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珠海社團總會主辦、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演出的大型情景音畫劇《千手千眼》,於4月24日晚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隆重上演。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在致辭時表示,表演充分體現中華兒女堅毅的精神。
短短十天旅程,新疆的故事說不完,喜歡新疆,心動不如行動。我也希望明年能再遊新疆,聚焦南疆吐魯番。
對城市當代舞蹈團藝術總監伍宇烈來說,舞蹈是生命、是開端、是結局、是過渡、是故事。「編舞、舞者和我都在自己的旅程中漫遊,經歷着成長的起伏輪迴。」
人在尋找自我的方法各有不同,究竟誰是真正的我?作為一個舞者、編舞、舞蹈導師、舞蹈助理藝術總監,謝茵的生命已被舞蹈薰陶得透徹,順理成章地以舞蹈作為尋找答案的工具。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香港分會會長李深熱心推動內審行業,通過風險為本、獨立客觀的審計和諮詢,促進機會完善管治和價值提升。她分享內審行業近年來的演變,並為企業帶來更多價值,以及一次離職期如何改變她的人生。
《山水》中變化萬千的水墨及寫實的山水背景都由同一部投影機造就,配合多種舞台燈光、音樂節奏、舞者出場的位置及移動的布景,竟然如此天衣無縫,十分佩服。
楊漢源(William)入讀演藝學院前,從未受過舞蹈或編舞訓練。他說自己家境一般,但成長路上遇上很多意想不到的人和事,為他的事業生涯帶來徹底改變。
舞蹈是跨越國度、超越語言的藝術。梅卓燕曾於多個國際藝術節表演獨舞創作,以「遊走於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舞蹈風格見稱。
身兼影像導演/粵劇團創辦人及監製/講師/粤菜館負責人的黎宇文(Maurice),早在90年代已開始美國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 2007年提出的”slash”生活和工作模式。
朗格說:「只有作品是真實的,它所表達的情感才能成為普遍;作品往往受其符號的約束。把藝術符號化,就是為觀眾提供一種孕育感情的方法」。
編舞者以及舞者的表演,使符號化作品的呈現及有機的多重性。兩者皆毋須在現實的個人歷史裏,經歷過作品所敍述的情感和敍事的啟迪。
狂舞的不應只是年輕的軀體,格鬥中勝者為王,殲霸者也不分上代下代。罪惡只有一種,即那些對肉身自暴自棄的人。
評論可以同時間溝通創作者、作品、觀眾/讀者,互動中它又逕自延展,時而奪目,時而隱約,時而靜默,時而劃破世紀的暗黑。
日本舞踊藉音樂、歌詞及舞蹈動作展示日本的四季變化、人與自然的關係、愛情故事以及日常生活等場景。
一整天舞蹈作品研討會,眾嘉賓都十分投入,向本地的舞蹈工作者加以肯定,亦同意作品要與評論並行。
跳舞者沒有地方跳,身體衰老得不能跳時,只要精神不滅,照樣跳!
舞蹈不但大眾能夠參與,傷健人士一樣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