以來,「以香港之所長,配合國家所需,開拓國際商機」是香港與內地發展的目標。國家雖然面對5G國際市場受阻問題,憑藉大灣區的龐大內需市場,以及香港國際化的軟實力優勢,必然可以協助國家走出困局。

在大陸嚴防和平演變容易,在香港則非常困難,因為按照一國兩制的原意,香港在制度上仍然可以跟西方世界接軌,而且香港人也從不抗拒西方的文化價值觀。

5年之後,除了政府可以提供的住宅單位之外,還有不少供應會透過地產商補地價得到,千祈唔好睇小這個供應量,隨時可以達政府提供的一半數目。

不少傳媒紛紛報道亞洲各國緊跟美國圍堵中國,網絡上在出現中國外交陷入困境的討論。但事實上,中國真的陷入圍堵嗎?

中國的經濟發展有能力拉動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正是因為中國擁有最龐大的中產階層。若以購買力平價去推算,中國的經濟已超越中等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