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2022年頒布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期望義務教育課程能夠與時俱進。這一次的改革有什麼主要的變化呢?教育方案有什麼重點?
美術教育是人類社會一項重要的文化素質教育活動,對培養幼兒的情感、觀察力、積極性以及操作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對幼兒進行早期繪畫學習,最有利於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在大灣區各地交通日益方便的情況下,個人認為最適宜的是多做教師間的交流,在學科專業上彼此交換意見。
聰明的學生,慢慢就會學會揣摩老師的意思,希望答中老師心中的答案。這是什麼學習?請想一想,學生是在心中尋找最好的答案,還是在尋找老師認為標準的答案?
「實踐式知識」概念植根於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這包括教師如何做出判斷,他們如何概念化和描述課堂困境,他們如何關注課堂生活的各層面,以及他們如何思考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效能。
由根據成績分班,到根據成長心態分班。要達到上述境界,必須要依照下列四個複雜教學的原則去處理:一、多維度的學習;二、角色;三、適當的讚賞;四、有責任去協助他人學習。
從提倡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最有成就的教師是那些能掌握「理論式知識」並能在課堂上準確實踐、始終如一使用這些「理論式知識」的人。可是,這種「理論式知識」 又怎樣準確地實踐?是否只憑理論就可以?
在資訊發達的二十一世紀,學習是輕而易舉的事,教師除「傳道、授業、解惑」外,更重要的是「促學」與「動學」,讓學生「知不足而後學」。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喚醒孩子的生命,讓他們從「種子」中萌芽、成長,誘導出真正的生命。
老師喜歡教,學生喜歡學,學校最重要的是能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促成其事。
種種通過教學互動而來的感悟,最基本的樁腳就是「安全感」的催生。
近年政治意識型態與個人政治立場主導,竟弄至烽火禍香江,呼朋引輩,順我生,逆我亡。
「停課」,不免使人懷念校園的生活。很多學生,從小學到大學,都忽然感到與同學共同生活的珍貴,渴望有人「傾偈」。沒有學校,就沒有了群體活動,青少年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樣。
在牛津兩個月來的學習,深深體會牛津輔導制正是世上最有效的學習模式之一,不單學生學會論證自己的觀點,連學富五車的導師,也因學生的創意思維及提問得以教學相長。
近年來,發現學生思想混亂、知識貧乏,獨立思考力量愈來愈低,過多的「跨科際」極可能是原因之一。
學習科學目前研究的,還只是人類學習的一小部分,但是已經起了很大的「照明」作用,讓我們看清楚一些學生學習的底蘊。
教學不怕問題刁難,最怕冷漠而不動心,如何執生以熱誠感染他人,使他們留心內容的意義價值,如此才使得每次踏上課堂戰戰兢兢,洋溢教學的動機。
我們未必能預測20年後的世界,但筆者相信,手機在學習或學校行政上的應用將是未來數年的趨勢,其應用亦將有無限可能性。
教育現場,廣角鏡下,當要領受社會對教師的尊敬和珍愛,作為教師,要捫心自問是否受之無愧?
文化影響着學校的各個方面。文化可能影響教師在教員休息室的閒談、哪一類的教學法受到重視,如何看待教師專業發展,以及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共同承諾。
當今時代,學習成為我們終身的事業。然而,我們可曾真正省思過自己的學習經驗,從而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態度及方法呢?
教育經年的同工,積累「失敗」的個案不少,常有教學原知萬事空的無力感。但看吳老一生與畫作同終始,為的是什麼?
大學畢業生最初加入教育界,目的多為穩定高收入,但他們沒想到高收入的背後,除了教導學生外,更要管理學校,因此深感不滿。
踏進社會,知識、語文,故然重要,但未必是最受重視,略有不達,因為工作需要,將勤補拙,總能克服。反而是態度、責任感、認真、勤奮、虛心、熱誠、解難、創意等等,卻是品格已成,不易轉化。
常有校長對我說:「現在家長的思想很複雜,又想沒家課,又想成績好,讀書又豈有不勞而獲?」
七年的政治生涯,江宜樺登上了很多學者一生都未必有機會踏足的舞台,突破紙上談兵的時事評論,實踐自己的政治理念。他沉思道:「對於馬總統,我一直很感謝他,給我在這幾年中歷練了好幾個職務。這對一個學者來說,雖不是千載難逢,但也是要珍惜的,是一個對政治現實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