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馬斐森

港大由西轉中乃必然之路
作者:王永平2020-10-30
香港大學委任曾任教清華大學的兩名學者申作軍及宮鵬為副校長,標誌着未來港大由內地出身的學者領導的趨勢。
大學校長尸位素餐
作者:葉劉淑儀2019-11-14
作為納稅人,不禁要問一句:大學校長多年來在培養學生品格方面,到底做過些什麼?在當下社會暴力衝突步向臨界邊緣,為什麼現今的大學竟變成了暴力的溫床?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的考驗
作者:文灼非2019-08-22
張翔上任校長一年,與學生仍未建立深厚關係,建議他在新學年開始後,定期與學生代表在官邸茶敘,聆聽年輕人的心聲。
張翔:帶領港大迎接全球化 急速轉變的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12-11
「我們着眼於成立大灣區國家實驗室的可行性,把不同學院放在一起,發展跨學科研究,更引進企業家精神及經驗,與工業界合作,展望未來港大在這些實驗室會扮演重要角色。」
香港大學新校長的挑戰
作者:文灼非2018-10-02
目前港大的管理團隊都是前兩任校長招聘及委任,張校長走馬上任,是否需要建立自己的班子,推行他的鴻圖大計?
港大新校長推動「工程學的宏大挑戰」 但有待克服多方挑戰
作者:陳婉瑩2018-08-24
我相信張翔也知道香港兩極化的政治環境會繼續影響、甚至衝擊大學。我也相信,他正在深思應對之道。目前,他像是對支持者和懷疑者說,讓我們提高視野、發揮抱負,專注於尋求真正的國際卓越,為香港和世界作出貢獻。
馬斐森校長印象
作者:文灼非2018-03-20
港大經過這幾年的折騰,元氣大傷,希望新校長能夠帶來新氣象,大學可以減少爭鬥,向前推進。
馬斐森:港大未來發展面臨什麼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1-18
馬斐森校長指2016年公布的10年計劃對港大未來數年來說仍是很好的發展藍圖,提到跨學科課程初見成效,又回答校友有關政治對港大影響和首副一席懸空等問題。
對下任香港大學校長的期待
作者:陳婉瑩2017-12-14
香港大學是一所公立大學,得到納稅人的支持,我們有責任期盼作為校長候選人的張翔教授,以最大的透明度和誠意,和港大師生分享他的願景。
去碳撤資、義不容辭2.0
作者:李偉才2017-04-25
懇請大家細讀這些信件,看看筆者說的「義不容辭」是否合理吧!
香港大學需要一位怎樣的新校長?
作者:文灼非2017-03-21
港大需要物色一位有學術地位、具領導風範、執行力強、親和力足、熱愛香港、認識中國、放眼國際,這樣的人選不論在海外或是本地能找得到嗎?我們拭目以待。
馬斐森:全球大學面對院校自主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2-22
花費公帑,理應為其分配和運用負責;但這不是表示隨時歡迎對院校自治權的侵犯和介入。
錢大康:浸大發展合辦學位 創出高等教育潮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2-12
錢大康校長認為未來高等教育的發展將是邁向國際化,他希望與世界一流的博雅學院結盟合辦課程,創出潮流。
馬斐森:港大工作「永不沉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2-09
回顧任內表現,他表示最困難的就是剛上任便遇上佔中,但當時與學生在金鐘對話的晚上令他畢生難忘 。
馬斐森向港大校委會成員交代辭職因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2-01
馬斐森於今天下午向校務委員會成員發信,內容解釋自己辭職原因。
李國章:扭轉港大衰落的趨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1-20
我非常強調,我們的大學是非政治化,並沒有一個政治議程。
港大馬斐森:保護院校自主是共同責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5-03-22
香港大學校長馬斐森教授昨天(3月22日)在一個活動上,被問到對李國章教授獲委任爲港大校務委員會成員及大學自主等問題,回應全文如下……
馬斐森:若再選擇仍會當港大校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5-03-03
被問到是否有足夠政治智慧,馬斐森說永遠不會足夠,但已比一年前好。他指出,在過去一年得到很多有用的經驗,雖然挑戰很多,但若再作選擇,仍會出任港大校長。
馬斐森校長:香港大學國際化的外在層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4-12-28
我們必須要明白院校對於社會的道德影響力,並回應社會正在出現的問題。
馬斐森校長:加強院校合作,擴展體驗學習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4-12-01
雖然各所大學可能就資源、人才等方面存在競爭關係,但只要彼此通力合作,良性的競爭未嘗不是好事。
馬斐森校長:為百年學府注入新思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4-11-30
如學生因為有了現成的職業路徑而變得缺乏創意、不懂跳出固有思維模式,大學應正視這個問題。