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信仰

杏林故事
作者:何漢權2023-11-03
單算自1840年英國人發動侵華戰爭起,至1900年八國聯軍止,西方列強,巧取豪奪,壓榨欺凌中華大地善良無辜的老百姓。究竟,有毒害的大煙(鴉片煙),是誰大量傾銷給中國老百姓的呢!
修行的關卡
作者:常霖法師2023-08-29
在生命中遇上困境,就正好用來檢測我們的修行方向是否正確,其實是學習和進步的機會。這個時候才更需要用念佛禪修來調理身心平衡,不能因為遇上考驗便放棄,必須持續不斷地練習。
做個有心人
作者:翁美茵2023-08-25
老師如何履行學校辦學理念的期望?筆者試從當年自己的學習中反思,並提出了三個方法。
救贖──文明與信仰的迷思
作者:許志榮2023-04-15
那些年的信仰,曾經救贖蒼生;到如今,我們能夠贖回日月星辰背後的信仰嗎?
節日的祝福與危機──梨泰院事故的懸念
作者:許志榮2022-11-19
在這樣的人間,我們的確得到前所未有的活力和自由,然而,若抓不住人類的自覺和尊嚴,節日氣氛的轉化,除了青少年取向的消費風光,究竟還剩下些什麼刻骨銘心的意義?
開放心態把握機遇 逆境不再強者永在
作者:林泳施2022-05-10
「眼下香港不是沒有機會的。」容永祺強調,看到有年輕人就業得很好,有年輕人創業成功,只要裝備好自己,年輕人一定有機會的。他指出,年輕人發展需要具備兩個條件──知識和心態。
清心寡欲存正念
作者:釋證嚴2022-05-09
人的一輩子有多長?一味地貪着外在享受是無意義的,要好好地利用身體這個載道器,保持心念的純淨。
宗教學校也要有宗教自由
作者:劉鴻輝2022-04-04
既傳授知識,又培育靈性,對學生的發展,百利而無一害。但是,如果認同「宗教自由」是文明社會標誌的話,那麼刻意營造校內單一信仰的師資環境,是否符合普世價值?
《史記‧伯夷列傳》——關於道德潔癖的啟發
作者:許志榮2020-01-11
政治舞台上的戲碼沒有預告片,既然生於亂世,知識分子先天下之憂而憂,面對社會危機,各本其性情,各守其分際,各據其體會,各按其知聞,互相參詳制約,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就是一代人修成的正果了。
眾人競逐的歷史遺產──耶路撒冷
作者:國家地理雜誌2019-12-20
自2004年起,考古學家便開始篩檢挖出來的泥土,至今已發現超過50萬件文物。埋藏在耶路撒冷底下的一切,顯示這座城市的歷史太過豐富與複雜,不可能符合任何單一論述,無論是猶太人、基督徒或穆斯林的。
陳健民:毋忘燃燈人──向啟蒙者致敬
作者:編輯精選2019-04-09
每一本書、每一個人,真的在我人生裏有如一盞燈,帶領我在黑暗中一步一步往前走,特別是走上爭取民主的路。究竟什麼事、什麼人、什麼書,使我認為自己可以全情投入?我希望能夠跟大家分享。
恭喜發財──發財只為了錢嗎?
作者:陳章華2019-02-22
2000多年前,我們的萬世師表也曾經教導我們,對於財富,我們不是不可以追求,只是「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就是假使不用得富貴的正當途徑,雖然得了富貴,君子也不要。
佛教對神的看法
佛教對神的看法是什麼呢?我可以很容易地引述佛教經典,或者老師傳授給我的說法,但那樣做只會是原地踏步。
人類的良知究竟有還是沒有?
作者:鄭楚雄2016-08-02
如果你相信人是有良知的,只是被外界事物影響,因而行惡。這近乎孟子的看法,也就是黎智英所說的「被權力和利益蒙閉了思想,麻木了良知」。孟子處理事情的方法比較主動,就是千方百計要「養」其夜氣,也就是培養與生俱來的浩然之氣,抗拒邪惡。而黎智英則比較被動:「良知會喚醒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